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民族音樂的精粹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2W

 論文導讀::《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是一首匈牙利民族音樂風格的作品,本文以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為例來淺析匈牙利民族音樂的特點及匈牙利狂想曲的特徵。

匈牙利民族音樂的精粹論文

論文關鍵詞:李斯特,狂想曲,匈牙利民族風格

李斯特(公元1811—1886)是19世紀匈牙利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和音樂活動家。他生於匈牙利西部的肖波隆市萊丁村,是一位愛國主義的作曲家,他所寫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體現了他對本民族的熱愛和對人民生活的關注。《匈牙利狂想曲》的創作過程一共歷經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準備階段:當李斯特兩次從國外演出回國時,正值匈牙利民族運動的高潮,他深受人民愛國熱情的鼓舞。1846年回國時他觀看民間歌舞表演,並蒐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上簡單的伴奏,定名為《匈牙利民族旋律》並出版,這是《匈牙利狂想曲》的雛形。第二個階段為創作階段:他從《匈牙利民族旋律》中選擇曲調作素材,重新構思,創作出共19首《匈牙利狂想曲》。他曾說:“這是學習祖國音樂的結果”。

匈牙利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繁榮音樂生活的音樂大國,匈牙利人由亞洲起源,9世紀時遷移到歐洲東部,因此匈牙利音樂既保留了亞洲音樂的特點也受到了歐洲音樂的深刻影響。到了18世紀末西方音樂和匈牙利民間舞蹈結合,出現了真正的匈牙利風格的音樂形式—維爾補恩克斯(verbunkos)。

匈牙利民族中馬扎爾人佔98%,馬扎爾人熱情好客、熱愛生活、待人真誠,他們愛說愛笑、好開玩笑,因此他們的音樂總給人一種風趣幽默、歡快活潑的感覺。馬扎爾民族是個能歌擅舞的民族,勞動之餘或喜慶之日喜歡聚會在一起唱歌跳舞,這是匈牙利民族音樂文化的一大特點。提到匈牙利民族音樂,人們就會想到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的名稱,在希臘原文中有民族史詩的意思,它作為一種音樂體裁,通常指具有英雄史詩般氣概和鮮明民族特色的器樂幻想曲李斯特,它往往蘊涵著深刻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強烈感情色彩,常常取材於民族民間音樂或流行音樂的音調,以此為基礎進行變奏。李斯特將狂想曲的涵義解釋為“愛國意旨”,可見他創作的《匈牙利狂想曲》其內容顧名思義多是描寫匈牙利的歷史風貌和本民族人民生活的。狂想曲的結構常常是以幾個對比性的段落為基礎,前一段慢速度具有傲然的武士氣概和威風凜凜意氣昂然的特點;間或宣敘調式敘事史詩的性質,有很多裝飾音。穿插段音樂輕快、活潑,描繪民間歡快的舞蹈場景。它們在力度和速度上對比強烈、色彩鮮明,最後以火熱急促的高潮結束。

《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由四個段落組成,是李斯特將《匈牙利民間旋律》中的第4、5、11首,以及他的另一部鋼琴曲集《馬扎爾狂想曲》中的第20首這四首樂曲重新整理加工而成的一部鋼琴獨奏曲,他反映了匈牙利人民的生活和鬥爭,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

該曲的第一段“士兵的舞蹈”bD 大調、2/4拍 Tempo giusto(速度適中)。主題來自《匈牙利民族旋律》第五首《柯羅皮茲基之歌》,請看譜例:

它的特點剛毅豪邁,具有進行曲風格怎麼寫論文。特別是結束句採用匈牙利躍然直上的平行三度音程,雖然加以輕巧的裝飾,仍然顯得分外雄健而灑脫。

譜例1譜例2

這一段使人們聯想到匈牙利武士們在行進或操練的情景以及募兵舞中剛健的男性舞蹈者的舞姿,而在曲調後半拍中出現的重音,猶如舞蹈者那神氣十足的頓足聲。李斯特還採用了豐滿明亮的和絃式伴奏織體,更加體現出了音樂中那種熱情明朗堅強的性格與威武的氣派。這一段音樂,表現了李斯特對祖國曆史上的英雄的悼念與緬懷。

第二段主題#C大調、2/4拍 Presto(急板),出自1843年匈牙利出版的歌集《日光照射出來了》,這是一段“弗利斯舞曲”,它的旋律歡快輕巧,切分音的運用更顯活力,先是4小節一次,後來變成8小節一次,表現了熱鬧歡快的民間頓足舞蹈。在此處作者還標明瞭P與f的力度對比,表現出了匈牙利民族生動風趣的性格,並帶有民間舞曲中常見樂句反覆的結構,請看譜例:

第三段(慢板抒情性樂章)——輕慢的行板速度。這是一段節奏緩慢並轉為自由的“拉紹”,關鍵詞是“五月的金龜子,黃色的金龜子……苦難的夏天燃燒著我的胸膛,自從心上人奪取了我的心。……”

李斯特常常把吉普賽人演奏的音樂運用到《匈牙利狂想曲》中來,這段音樂就帶有明顯的吉普賽人的音樂特點,(當地吉普賽人的音樂實際上是匈牙利城鎮流行歌曲和民間音樂經過吉普賽人加工改編而成的)吉普賽人的社會地位雖然低微,但令人羨慕的是他們放蕩不羈的'生活和熱情奔放的性格,他們的音樂也是如此。李斯特把這首《黃色的金龜子》曲調作了改編,加上了許多裝飾音,使得這段音樂變得更具有即興性,同時大量的自由的節奏,大量的延長號及裝飾音等巧妙地模擬了說唱人的音調,十分富於生活氣息和敘述性,有如一個吉普賽老藝人在撥奏著琴絃,邊彈邊說唱,音樂飽含著嘆息和嚮往、憂鬱和反抗之情,集中概括了吉普賽民族的歷史滄桑。請看譜例:

第四段轉回到bB大調上,Allegro(快板),音樂主題來自《匈牙利民族旋律》第11首,這是另一首“弗利斯舞曲”,主題採用連續16分音符的跳音與切分節奏交替出現李斯特,表現出民間舞曲活潑奔騰的氣勢,請看譜例:

這是一段快速的舞曲,簡潔明快,並通過幾次變奏逐漸營造出熱鬧歡快的氣氛,使旋律顯得愉快活潑,表現了民間舞曲活潑奔騰的氣勢。李斯特對這段音樂作了多次變奏,使它變得越發情緒激烈,色彩繽紛。速度上越來越快,伴奏織體逐層加以豐富並採用了色彩鮮明的調性對比,兩次轉到D大調上,進入尾聲段落,主題最後一次在bB大調上出現,速度轉為急板,並且用八度(後來更加強為雙手三個八度)連續跳音奏出主題,請看譜例:

樂曲的最後這一段生動地描繪了民間節日的絢麗、歡騰的場面,充分體現了匈牙利民族的樂觀向上、熱情奔放的精神風貌。

《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豐富、生動的形象。綜上所述,通過對這首樂曲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匈牙利民族音樂具有以下特點:

一、鮮明的舞蹈性(樂曲第一段“士兵的舞蹈”;第二段和第四段的兩首“弗利斯舞曲”)

二、音樂的自由性、即興性、詩意性與敘述性(樂曲第三段節奏緩慢並轉為自由的“拉紹”的宣敘段落)

三、音樂對比強烈、速度變化突然(李斯特在第二、三段運用了傳統的“查爾達什舞曲”形式,它包括在節奏上明顯對比的兩大部分——一種稱為“拉紹”原意為“緩慢”;另一種稱為“弗利斯”原意為“活潑”。表現出了顯著的匈牙利民族音樂特徵。)

四、音樂熱情、樂觀、積極、瘋狂(第一段積極剛毅的士兵舞表現了匈牙利人民樂觀積極的良好心態;第二、四段活潑的舞蹈音樂詮釋了匈牙利民族熱情樂觀的精神風貌;“李斯特八度”將樂曲推向高潮,終段顯示出了匈牙利民族音樂瘋狂的特點)

李斯特是一位將民族藝術、民族精神成功帶入世界的優秀音樂大師,他把本民族的音樂藝術傳播到了世界各國,使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瞭解匈牙利,也瞭解了匈牙利人民的音樂、文化和生活。他的創作紮根於匈牙利民族民間音樂的土壤,貼近匈牙利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匈牙利人民的思想感情、精神風貌、風土人情……等等各個方面,因而經久不衰。李斯特創作的19首具有匈牙利民族音樂特點的狂想曲的廣為流傳就證明了這一點。這也讓我們充分的認識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參考文獻:

《李斯特音樂文選》

《世界著名鋼琴曲分析》

《鋼琴藝術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