讀《海底兩萬裡》有感集錦10篇

才智咖 人氣:1.6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海底兩萬裡》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集錦10篇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1

這本是母親看的書,但我也從中收穫良多。這本書關注的母親對孩子成長中的作用及貢獻。它打破了一般思路從母親要幹什麼,而是認為母親對孩子更多的是指導。

如果一個國家科技文化不發達,那一定是教育系統有問題,如果社會風氣不良好,那一定是家長的教育有問題。這值得我們大家深思,要成才,先成人。良好的家教對今後的發展有深遠作用,甚至成為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更重要,翻開史書,有才無德之輩比比皆是,但罵名遠揚。我們應該在母親的教導下走對路子。

每個人的教育方式會有不同,但總會有一個助手,那是母親。在我們傷心時安慰我們,在我們成功時分享喜悅。他們給我們一個良好的環境,讓我們茁壯成長,這也是我們需要感激的。書中有一個觀點,母親與父親是不同的,母親更多的是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有一個預先的期望,並變成孩子的形象。

而父親更多的是扶起傷痛,走下去。胡適曾將家鄉的生活,說:“除了讀書看書以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母親。”母親對胡適有強大的塑造性,是對孩子未來的加工,當孩子走上社會時,是孩子的維護者。母親支援孩子的發展。

我也不禁想到了如今的教育,現在家長有一個誤區,孩子學不好是學校的責任,卻往往忘了作為家長的責任。現在家中有了教育,再由學校培養。家校的聯絡才讓孩子更好的前行。書中還認為有著慈祥的心態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也是和諧的,那些失去這種慈祥形態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會出現偏離,對於母親來講,她們的心靈應是無爭的,平靜的,也總是博大無比的。

應此孩子能夠在這片心靈下自由安詳的成長。而當這些孩子在自由安詳的環境中成長,母親的心靈卻受到外來威脅時,他會把這種不安全感不自覺的傳導孩子身上,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心靈封閉,甚至會造成性格偏激,具有消極的影響。母親應在這是轉變這種觀念,如果孩子上學與知識和同學有矛盾,要學會引導。這更需要母親的關懷,母親為我們的現在和未來操心,為我們得到的努力,我們也應該給他們一些設麼,不是嗎?好好學習,好好感恩。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2

最近閒暇時,我讀了一本有關科幻冒險的故事書《凡爾納科幻故事》。

這本書有兩個主題故事《海底兩萬裡》,《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及《八十天環遊世界》。這些故事都很吸引人,而最令我感興趣的是《海底兩萬裡》。

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在1866年,有人認為在海上看到了一條形貌怪異的獨角鯨。因此,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帶著一名捕鯨手和一名僕人一次次追逐獨角鯨。最終發現,那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這潛艇是尼摩船長在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能利用海洋發電,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他們一起作海底旅程。這充滿神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使我驚訝於作者儒勒·凡爾的超強的想象力,欣賞於凡爾納對於海洋由衷的熱愛與嚮往;震驚於主人公尼摩船長的處變不驚;感動於康塞爾對於主人難能可貴的忠心……這些都給了我心底最大的震撼!鸚鵡螺號以平均十二公里的航速,周遊了太平洋,珊瑚島,印度洋,紅海以及大西洋,北冰洋等。見到許多罕見的海底洞穴和海底動植物等,甚至還親眼目睹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引人入勝的海景奇景,千奇變幻的海底世界,都使我深深地震撼,讓我欲罷不能。

而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阿龍納斯等人在精彩航程中的那些險象環生的驚險險情。尤其是捕殺章魚、擊退土著人圍攻與勇鬥鯊魚等。古怪離奇、曲折緊張、懸念跌出的情節都是我們關注的熱點。

步入大西洋時,鸚鵡螺號被章魚所困惑。體型龐大的章魚,狂亂揮舞的八爪造成鸚鵡螺號前進的最大威脅!而他們絲毫沒有退卻,船員們的血肉搏戰,尼摩船長的誓死拼搏都在驚險上演著!儘管這樣,龐大的章魚靈巧的八爪還是佔了優勢!終也免不了一名船員慘死的結局!這時,我為那無名的船員惋惜!經過章魚的洗禮,那凶悍無比的海浪仍就狂妄的叫囂著,絲毫沒有收斂的脾氣!這也是暴風雨到來的前奏吧!當阿龍納斯遭到意外被無情的扔進海浪的血盆大口裡,僕人康塞爾奮不顧身的跳了下去,救了主人阿龍納斯;當鸚鵡螺號撞上了冰山,無法換氣時,是康塞爾把僅有的“生命”毫不吝嗇地給了阿龍納斯。這時,我被忠心善良的康塞爾所感動!

在印度洋的珠場,遠遠便有凶惡殘暴的鯊魚“笑著”迎接他們。我能清楚地感應到尼摩船長的處變不驚。當他奮勇上前勇敢地與凶惡的鯊魚搏鬥時,我感到我快要窒息了!我驚歎於尼摩船長的勇氣!當鯊魚疾速地撲過來時,霎時,我聞到了死亡的氣息……這一系列的驚險在我面前不斷地上演著,看得我心驚肉跳。當尼伯船長鋒利致命地一擊刺過去,清澈的海水瞬間紅的詭異慎人,四周的半空中到處都瀰漫著血腥的味道!我敬佩於尼摩船長的捨身救人的精神!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他們的船擱淺了,遭到了野蠻的土著人攻擊。那土著人雜亂的叫聲,不由說便要衝過來,只有尼摩船長孤身挺進,用他的閃電擋住了土著人進入“鸚鵡螺”號。我欣賞於尼摩船長的臨危不亂!

這本書的熱看點不僅在於情節的曲折離奇,人物的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更在於凡爾納的構思巧妙,有機地科學與幻想結合起來。文中凡爾納幻想的事物在今天已經成為現實,像海府潛艇,人類登河與太空飛行等。我驚歎於作者凡爾納的想象力!文中凡爾納也提醒並警告人類

在享受科學技術成果的同時,也要敲響生命的警鐘!我們要保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人們濫殺濫捕的行為!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3

起初,我對《海底兩萬裡》是毫無興趣的,經過老師的介紹,我帶著好奇心翻開了這部極具科幻藝術的小說,在閱讀這部小說的同時,我相當於與阿龍納克斯等人一起經歷了一場壯美、勇敢的旅行。從自己陌生的地方——海洋,開始的一段充滿想象的旅行。

這件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淌無人知曉的“怪物”——所謂的獨角鯨。一位叫阿龍納克斯的教授接受邀請並與他的僕人——孔塞伊一同參加了捕捉行動,但兩人在捕捉過程中,不幸與捕鯨手內德.蘭德一同落入水中,三人醒來時發現所謂的怪物原來是一艘名叫“鸚鵡螺”號的潛艇,並結識了這艘潛艇的艇長:尼摩。從此,這個與世隔絕的尼摩艇長帶著他自己建造奇妙的潛水艇和他的“俘虜”一同遨遊海底世界。整個航程懸念迭出異彩紛呈:尼摩艇長一行人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經受許多驚險。在印度洋的採珠場與大鯊魚展開搏鬥,在紅海里追捕瀕於絕種的儒艮,在克雷斯波島海底森林狩獵,穿越阿拉伯海底隧道,參加海底珊瑚公墓葬禮,還遇到了潛艇擱淺堵人圍攻,冰層封道…….在十個月的慢慢航程中“鸚鵡螺”號載著尼摩等人一起經過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回到北冰洋,最後阿龍納克斯教授,孔塞伊和內德.蘭德三人起逃回了陸地,並把尼摩艇長的祕密公佈於眾。

這本書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在此次旅行中,我與尼摩艇長等人隨著事情的發展,而有所變化,有時輕鬆愉快,有時惶恐、不安……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完成自然的知識啟迪。例如,人們在無法確定方向之時,可利用太陽來確定方位。

同學們,這就是集神奇的想象力,嚴謹的科學性,樸質的人性美於一身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它的作者就是“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在作者寫這部鉅作的時候,世界才剛剛研發了潛水艇呢!潛水艇剛剛問世,就在作者筆下生輝。可想而知,這需要多大的想象力,多豐富的知識底蘊啊!

這本書告訴了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只要你有能力、可發掘就可以創造奇蹟。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4

這個寒假,我讀了《海底兩萬裡》,它是科幻小說之父儒爾。凡爾納的科幻三部劇之一。這部小說離奇曲折,將豐富的科學知識與生動的奇妙幻想完美融合,引人入勝,讓人慾罷不能。

故事講述阿隆納斯教授偶然成為“海怪”鸚鵡螺號潛水艇的“囚犯”,結識了生性孤傲的尼摩船長,從而開始從太平洋經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所經歷的一系列傳奇經歷。

這本書讓我瞭解了許多關於大海的知識,帶我見識了神祕的水下森林,令人膽寒的珊瑚墓地……但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尼摩船長。他身份神祕,性格孤傲;他熱愛海洋,把大海當成家;他發明了神奇而強大的鸚鵡螺號,建立了水下之家。我尤其佩服尼摩船長敢想敢做的精神,他絞盡腦汁讓潛水艇更強大,努力讓自己適應海上的生活,從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正是這種精神,推動著人類不斷髮展進步。

今年2月,有現代鋼鐵俠之稱的埃隆。馬斯克震驚世界。他實現了人類現役運力最強火箭“重型獵鷹”的成功首飛,並完成了一級火箭的回收。在這為世人所矚目的成就背後,是他一直堅持的“火星夢”。20xx年,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火星夢建立了SpaceX公司。然而,登上火星的路並不好走。一次次失敗,一次次被質疑,甚至負債累累,但馬斯克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火星夢。他曾說過:“我不知道什麼叫放棄,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這些不言放棄的神人們,是他們讓這個世界生機盎然。

平凡如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次攀巖,巖壁很高,讓人頭暈。可我對自己說:“加油,你一定能行的!”我一步步努力地向上爬,一路給自己打氣,汗浸溼了衣服,手磨出了水泡,但我毫不畏懼,終於爬到了頂點。那時,我真為自己感到自豪。

《海底兩萬裡》讓我看到了人類的勇敢和堅持。習爺爺說過:“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們有勇氣去面對,有勇氣去堅持,我們的努力就一定不會白費,我們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遼遠而清晰……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5

一本《海底兩萬裡》,我捧著書,看著藍色封面,想到了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我好敬佩凡爾納的勇敢,還有那位船長。奇妙的海底裡有大森林,有椰子大的珍珠,還有長八米的大章魚。他們不怕困難戰勝各種危險。神奇的海底世界,如果我也能去諾第留斯號上體驗一下該多好呀!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6

這本書講的是1866年一次船遇到了一個奇怪的物體撞擊而下沉的事,人們把它叫做“海怪”。海怪有驚人的時速和驚人的撞擊力,人們認為它的存在威脅到了各不同洲之間的海上安全,因此主張不惜一切代價將它徹底剷除。

美國拿出了最好的戰船—“林肯號”來捉拿海怪,受到“海怪”的攻擊,皮埃爾.阿龍納斯先生和他的僕人康賽爾連同魚叉手---尼德蘭師傅,一起掉入水中,當阿龍納斯先生快承受不了時,他被一個堅硬的物體給帶了上來,正是“海怪”!這時,他看到了尼德蘭和康賽爾也在上面。“這東西是鋼板做的!阿龍納斯先生。”尼德蘭說,那時他們才知道原來傳說中的“海怪”就是“鸚鵡螺號”,這時,上來幾個大漢把他們帶進了船裡,在這裡他們認識了尼摩船長和他的船員,並在尼摩船長的帶領下,開始了了神奇的海底旅行,在旅行中,他們認識了不知道的魚類和水底鐳射,有一百五十年形成的珊瑚牆。途中,他們還遇到了巨大的章魚和它搏鬥,不幸的是有一個同伴被章魚抓走了。通過尼摩船長的講述,因為他的家人乘坐的船被戰船擊沉死去了,於是尼摩船長為了復仇,發明了“鸚鵡螺號”要擊沉所有船。他們尋機逃跑,當他們逃跑的時候,出現了大漩渦,他們失去了知覺,當他們醒來的時候已經在一個沙灘上了。

海底是奇妙的,我長大了一定要到海底看看。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7

前不久,我翻開一本名叫《海底兩萬裡》的數,看著看著,我被他那搞笑的情節深深的吸引了。這是一本科幻探險小說,是“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儒勒·凡卡納在一艘遊艇中創作的。

書中講述的是一群船員和一隻巨型海怪搏鬥的事:一條客船在海上航行,突然又撞到的一個無人知曉的“暗礁”被撞的船留下的缺口極其完美,人們猜測是巨型海怪或是潛水艇,它以驚人的速度撞入船後又立即抽身而退。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帶著僕人和捕鯨手和“巨大怪物”的船長尼摩在海里進行了一次兩萬裡的旅行。他們遇到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但他們還是勇往直前,都頑強的克服了。書中還解揭示了深不可奧的海洋的許多奧祕。

看完這本書,掩卷沉思,我先到了我自我在學習上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個性是數學。有一些題目我一看就覺得很難,就想放下,不肯動腦想,就想著問媽媽或者問同學。其實,仔細看看,多動動手,勤動動腦就能發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記得生活中我也是知難而退。有一次,暑假裡我去學游泳,這天老師要考試,25米才算及格。但是,這天頭很痛,更別說沾水了。媽媽說:“必須要勇往直前,什麼困難的不要怕。”聽了媽媽的話,我點了點頭,下了水。但是我有半天只能遊十幾米。我頓時想到了《海底兩萬裡》故事中那些人投身於海底世界,遇到了一次次困難,我這一點兒頭痛算什麼?最後,我不知不覺一口氣遊了30多米。作文

讀完這本書,我悟出一個道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往直前。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8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十九世紀一個想象力驚人的科幻作家,他的驚人之處不但他所寫的資料很誇張,動人又富有科學好處的小說,更驚奇的是,這本書中所寫的故事,在我們此刻的時代已是不足為奇,但在他那個時代裡,還沒有潛水艇呢!但凡爾納以他驚人的想象力與豐富的知識底蘊在《海底兩萬裡》這本書中成功地塑造了“鸚鵡螺號”潛水艇,還有蘭可夫探照燈。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這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使他的作品閃現著永恆的魅力。所以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是當之無愧的。

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教授阿龍納斯先生和他的兩個同伴康塞爾與尼德·蘭,一齊乘坐“鸚鵡螺號”開始了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是尼摩船長,他是個性格古怪,性情憂鬱,知識淵博的人,船上的人都以一種阿龍納斯先生和他的.兩個同伴聽不懂的語言交流,阿龍納斯先生感到十分奇怪,為什麼只有尼摩船長聽得懂三個人的語言。尼摩船長邀請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及南極與北極。遇見了許多見也沒見過的海底動植物、海底洞穴、暗道與人們至今沒發現的遺址。

書中包含了很多科學知識,地理、文化、地質學,這麼多的知識,這本書裡都有,作者透過阿龍納斯先生的僕人,知識面很廣的,愛給動物分類的康塞爾,告訴我們海洋的知識,與海洋裡的奧妙。如紅海一種名叫三稜藻的微小生物,它分泌出的黏液是造成紅海的顏色像血一樣的紅的原因。還有許多許多不明白的知識,透過這本書我都明白了。阿龍納斯先生對尼摩船長的無可倫比的才華與學識產生了欽佩,我也同樣對尼摩船長的才華與學識產生了敬佩,並且我下定決心多看海洋知識的書,體會海洋的奧妙與神奇,探索深海的寶藏與財富,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必須能造出像鸚鵡螺號那樣優秀的船隻。

《海底兩萬裡》不是作者空憑想象捏造的,它是由遠見加博學累計成的科幻小說。我很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豐富的知識,高超的描述手法,比如在寫穿越南極冰山的時候,作者把冰海、冰山、巨大的冰縫寫得活靈活現,讓我們身臨其境,彷彿自我就在南極的冰山之中,《海底兩萬裡》你真是我的好老師!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9

1966年,有不少人聲稱看到海上發生了一件離奇的事:海洋中突然出現了一隻“龐然大物”。它的形狀很像紡錘,偶爾浮出水面,到了晚上還會發出耀眼的磷光;體積比鯨魚大得多,但行動起來卻比鯨魚更為敏捷。

人們把船隻沉沒的罪責歸咎到它的頭上,都堅決要求政府不惜一切代價清除這個可怕的怪物。鑑於此,美國政府派出“林肯號”驅逐航前去跟蹤追捕。很快“林肯號”航行在太平洋上了。現在我就和大家講一下林肯號”上的成員吧:船長法拉古,巴黎自然科學博物館教授阿龍納斯先生,“魚叉手之王”—尼德蘭,康塞爾阿里納斯的僕人,還有一部分水手。過了好幾天大家一無所獲,大家的信心開始搖晃就在第十天晚上船長突然發現水面上閃出一道強烈的白光,“林肯號”馬上追了上去船長命令開炮但好像對它像羽毛一樣,不過惹惱了它,它噴出一道水柱把好多人捲到海里。後來他們被捲到潛水艇上,然後和船長一起經歷了無數次歷險,最終安全地回到了家鄉。故事真精彩。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10

讀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次,潛水艇“鸚鵡螺”號從南極返回時被冰山壓住了,此時,教授阿龍納斯待在房間裡,不堪忍受渾濁的空氣,昏睡過去。不久,教授又醒來了。原來是僕人康塞爾和曾經素不相識的尼德蘭打開了他們自己的氣箱,把剩下的空氣送到了教授面前,而自己卻忍受著窒息的痛苦。

對教授阿龍納斯來說,康塞爾和他只是主僕關係,尼德蘭和他幾個月前還素不相識。你見過哪個僕人願為主人丟掉自己的生命?就算有,你又見過誰甘為“路人”放棄生存的機會?康賽爾、尼德蘭和教授只不過在船上一起生活了幾個月而已,他們就把生的希望讓給教授,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實在難能可貴。難怪教授醒來後說他的生命可以任憑康賽爾、尼德蘭處置。

你和你的父母有著濃濃的血脈親情,一起生活了十幾年,你有真誠的關心過自己的父母嗎?有!那你的關心是持久的嗎?記得有一次,媽媽晚上出門後發現忘帶鑰匙,就打電話讓我別睡著,一個小時後她會回來。我邊看電視邊等著媽媽回家,可不久瞌睡蟲就來了,我堅持了一會兒,就迷迷糊糊的上床睡了。第二天,媽媽平淡地說她回來後想盡各種辦法也沒能讓我起來開門,就叫了車子,到遠在十幾裡外的奶奶家拿來鑰匙才進了門。媽媽沒有怪我,但我不能不怪自己。我慚愧啊。我愛媽媽,可我沒把愛放在心上。如果我在外面,媽媽會忘記守門嗎?不會!

當我的父母關愛我時,我腦海中便會有一個念頭:我要做個好孩子,讓父母開心,還要關心父母。可這只是“念頭”而已,在生活中,我還是我行我素。但我會努力,也許我現在做的不夠好,但我會慢慢地越做越好,相信我一定會成為一個關心體貼父母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