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讀《三國演義》有感11篇

才智咖 人氣:2.58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讀《三國演義》有感11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1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一本書,書裡一個個傳奇的故事,鮮活的人物,使我受到了啟發。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陰險毒辣的曹操、勇猛善戰的張飛、好皇帝劉備,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縈繞在我的腦海。其中,我最崇拜的人物是諸葛亮,他有著許多傳奇故事:諸葛亮唱空城計、草船借箭、舌戰群儒、七擒孟獲、借東風,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驥去守街亭,導致失去了兩個重要軍事重地。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也有失敗的時候,又何況我們呢。我們沒有理由要求其它人不犯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要因為失敗而放棄,也不要因為取得了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身上也存在著不足和缺點。遇到悲痛的事情時,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樂觀的面對挑戰,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的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一本伴我成長的好書。

讀《三國演義》有感2

三國有三奇,一奇為關羽,一奇為曹操,一奇則為諸葛亮。

孔明本來就年輕有為,再加上羅貫中小說裡適當地新增上的文學色彩,自然就變得愈演愈神了。除了用錯馬謖外,幾乎每次都是神一般的預言。可以說,劉備後半生的霸業和輝煌都是靠他拼出來的。但顯然,諸葛孔明的那份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諸葛亮在我的眼裡,最可貴的便是對國家的熱愛和對君主的忠誠。面對南蠻的叛亂,他義無反顧地親自前往,採用"攻心為上"的大方向一路平叛,最終讓孟獲心服口服地歸順;為了征服魏國的遠大目標,他六出祁山,就算是昏君劉禪做出的無能決定,也沒有過多的怨言,只想著忠君報國的他用行動證明了一切,最後卻在軍營死去,讓人嘆息不已。

諸葛亮不僅活著威震四方,死後同樣餘威不減。"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和"錦囊妙計"足以顯出它的神機妙算。對司馬懿的震懾更是巨大的。他甚至還造出了木牛流馬、諸葛連弩,最令人震驚的是他竟料到了鄧艾的死……他的一生的功勳和傳奇般的色彩,實在是他人無可比擬的。

《三國演義》雖不是真正的歷史文獻,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作者羅貫中,以正史為框架,在十分豐富的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創作了這部鉅著。通過歷史真實和藝術虛構的合理處理,讓小說深入人心。他將書中必要的細節全都事無鉅細,把整個故事襯托得栩栩如生。巧妙地將一些神幻的事情結合在其中,更加表現了人物的傳神和英勇形象,其中看到許多故事都耳熟能詳,正是因為他們生動、形象,才在民間廣為流傳。

少年強則國家強。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和知識水平,爭當新時代好隊員,這樣才配得上新時代好少年的稱號,只有多讀書,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長大了才能成為棟樑之才報效國家。

讀《三國演義》有感3

最近我迷上了一本書,它就是元末明初著名作家——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

這本書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吳、署、魏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這本書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這五個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入於字裡行間裡,讓我知道了三國時期的真正世界。

這本書最讓我忘不了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之間的兄弟情誼。關羽被迫投於曹操麾下時,曹操前方百計拉攏關羽,但是當關羽知曉劉備的下落後,闖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投奔劉備;當孫權把關羽父子斬首之後,張飛急於為他報仇,過於急躁,反被部下範疆、張達所害;劉備不聽勸進,執意率兵為關羽報仇,被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大敗而歸,逃回白帝城。

他們這種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情誼,讓我想起了我和弟弟之間的關係。以前,我們倆之間只要意見不合就吵架,吵完架,誰也不願搭理誰,我倆賭氣最長時間可達七天左右。

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深有感觸,我也和弟弟分享這個故事。從那以後,當我們意見不合時,就分別心平氣和地指出不足的地方。因此,我們倆的兄弟情越來越深厚了。

讀《三國演義》有感4

寒假時,我又一次捧起了《三國演義》。這一次,我不再是大致瀏覽,對細緻的描寫浮光掠影,滿心沉浸在驚心動魄的打鬥情節中,而是用心地重溫它,在細細地品讀中,我還真發現了潛藏在文字背後的美。

它的美,藏在一個個的故事中,似乎擁有無窮的力量,讓我熱血沸騰,渾身都是正能量。《桃園結義》讓我懂得結交朋友應該重情重義;《三顧茅廬》告訴我要想得到別人的信任,得到別人的幫助必須真心誠意地相待,不能拒人千里、妄自尊大;《草船借箭》使我知道再困難的事情,只要動動腦子,總是會有辦法的……

我最喜歡的還是《赤壁之戰》。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建安十三年,當時,曹操豪情滿懷,揮師南下,想要發揮80萬大軍的巨大威力,一舉奪取江南,吞併中原。面對強敵,孫權、劉備並不氣餒,他們採取了抱團取暖的方式,組成了聯軍,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長江赤壁一帶,以火攻大破曹軍,奠立三國鼎立時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看了這個故事,我心潮澎湃:面對如此團結的孫劉聯軍,狂妄的曹操怎能不敗呢?因為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啊!

這一點,在我們班今年的秋季運動會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為了能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我們全班上下,團結一心,擰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比賽前,班主任俞老師為了想一個好口號,一個好花樣,一有空就坐在辦公桌前思考,就連走路時她的嘴也不停叨唸著想出來的口號。在課堂上,她教我們喊口號,一遍又一遍地示範,一個又一個地糾正。體育老師王老師在體育課上教我們跳兔子舞,一會兒給我們做示範;一會兒給我們糾正動作;一會兒給我們講動作要領……她在烈日下東奔西跑,她流的汗水比我們還多!運動員們更是憋足了勁兒,抓緊一切機會練,練,練……

到運動會,運動員們一心想著為班級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用最好的狀態來比賽。看臺上,有的人當啦啦隊,為自己的運動員加油;有的不停地寫報道稿;還有的研究各個班級強勁對手在什麼時候出場……家長們也為班級出一份力,他們把礦泉水一箱又一箱地搬到班級所在方陣,協助班主任管理紀律。李響媽媽親臨現場為運動員加油並指導動作……

“上下同欲者勝。”這是孫武的名言。大家眾志成城,本著同一個目標前進著,這力量,強大無比啊!這不正體現了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嗎?

讀《三國演義》有感5

因為羅老先生在寫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時候偏向於蜀國,導致在很多觀眾眼裡蜀國的將臣更令人感動。其實各為其主,魏國和吳國也有很多忠肝義膽之人啊,典型的就是吳國的周瑜黃蓋。但總體來說,還是蜀國的忠誠之人多些。

諸葛亮人稱千古一相,助劉備打下蜀漢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劉備託孤之後,因念統一大業太重,也可以說是做事心切,過於強調伐魏,忽視了人才的培養,乃至他和姜維死後,蜀國竟無一人能擔當對抗魏國之任,實在令人惋惜啊。不過話又說回來,攤上劉禪這樣的昏君,十個諸葛亮在世也保不了蜀國江山穩固。

羅老先生跟吳國魏國的人有仇麼,在三國演義裡面,周瑜是一個心胸狹窄之人,最終因此喪命。可是記在周瑜並非如此,為何要如此詆譭周瑜呢?草船借箭明明是魯肅之策,為何說是孔明之功?再比如曹操在這裡面是個奸詐多疑之人,然後史書上的記載也並非如此。哎,畢竟是小說,大家看看就好。

最後說一個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比之高希希導演的《三國》哪個更好的爭論問題。我發現無論是在哪個視訊網站,或者是關於《三國演義》的社群論壇,這個話題被爭論的很多,但是基本上同認同了央視版更好,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1、從文學的角度上來說,老版採用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更貼近當時的社會環境,新三國滿口白話文聽得是一點時代韻味都沒有。當然新三國在這方面有自己的優勢,至少可以讓很多語文水平欠佳的觀眾看得懂。比如我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是看不懂的,就喜歡看裡面的戰鬥場面而已。

2、《三國演義》的主題是戰爭,兒女私情部分很少講述,然而在新三國,愛情主題似乎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請問是看三國演義,還是看三角戀。

3、老版《三國演義》在角色的挑選以及演員的演技都比新三國要好,儘管新三國中服飾更加豔麗,打鬥場面被處理的更加“現代化”,然而演員的演技卻是不能超越的。縱觀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幾個主角,鮑國安,唐國強、孫彥軍、陸樹銘、李靖飛等人演技超群,特別是曹操的扮演者鮑國安、諸葛亮的扮演者唐國強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得神似,如見本人。

4、從觀眾的感受上看老版《三國演義》也可以說更好,我本人在20xx年的時候看過新三國,這部95集的新三國,我最終以快進方式堅持到了39集變放棄了,老版《三國演義》是84集,沒有一次快進一集一集看完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的作品永遠是好作品。

5、當然公平點說,老版《三國演義》也佔了點時間上的便宜,大凡新出來的經典都是翻拍者無法超越的,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什麼《紅樓夢》、《西遊記》等等,翻拍者無一能超越央視經典。

好了,就寫到這裡吧。各位看官,請輕拍。

讀《三國演義》有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讓我知道“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那一日,三位長相奇特的人相繼走進一家客棧,他們一見如故,便決定在桃園結義,這一切彷彿是命中註定,也許當時他們誰也沒想到他們會幹出一番大事業,但他們是最令我敬佩的三個人。

讀《三國演義》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戰場的殘酷,統治者爾虞我詐。將士們赤膽忠心,作者把每個人都刻畫得栩栩如生,而我最喜歡哪位紅臉美鬢的關羽,它不同於那莽漢子張飛,做事急急躁躁,不懂得為大局著想,不同於能夠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整天費盡心思算計別人。

關羽字雲長,他在桃園結義。策馬橫刀。馳騁沙場,征服群雄,輔佐劉備完成三分大業,他輕撫長鬢,提刀上馬,片刻間華雄人頭落地,杯酒尚溫。他赤裸上身,手持旗子,面容平靜。經一點看不出華佗正為他刮骨療毒,他騎上赤兔馬,手提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霸氣非凡。單刀赴會,不露懼色,他戎馬一生,忠義一生。

麥城失利後,他毅然選擇忠於劉備,最終慘死成了無頭鬼,試想一下,如果他壽陽榮華富貴享受不盡,天下格局,甚至也會發生變化。曹操十分看重關羽,並極力想讓他招募到磨下,當關羽死後,曹操為他舉行一場隆重的葬禮,可以說曹操對關羽的器重不亞於劉備,但為何關羽還是選擇劉備?估計就是因為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吧,就是因為他的兄弟情義吧。

他忠貞守義,赤誠勇猛,他是義氣的化身,他是我們心中那威風凜凜的武神,關羽的悲劇蘊含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的蒼涼啊!

讀《三國演義》有感7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描寫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間的歷史風雲,非常有名,在今年寒假我有幸閱讀了這部佳作。

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這本書著重以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鬥爭為背景,展示出當時尖銳複雜的政治軍事衝突,反映出人民在動亂時代的痛苦和災難,以及他們反對戰爭,追求統一和平的願望。本書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義重如山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仁民愛物的劉備,其中我最喜愛諸葛亮和關羽。

先說諸葛亮,諸葛亮是被劉備三顧茅廬而打動,才出山的,諸葛亮除了空城計,最為出名的就是草船借箭了。那時周瑜見識了諸葛亮的才能,心懷妒忌,想要找理由殺他,讓他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用二十隻船趁大霧到曹營騙箭,等到霧散去,就成功收穫了十萬支箭。諸葛亮有如此才智,令人歎服。

再說關羽,關羽一向忠義,一次,曹操發二十萬兵征討劉備,劉備和張飛中計逃退,只剩關羽堅守,但曹操惜才,派人去勸降,關羽提出三個條件,且著重強調了一有劉備訊息,立刻前去投奔。曹操答應了,卻依舊想留住關羽,給他高官厚祿,送他金銀財寶。關羽不為所動,但為了回報他,斬了敵方大將顏良和文丑,得知劉備訊息後,把所有金銀財寶留下,去投奔了。不為高官厚祿所誘,一心為主,關羽真是忠義。

《三國演義》反映了當時人民的苦難和追求和平的願望,記錄了歷史的風雲,無愧是一部佳作。

讀《三國演義》有感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說到楊慎的這首《臨江仙》,便會令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三國演義》這部著名的古典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所發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黃巾之亂、董卓之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天下歸晉等。本書作者羅貫中把人物、景物描寫得淋漓盡致,甚至有些誇張,體現出人物的性格鮮明的特點:謙虛謹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胸懷大志、弘毅寬厚的劉備,恩怨分明、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有細、有勇有謀的張飛,狡詐多疑、雄心壯志的曹操,氣量狹小的周瑜……這些人物是我們最熟悉的,他們之間有些人物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十分敬畏。雖然《三國演義》裡的人物角色關係複雜,但是當你讀起來的時候,就會叢中體驗出無窮的樂趣,漸漸地,你也就身臨其境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也許,你們都會認為,曹操是一個奸賊,他不是一個好人。但是,我卻認為要看清一個人,就要從多方面收集證據來確定,而不是隻靠單方面的證據來定奪這個人的好壞。因為,我始終覺得,曹操身上的優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的三萬軍隊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的十萬大軍,這不是因為曹操的陰險,而是因為曹操能謀善斷,善於採納部下的建議。儘管袁紹地廣、兵多糧足。但是,他輕視曹操,為人傲慢,聽不進部下的意見,被曹操打敗也是意料之事。還有,曹操非常器重良才。記得當時關羽為了保護兩位嫂嫂,不得已只好屈服在曹軍之下。這時,曹操並不是因為關羽是他的敵人而存心想謀害他,而是認為關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待之甚厚。但關羽卻身在曹營心在漢,最後曹操只好放棄關羽。說到曹操,就不得不講講他寫的詩歌了。他的.詩歌的一大成就,就是開創了文人“擬樂府”詩歌創造的全盛局面,還有詩歌裡蘊藏的悲涼壯觀的藝術風格,不能不令人佩服。他寫的詩歌字裡行間都散發著堅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偉的氣勢,悲涼慷慨,激發著讀者們積極向上的精神。總言而之,曹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戰略家、軍事家、政治家,還是一個出色的文才風流的才子!

其實,做人一定要有目標,踏踏實實,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段路。古語云:君子之澤五世而新。劉備、曹操、孫權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只傳到兒子、孫子輩就失去了江山。魏、蜀、吳的三個末代皇帝——曹奐、劉禪、孫皓,跪拜在五晉皇帝司馬炎駕前,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而人們不會忘記:現在這位被人三呼萬歲的人的爺爺司馬懿,當初在曹操手下,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官。這就是歷史!正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讀《三國演義》有感9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第一部代體古典名著小說,這書上的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起間,在這戰火不斷中出現了三個大國——魏、蜀、吳他們三國,他們經常爭鋒相對發生了許多令人驚歎不已的故事,有火燒赤壁、三英戰呂布、刮過療毒等等的故事。

那麼有些功勞都歸功於誰呢?當然是蜀國的軍師諸葛亮了!就舉一個例子諸葛亮在城裡只有三千兵力,而司馬懿卻有是萬精兵,諸葛亮的兵嚇的東跑西竄亂了手腳,而諸葛亮卻很淡定,他想起了一個計發,那就是空城計,只見他一聲令下:“把城門開啟,你們藏在房子裡,而我在城樓上彈琴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別出來。”只見不遠的天空全是塵土,十萬大軍就在不遠處,只見諸葛亮在優雅的彈琴,城門前有兩位士兵在掃地,他們的心情很好嘴上充滿了笑容,司馬懿心想我瞭解諸葛亮他一定會在城裡設下重重機關,然我們大傷體力,最後再發動總攻那可就不好了,有一位大將說道:“這諸葛亮一定沒有多少兵力我們就殺過去吧!”司馬懿又說道:“安全第一撤退!”之間地上的塵土再次飛起。

至此諸葛亮嚇得一身冷汗,但是他最終還是趕走了司馬懿,得知訊息的司馬懿氣得都快吐血了!

這諸葛亮真是說什麼什麼就有,說什麼沒有什麼就沒有。他只是神機妙算呀!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暑假期間,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這本書十分好看,十分吸引我。這是一部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出場約400個人物的歷史長篇小說。這部小說深入描繪了從漢末群雄割據到三國歸晉的歷史畫卷,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魏、蜀、吳之間錯綜複雜的軍事、政治鬥爭。

這部書中塑造了眾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智勇雙全的趙雲,還有曹操、周瑜、劉備等等豪傑、高人,使三國演義十分有趣,讓人讀起來手不釋卷、廢寢忘食。在這眾多的人物中,我最喜歡和敬重的人是關羽—關雲長。關羽武藝精湛,刀法絕倫,曾溫酒斬華雄,體現了關羽的武藝十分了得;不僅如此,他還有勇有謀,他的智力並不遜色於劉備;另外,他更講義氣,不為高官、錢財而投降曹操,身在曹營仍不忘舊主劉備。在被孫權活捉時寧死不降。他的一舉一動實在令我欽佩。關羽的一生十分短暫,死時只有58歲,這讓我為關羽感到十分惋惜,而他重情義、不貪圖錢財的行為又讓我深受啟發。

如果要問我,三國之中哪個國家最富強、智謀最強?那肯定是魏國。曹操統領的魏國,兵多將廣、國富兵強,加起來都能有200多萬。而且曹操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更是用兵如神。再說蜀國,兵雖少,但是精,能一個頂十個,智謀最強的也就是“臥龍先生”—諸葛孔明諸葛亮。他從小就精通兵法,用兵堪稱一絕,所以蜀國絕不遜色於魏國。再說吳國,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都,吳兵戰鬥力並不比曹軍差。要數有謀略的,那就是周喻了,他從小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從而使吳國也逐步強大起來。

《三國演義》裡還有許多英雄豪傑、足智多謀的人和精彩生動的故事。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當時人們練武術、讀兵書都是為了報效明主,而以前的人都是刻苦地練武和讀兵書才成才的,我們現在勤奮學習,不就是要成才嗎?所以,我們以後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成為有用之才報效祖國。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今年寒假,我再次翻閱了《三國演義》一書,每一次看我都有新的收穫。

《三國演義》一書主要講述了漢朝末年,朝廷昏庸,曹操、劉備、孫權先後產國魏、蜀、吳,三分天下,經過幾十年的相互吞食,魏司馬氏奪權,先後吞來蜀、吳、最終統一天下。

總觀全書,作者書中的主角明顯是蜀國,讀都自然喜歡蜀國一點,一般是蜀軍敗,則傷;曹軍敗,則喜。我也在這列大軍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隆中人,劉備三出茅廬後進入蜀國政壇,以超高的智慧協助蜀國站穩腳跟,開疆擴土,赤壁之戰他功不可沒,三氣周瑜他削弱敵國,七借荊州他兵不備刃增蜀疆土……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劉備臨死前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以。”他的忠心耿耿深深刻進了我的心中。可這位“智絕”,本來可以有更大的功勞,統一天下也不為過,但劉備去逝,劉禪繼位,蜀國大勢已去,七擒孟獲,七出祁山,是他在兌現對劉備對蜀國的承諾,就連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然在軍營中勞作。時隔千年,杜甫也在詩在感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就是這樣一位智絕,用忠心,智慧而流傳千古,怎不令人敬佩而印象深刻呢?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諸葛亮七出祁山有點兒循規蹈矩,去攻克魏國也不止只有祁山一條路,再說了祁山很貧瘠,就算得到了也沒什麼用。如果諸葛亮當時會仔細想想,蜀國也許也不會這麼快就被滅了呢。

《三國演義》一書,重現了當時戰火紛飛的時代,讓讀者也能在感嘆之餘,思考一切可能。

三國成立了諸葛亮也應該不會後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