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聲樂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1.62W

由於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差異性,少數民族學生在演唱風格上有著濃郁的本民族特色,保留少數民族學生本民族的演唱風格是少數民族聲樂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但是保留風格不等於讓學生只侷限於演唱本民族的聲樂作品,而應是讓學生具備掌握多種音樂風格聲樂作品的能力,學習科學的發聲方法,並用學習到的聲樂演唱技巧更好地為演唱本民族的作品服務。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聲樂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一、針對性的編寫適合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聲樂教材

聲樂教材是聲樂教學的基礎環節,在教學中選用什麼樣的歌曲,是培養學生演唱技能和演唱風格的關鍵。現在的高校聲樂教學中一般只選用美聲唱法和學院派民族唱法的聲樂作品,所以少數民族的學生在經過四年相對專業的聲樂學習後,演唱技能看似提高了,但是個人演唱風格卻被磨滅了,所以有針對性地編寫少數民族聲樂教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轉換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聲樂教學都採取一對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聲樂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就凸顯出一定的侷限性。因為少數民族的聲樂作品,大多植根於平時的生產生活中,以不同的演唱形式呈現。顯然,針對少數民族的聲樂教學要根據其民族歌曲的特色、風格,選擇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可以是一對一,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多人聲樂教學,甚至在某些特定風格的作品上可以是班級聲樂教學。在少數民族學生的聲樂教學上,必須根據學生的民族特色和演唱歌曲的風格採取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甚至帶領學生參與到演唱作品的所植根的母體文化中,進行體驗式的聲樂教學。

三、建立多元的音樂審美情趣

改變傳統的學院派聲樂教學的審美情趣,建立多元文化的審美標準,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要建立學生多元的世界觀,讓學生意識到,每個民族都有建立在他們母語文化體系中的優秀音樂文化,並體現其獨特的文化性質和社會價值。

(2)要構建學生多元的音樂審美能力,通過建立學生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生活體驗來提升學生多元文化音樂欣賞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本民族音樂文化的.領悟能力。

(3)構建學生音樂價值的相對觀念,讓學生意識到,衡量一種音樂文化的價值,只能用它所植根的母體文化採用的價值標準來進行衡量。

(4)增強學生對本民族音樂文化的認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傳承本民族音樂文化對其本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

(5)讓學生意識到聲樂藝術的多樣性,每一種聲樂藝術都是其本民族母體文化的客觀反映,都是其價值體系中的科學唱法。

(6)對於高校中的聲樂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能正確的瞭解各少數民族的音樂審美標準,瞭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對老師來說要掌握更多元的審美標準。

四、改變聲樂教學評價標準

根據不同民族的音樂審美情趣,來調整聲樂教學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是建立在審美情趣的基礎上的,高校聲樂教師通過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建立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生活體驗,來構建自己的多元文化知識結構,提高多元文化審美能力。充分尊重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另外,應該改變單一型別聲樂曲目演唱的考試形式,在考試的內容上可以增加為演唱兩種型別的聲樂作品,並根據不同民族的作品需要,演唱形式也可以進行多樣性的調整。還應注重培養少數民族學生演唱傳統的美聲、民族唱法的能力,用傳統的聲樂教學評價標準評價其演唱的優劣。

五、拓展少數民族學生的聲樂演唱風格

改變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不意味著完全否定它,在建立新的教學模式時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高校少數民族聲樂教學模式中,注重提高學生的聲樂演唱技巧,拓展學生的演唱風格,這一環節必不可少,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演唱本民族作品的能力。少數民族的學生絕不能只侷限於演唱自己民族的聲樂作品,要在聲樂學習中掌握科學的演唱方法。並將所學的聲樂演唱技巧有機的融入到本民族聲樂作品的演唱中,在不破壞本民族聲樂作品演唱風格的前提下,拓展其民族聲樂作品的表現力。

參考文獻:

[1]沈嘉.談談如何提高少數民族聲樂作品演唱技能[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6(3).

[2]楊曙光.多維文化視野中的專業民族聲樂教育[J].中國音樂,2004(2).

[3]尚國賓.多元視角下的民族聲樂教育研究[J].大舞臺,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