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大學生找工作不受歡迎?

才智咖 人氣:1.94W

    最近在做一件事,聯絡部份高校應屆畢業生,向我行業內廣大企業推薦。這項工作原來以為並不複雜,容易做好。一來,當前就業難,在畢業生方面應該就業需求很大;二來,企業要求招人的呼聲也非常之高,幾次三番強烈要求幫助解決。於是從七月份起我們就著手辦。

為什麼上海大學生找工作不受歡迎?

    實施下來,有些情況與預想的不盡相同。向區勞動部門,聯絡了部份學生,這些學生一部份是07 屆的碩士生,目前還在讀,還有各大學本科應屆生,以及高職的應屆大專學生,所有的學生都是上海戶籍。我們聯絡了寶鋼的專家、業內的資深營銷和管理專家,還有著名律師,為這班學生開設崗前培訓課(免費)。培訓課的第一天,有學生一來就問:"今天有多少企業來給我們選擇?",一聽說沒有安排企業來給學生挑選,他們就非常失望。學生並不關心上崗知識,培訓課上許多人在睡覺,也有些根本就沒來參加培訓。培訓結束前,我給大家講了一下關於崗位推薦的有關程式,他們並不興奮,反而有一點失望,可能因為我們的方式是將學生推薦給企業,而不是把企業展示出來由學生來挑。

    企業面試下來,對這批學生滿意的不多。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心態浮躁,過份關心收入、工作量等等,而對面試的問題卻茫然無知。同時,企業反應,根據以往的用工經驗,上海本地籍的員工比較斤斤計較,待遇不能低了,工作不能多了,從不肯多付出一點;上班時間"候分克數",早一分鐘到崗也不可能,一到下班鐘點,哪怕天塌下來,也不能影響他的下班時間,立刻就要走人。所以企業不太喜歡用上海本地人,而傾向於用外地人,不少福建籍的老闆就到自己家鄉去招聘員工,這些員工比較踏實,能吃苦,也不太斤斤計較,僱傭雙方合作得很愉快。所以這次學生推薦下來,不少企業要求介紹外地人過來,對上海學生興趣不大。同時,企業對高學歷的學生興趣也不大,因為這些學生自以為是,眼高手低,到了企業不能放正自己的位置,這山望著那山高,反而給企業帶來混亂。因此,本次推薦的碩士生普遍受到冷遇,竟沒有企業發出面試意向,反之,企業對大專學生倒青眼有加。

    這些情況,可能是學生們及其家長始料不及的。我總結一下,主要癥結有幾點,一是大學生普遍自視過高,以為皇帝女兒不愁稼;二是上海學生對待遇過於敏感,過於關注;三是學生們普遍沒有作好付出的準備,只想著如何獲取,沒想過怎樣付出;四是學生們缺少必要的崗位知識,他們的興奮點也不在學習崗前知識上,只關心如何挑選企業。總體來看,學生們是以"天子下凡"的心態來應聘,與企業的看法落差很大,所以雙方就談不到一塊兒去,成功率比較低。

    我們的崗前培訓,缺了大學生就業心態調整這一課,看來以後要著重對這個方面加以引導。聽說,許多學生即使到了工作崗位,由於他們的心態不端正,心不在焉,做不了幾個月,頻繁跳槽,幾年下來也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所以大學生就業心態調整也是整個社會要做的工作,從學校起,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應該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

    我從多年來實際觀察的角度看,大學生不受企業歡迎,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的心態問題。儘管許多學生不願承認,而過多地強調客觀的原因和所謂"權利"、"個人意識"、"人的尊嚴"等等,可是由於學生心態不端正,造成就業困難卻是不爭的事實。這種就業困難不僅是一次應聘不成功,更多地體現在學生畢業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斷的更換單位,或被單位辭退,或是主動辭職,總之不能定位。

    學生就業時往往急於通過就業收回多年來求學的所有付出,他們過高估計自己的學識能力,處在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裡,很少或根本沒有想過他們能為所服務的企業創造什麼,因此他們的心態就表現得急躁,即使被企業錄用了,也不能耐心地學習崗位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更糟糕的是比較懶,把工作當作負擔,能少做盡量少做,大學生上班網聊是各個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與此同時,學生們對報酬的要求卻是很高,只要工作了幾個月,他們就會主動提出加薪要求,加薪的理由往往不是他為企業作出了什麼貢獻,而是因為他認為已經做了幾個月了,就應該加薪。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大學生,他上班經常網聊,聊什麼呢?話題有:女人的香水、找什麼樣的女朋友,等等之類。他的工作業績平平,自己份內的工作,儘可能地少做不做,只要領導不發聲,他決不會主動去做任何一件事,而花了大量時間在網聊。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卻在收入水平已超過一般大學生水平的前提下,短短几個月內一而再地向單位提出加薪要求,加薪的理由是他要買房結婚,要學開汽車、要買車。當然他的要求不會得到滿足,最後的結果是,他被辭退了。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各個企業裡幾乎都碰到過。

    學生之所以形成浮躁而不切實際的心態,與家庭教育、社會環境,與教育體制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城市裡現在達到就業年齡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自小在以"我"為中心的環境裡生長,因此他們來到社會上,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較少為他人著想,不能客觀地考慮自我怎樣才能融入社會,自我意識與社會意識相差很遠。很多學生對社會、對家庭缺少感恩心理,他們提出種種無理要求時十分坦然,從不因為自己無所付出而抱有愧疚之心,好象整個社會都欠了他的。由於現行的教育體制,每個學生為考上大學,從小就開始拼搏。大學聯考的慘烈程度,也是造成學生心理扭曲的重要原因,促使學生形成"天之驕子"的優越心理。再加上教育的`市場化,學生就讀的經濟負擔十分沉重,好不容易上的大學,自然會想到加倍獲取回報。更為重要的是,社會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不可避免地傳染給學生,我們的學校在拼命追求升學的時候,幾乎完全忽略了學生的素質教育,使青年學生的人格不盡健全。急功近利、拜金主義,社會的各種不良觀念對青年一代發生了深刻的影響,他們的浮躁比成年人更可怕,就象是與生俱來的,在靈魂裡深深地打下了烙印。而學生又不如成年人老到,初闖洪湖即盡顯崢嶸,結果必然碰得頭破血流。

    現實情況是,不管你怎樣的自以為是,怎樣急功近利,作為一個學生,卻不具備向社會叫板的資本,因此以浮躁的心態去就業不是一種客觀的態度。面對現實,比較可行的是放下"天之驕子"的架勢,不要把學歷變成自己的負擔和心理障礙,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工作、面對社會,在冷靜的心緒下,就可以明白"沒有付出就沒有得到"這樣最淺顯的道理,也會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哪怕已經讀到博士,在社會這所大學面前,實在太渺小了,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此外,對養育自己的父母、對教導自己的師長、對單位的同事和領導,對身邊的一切人和事,我們都應該心存感激,心存感激並不是對他人的施捨,而是自己的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積極良好的心態。有了好的心態,生活就會向你開啟大門,展現它繽紛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