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蟻族大城市夢破滅

才智咖 人氣:1.17W

劉揚(音)是一名礦工的女兒。今年7月,大學剛畢業的她懷揣著相當於140美元的一筆錢,充滿信心地來到北京。

北漂蟻族大城市夢破滅

“我想,新生活會比自己想象得好。”她說。離開貧瘠的山西省,坐了6個小時火車,她身邊是來自大同大學的4名同學。家裡人說,她們在這座人口1700萬的城市“會吃苦頭的”,但這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根本聽不進去。

那天下午,他們拖著行李走進一個破爛邋遢的居住區,第一次嚐到了現實的滋味。那裡住著成千上萬的年輕奮鬥者,都是4人合住一個狹小的房間。劉揚幾乎找不到自己的床位。房子密密麻麻地挨著,就像匆匆搭建的養兔場,周圍垃圾異味撲鼻。劉揚連連皺眉。

“電影裡的北京可不是這樣的。”她說。

像劉揚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外來年輕人被中國社會學家稱為“蟻族”。這個稱謂不僅指該群體數量龐大(僅北京至少就有10萬人),也形容他們的生活處境。通常這些人住在擁擠的社群,從事銷售和助理等底層工作,所拿薪水甚至連工資很低的工廠工人都不會滿意。

他們往往是家族裡第一個大學生,屬於數量空前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年輕人群體,中國希望這批人推動勞動密集型經濟向知識型經濟轉變。1998年,中國政府宣佈擴大高等教育時,高等院校一年畢業的學生為83萬人。而到今年5月,該數字已上升至逾600萬,並且還在繼續增長。

這是一個非凡的成就。但是,對於念念不忘“穩定”的中國政府來說,這樣的數字也足以引發擔憂,特別是在城市裡,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畢業生喪失信心,許多人工資僅夠餬口。一旦經濟增長停滯、失業率飆升,這批人會給政府帶來挑戰。

一些蟻族取得了事業成功,而許多人舉步維艱、沮喪失望。他們每週工作6天,生活之艱苦堪比狄更斯(編者注: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筆下的社會。

但是,更令許多新來者“受挫”的是辛苦工作都難以克服的種種障礙。他們許多都畢業於中國迅速增多的地方三流學校,其本科學位在大城市根本不吃香。而且,他們大多是農民或工人的孩子,缺少中國新富和官員子女所具有的人情關係。

上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彭希哲說:“中國的勞動力人口素質改善了,但另一方面,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鑑於目前大學生失業現象普遍,彭先生表示,年輕人不妨考慮護理、教書等職業,或者調整就業期望。“在北京或上海這樣的地方,闖幾年倒沒什麼,但若呆得太久了,對自己和整個社會都會是問題。”他說。

到11月,劉揚終於頂不住壓力了。她辭掉推銷方便麵的工作後未能找到另一份職業,乾脆放棄回家了。而她的兩個同學和他們的女朋友打算繼續待下去。某天吃晚飯時,4人抱怨北京人刻薄、生活成本高,及“工作沒意思”。不過,他們都發誓要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