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篇

才智咖 人氣:2.61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不知不覺,半個學期的學校生活過去了,隨著知識的需要,我讀了不少的書,其中讓我最為念念不忘的,就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長篇小說,這本書分為五章,分別是:開啟心靈之窗、滿懷希望衝破逆境、戰勝自我走出黑暗、創造奇蹟的莎莉文老師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在書中說道“上帝給予我的只有十九個月的光明和聲音,但在我內心深處,還保留著兒時的一點記憶。我還清晰的記得——美麗的綠色家園、蔚藍的天空、青翠的草木、爭奇鬥豔的花朵,所有這些組成了一個美好的世界”。這對他的記憶很深,但在生病後的幾個月,海倫都記不起來了,隱約記得他常坐在母親的膝上,或緊拉著母親的裙襬。失去視力和聽力後,海倫逐漸忘了以往的事,只覺得海倫的世界充滿了黑暗和冷清。一直到她——莎莉文小姐——海倫的家庭教師的到來。她用了關愛的教育方式減輕了海倫心中的負擔,重新帶給海倫對世界的希望,並打開了海倫心中的眼睛,點燃了海倫心中的燭火。通過海倫不懈的努力學習和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最後,海倫戰勝了自我,走出了黑暗,當上了世界著名的作家。海倫一直以來有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海倫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海倫的生活充滿快樂。第二天,他要在黎明動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他將懷著敬畏的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第三天,海倫要從他的家,長島的佛拉斯特的郊區出發,驅車駛過伊斯特河上的橋樑,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人生的哲理,不論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不要讓自己心中的世界變成黑暗。不管失去了什麼,只要堅強勇敢不氣餒,心中的光芒就會照亮整個世界,讓你看到一切。同學們,不管我們的身體有哪些缺陷,都成為不了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努力學習,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光明,不要讓光明白白的流失。我們要向海倫一樣堅持不懈的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超越自我,嚮明天前進!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深受啟發。該書講了一個小女孩海倫,在她19個月的時候,病魔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覺,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她重新走向生活。

原本海倫對自己生命中遇到的不幸已經感到絕望,直到莎莉文老師的出現,幫助她學習觸控物體,獲得感知,又教會她用手來表達自己想說的語言,她才重新振作起來,堅持並笑對人生。當海倫見到馬克吐溫時,已經可以說話了,這對她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蹟。

讀完這篇文章,我心想:海倫是怎樣不放棄自己的生命的?海倫為什麼要學語言?海倫是怎樣創下輝煌成就的?這些問題可讓我費盡心思,絞盡腦汁。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清楚的,讓我來給你講講我身邊發生的事。

有一次,我的哥哥在二樓頂上蓋樓,被送工具的機器打了下來。我知道後急得都快哭了,我像老虎一樣飛速跑到醫院,得知哥哥沒事後,我才累得倒了下來。哥哥卻說:“沒有事,我已經是大人了,這點傷痛受得了。”“哥哥,你不怕你會死嗎?”我問道。“哥哥笑對人生,不會就此絕望,更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哥哥堅定地回答道。我悄悄的流下了眼淚,被哥哥的堅強感動。

和海倫對比,我們已經很幸運了。海倫笑對困難,努力堅持,我們還有理由不堅強嗎?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Hello!你知道我的崇拜者海倫·凱勒嗎?她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自傳》的主人公——美國20世紀著名聾盲女作家。海倫是一位盲聾啞的殘疾人,又是一位意志堅強的女子。我被她戰勝一切困難努力學習的事蹟感動著,更被她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地震撼著。

海倫在很小的時候,便被一場大病無情地奪去了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長期的黑暗令她孤獨、不安、情緒暴躁。在她七歲時,一個改變她命運的人出現了,她就是安妮·莎莉文老師。在莎莉文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海倫一步步重新認識了周圍的世界,逐漸成了盲聾人的傑出人物。

這個殘疾女孩甚至比正常人更優秀,不僅掌握了書面語言,還學會了說話。更令人驚歎的是,她竟然和耳聰目明的正常人一樣考上了全球頂尖學府——哈佛大學,掌握了五門外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這奇蹟一般的學習生涯,使我不禁對她肅然起敬。但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後,她又付出了多少心血與汗水,戰勝了多少正常人都無法忍受的困難和無比刻苦的努力啊!

再看看我們身邊的人們吧!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沉浸在網路的世界中,玩著手機,信口開河地與陌生人聊著不著邊際的話語,虛度光陰,揮霍青春,過一天算一天。當我乘坐公交車時,滿車的人居然整齊劃一地做“低頭族”,拿著手機,兩眼無神,暮氣沉沉。也許在我們成為盲人之後,才能更加珍惜現在的光明吧,才能明白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是多麼幸福又是多麼重要的。所以說海倫不僅是殘疾人的榜樣,更是我們正常人的榜樣。她的努力,她對命運的鬥爭,她那矢志不渝的奮鬥和追求,都是當今人們應該學習的!我立志:我要以海倫為榜樣,努力學習,積極奮鬥,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海倫凱勒是一個生活在沒有陽光,沒有聲音的世界的人,可是她卻能戰勝命運。最近我讀了她寫的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本書講述了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她小時候因為一場疾病而失明失聲,他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一次又一次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接受了命運的挑戰,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看完這本書,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現在有那麼幸福的生活,從小就被爸爸媽媽視為掌上明珠,簡直就是個“小公主。”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會失去鬥志,而海倫凱勒所經受的痛苦和挫折是我們常人所無法想象的。他失去了聽覺、視覺、聲音,可是她卻成功了,堅貞不屈,不斷進取的精神是她所擁有的。

記得一次,我剛滿5歲,我在奶奶的懷裡,舒適的躺著,我被外面的牽牛花,所吸引了,我直接奔花園,可是我不小心滑倒了,我大哭起來,爸爸跑了進來,還笑話我,說我是個大笨蛋,我非常生氣,說“你不扶我,還笑我,哼!”我急忙站了起來,頓時,我明白了,我們要克服困難,往前衝。

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吧!我們何不去學學海倫凱勒。用微笑面對生活,面對世界充滿感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父母、老師常常教育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通過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才更讓我明白其中的含義。《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把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光明的渴望淋漓盡制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受益匪淺。文章中有這一句話,使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那就是:“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件東西一但失去,才會留念它。”細細品味一番,覺得很有道理。當我們因貪玩而使身體受到傷害時,才會留念以前健康時歡聲笑語;當你漫無目的過完了一生;才會留念時間,才會一種“時光倒退”的迫切願望;當你失去光明時,才會愛惜以前那雙漂亮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這一次像警鐘般敲響我們的心田,可見珍惜我們周圍的一切,熱愛生活是何等的重要!最後,海倫·凱勒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三天,只有三天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三天,只有三天,我們能享受光明,多麼殘酷,又多麼寶貴。第一天,我會帶著爸爸媽媽四處玩玩,給他們買最好的東西,儘自己的孝心,想到他們三天後會將為我淚流滿面,真是於心不忍;第二天祖先詞彙中不在有“不可能”的三個字,我登上月球,白天與李白持杯暢抒,夜晚我將太空漫步,與外星人談天說地;第三天,我將苦讀,讓三天以後眼盲而心不盲。但是,在第三天夜晚快到十二點鐘之際,我走向窗前,仰望天空,心裡沒有害怕,沒有自卑,更沒有絕望。很坦然,就像一隻整裝待發的小鳥一樣。“時間萬歲,堅強萬歲”。讀了這本書後,我會更加懂得珍惜時間。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此書作者是海倫。凱勒,她是一個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疾病被奪去嗓音、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19世紀奇人。

她七歲時在只有20歲的莎文老師費盡心思的開導下,她試著走出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到了知識的神奇,海倫憑著一顆光明堅強的心在逆境中崛起。她多麼的渴望上天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親鄰;第二天,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奇蹟;第三天,要在日常生活中度過,到為生活而奔忙,幸福努力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對於凱勒,這僅僅三天的光明都是一種奢望。

可就在疫情當下,隔空網路教學中,和電子產品打交道的同時,就有許多同學控制不住自己,萌生出了打遊戲,玩手機,聊微信的想法,虛度了自己的光陰。我想說:“對於健全的我們有什麼資格不努力,不學習,為什麼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我們就應該“把活著的每一天看做生命中最後一天!”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不讓光陰虛度!不要失去才懂得珍惜!要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挫折,以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現生命的價值!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7

書,是一幅放大鏡,我能透過它去探尋世界的奧祕;書,是一枚指南針,當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時,是它給我指出前進的方向;書,是一艘搏擊海浪的船,當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遨遊時,它載著我駛向成功的彼岸;書,是我的朋友,傳我知識,伴我成長。

今天我又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該書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後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等等。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還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同學們,這是一本愛不釋手的好書,看後受益匪淺。

海倫凱勒出生時,本是一個健康的嬰兒,卻在19個月大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視覺和聽覺。讓她變的對外面的生活感到非常的恐懼和不安。直到有一天她的父母請來了一位家教老師,莎莉文老師,這位老師成為了海倫新生活的引導者,使海倫對生活重新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激情。在沙莉文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海倫學會了閱讀,認識了許多的字,更讓她知道了愛,感受到了身邊無處不在的愛:如父母的愛、,朋友的愛、親人的愛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倫在老師和親人的陪同下,體會到了許多不同的事物,比如:過聖誕節、擁抱海洋、體會春天的青翠,夏天的炎熱,秋季的豐收和冬天的寒風等等。後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在海倫的求學生涯中,海倫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但同時她也結識了許多的朋友等等。海倫在學習中,由於她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她學會了說話,學會寫作。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海倫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但她並沒有放棄。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成功實現了她的大學夢想,進入了哈佛大學。

作者海倫不屈不撓和堅強勇敢的精神,終於讓她走向了成功的彼岸,終於讓她進入了大學的生活。作者海倫這種毫不氣餒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我緩緩的合上了書本,深深地嚥了一口唾沫,這唾沫似乎把所有的知識都嚥下去了。窗外灑下了一道道月光,彷彿經歷了一次穿越時空的旅程,一回與海倫的對話,一次靈魂的洗禮!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8

學會珍惜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暑假,轉眼就進入了倒計時,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作者海倫凱勒的自傳體小說,作者是一個盲、聾、啞人,她從生活的低谷,走向生命的高峰,用她自己的毅力,克服了病魔,這,何不體現主人公對生命的渴望與對命運的不服呢?

生活中,有許多色彩,蔚藍的天空,金黃的沙灘,綠茵茵的草地,……好一個繽紛是世界,可是,對於盲、聾、啞人,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於是,我決定,體驗“生活”!

找來一塊不透光的黑布,綁住眼睛,順便把耳朵捂上,不說話,這樣,我就是個“聾啞人”了。

眼前一片漆黑,盲人,生活是黑暗的。我伸出手來找方向,才想起這是我生活了12年的家,我向前走了幾步,“砰”一聲,我頭撞到了書架,頭火辣火辣的疼,我想大叫一聲,可一想,不行,我現在是“聾啞人”。我只好忍著疼摸索著門走去小花園了。

剛出門,與秋風撞了個滿懷,真舒服!於是,腦海中出現了這樣和畫面——花池中,五顏六色的花隨風搖曳,跳著動人的舞,那婀娜的舞姿,把七星瓢蟲,蝴蝶,蜜蜂都吸引來了,小昆蟲們在草叢裡開演唱會……這些,之前我怎麼都沒想象得到的呢?

我慢慢地坐在草地上,感受著秋天傍晚的舒適,秋風在我身邊亂竄,靜謐中,我竟然,慢慢睡著了,……

我真的變成了一個盲聾啞人,我看不到,聽不到,說不到,只能用手去感受世界,彷彿,我被鎖在了一個黑暗的房間,那房間沒有門,那裡,只有我一個人,在苦苦地呻吟……

我被嚇醒了,醒來後,我把布摘下來。已經是黃昏了,西邊,金色的晚霞燦爛無比,萬物都踱上了一層別樣的紅,這麼美的黃昏,以前我怎麼沒注意到 呢?

真好,我不是真的看不到、聽不到、說不到,我還能好好享受這美麗的世界。雖然,我沒有失去,但我會更加珍惜這份光明!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9

一個在黑暗中度過一生的女子,卻寫作出一個個真實、動人的故事,她就是海倫·凱勒。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馬克·吐溫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的房間依然開著燈,我的手上依然捧著出自海倫·凱勒出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津津有味的讀著……

海倫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可她卻很不幸。在她出生的19個月後,一場意想不到的生病卻讓她永遠的失去了光明和聲音。無論是夜晚還是早晨,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她現在只剩下了黑暗,她再也看不見色彩斑斕的世界了;再也聽不見動聽的聲音了。浸泡在沒有光和聲音的世界中,能唯一感受到只有寧靜。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中,海倫說道“要是人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然而人利用時間和享受時間卻是有限的”看來他寫書那時早已不像小時那樣的暴躁、任性和孤獨。已走出困境,已經走出她那漆黑的世界。對她的人生來說,已經成功了一半。”

可見,知識是多麼的偉大啊,能讓一個又聾又啞的殘疾人,可以寫作出如此精彩的文章在世界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篇章。毛主席曾說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還有很長的日子,與其渾渾噩噩地度過,一事無成,我們要珍惜每一天,認真學習。

人的一生總會有挫折,總沒有萬事都會如意,就像海倫,她依然樂觀向上。雖然看不見天空,但他仍然會勇敢地抬起頭,向著新生活,向著幸福,向著明天精彩的生活出發。我們要學習海倫這種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精神,這樣平凡的人生會綻放出燦爛的生命之花。

海倫,一個多麼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名字。她激勵著我,讓我在人生的路上一步步向前邁進!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0

今天體育課李老師給我們講了關於保護眼睛的課,說到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她的作者是海倫·凱勒。這本書說的是她(一個小女孩)生下來就是盲人,她用耳朵聽這有什麼東西,她只能用耳朵代替眼睛,也做了很多事情。

這本書我家裡有,我還沒有看完,我要把它看完,瞭解她的成長。我也要保護眼睛。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

輕輕合上海倫·凱勒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那張倔強的面龐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海倫是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對那時不滿兩歲的她來說,命運是那樣的殘酷無情,但她並沒有因此喪失生活的勇氣,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被命運捉弄得無法想象的她竟成為了文學家!又一次讓人感慨——命運真是無法預知啊!

讀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海倫在書中多次寫到:“要是沒有莎莉文老師,我決不可能有所成就。”是啊,從小到大,幫助過我們的人如同天上的繁星一樣多,我突然想到,難道能說命運對海倫不公平嗎?不!我想說——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瞭解了“愛”是什麼。

當莎莉文老師在海倫手上拼寫出“我愛海倫”這四個字時,海倫就問:“愛是什麼?”“愛就是花的香味嗎?”“愛是不是太陽?”海倫當時只有7歲,並不知道“愛”所擁有的含義,直到莎莉文老師回答:“愛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它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不說海倫,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也彷彿又瞭解了“愛”——沒有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再在這個世上呢?

汶川大地震帶走了太多太多無辜的生命,難道不是因為有愛才使其他人活了下來嗎?當譚千秋老師做出飛翔的姿勢,當年輕的母親在手機上留下短短一句話……那不是發自內心的愛嗎?甚至當奧運健兒在賽場上拼搏,那不也是對祖國,對職業的熱愛嗎?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感慨太多太多了,但最多的就是我再一次瞭解了“愛”——海倫對生活的愛,父母、老師與海倫之間深深的愛……

愛無處不在,世界因為有愛才更加美好!

TAGS:光明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