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四條路徑”,推進知識管理論文

才智咖 人氣:1W

摘要:本文基於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提出了知識管理的定義,並結合企業具體管理工作,從優化學習、優化執行、優化效益三個方面對企業推行知識管理在優化企業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的推動作用進行了分析,最後結合企業管理實踐特點,提出了企業推進知識管理的四條路徑,即思想路徑、執行路徑、機制路徑和文化路徑。

打通“四條路徑”,推進知識管理論文

 關鍵詞:知識管理;核心競爭力;路徑

前言

隨著我國從工業經濟時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力越來越成為構成競爭力的關鍵。然而,知識資源是無形的,創造知識、分享知識的過程更是一種無形的活動。如果企業不能對其進行有意識地控制和有效地利用,必然造成管理成本的大幅上上升和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當前,企業必須以人本為核心,將傳統建立在土地、機器裝置、資本等有形資源上的管理模式進行優化,特別是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前瞻性,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進行管理,讓知識真正成為推動企業健康快速和諧發展的第一資源。

一、什麼是“知識”、“知識管理”

知識,是人類大腦對客觀規律的反映和認識,它是經驗的結果、意識的反映、觀念的總和,是生命物質同非生命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大自然進化到一定階段的文明表現。經濟學中認為知識是人類勞動的一種產品,是生產要素和資本。

知識按性質可分為四類,即知道是什麼的知識(Know—what)、知道為什麼的知識(Know—why)、知道怎樣做的知識(Know—how)和知道是誰的知識(Know—who)。前兩種知識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稱為“言傳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後兩種由於包含了訣竅、能力,要靠實踐和體會來獲得,可稱為“意會性知識”(Tacit Knowledge)。按從屬知識可分為兩類:個人知識與組織(企業)知識兩類。知識的產生來自人的認識,知識是由個人產生的。組織知識是將個人產生的知識擴大並結晶於組織的知識網路中形成的。

知識管理,是指在組織中建構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組織中的資訊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的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個人與組織知識的迴圈和積累,成為組織管理與應用的智慧資本。簡言之,知識管理就是管理組織中的知識。

二、推行知識管理的重要意義

知識管理在優化企業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其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推行知識管理是優化學習的需要。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學習力的競爭。企業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就等於佔領了未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因此,大力開展教育培訓、大力發展組織學習已經成為當今企業夯實發展基礎的重要手段。但是,個人學習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知識的存在形態畢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就要求企業在鼓勵員工個人積極收集和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外,企業本身有意識、有組織地促進區域性知識向全域性流通,促進大量隱性知識向顯性轉化,擴大知識源,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推行知識管理是優化執行的需要。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為了尋找一個地址、電話號碼或電子信箱而翻箱倒櫃,花費許多時間尋找或打電話詢問,而最終卻發現這個東西就在你的電腦桌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企業員工可以利用的管理工具也在不斷豐富:電話、固定電腦、膝上型電腦、手機、企業有OA、ERP等,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利用這些工作,實際結果往往是這些工具降低了工作效率,因為它造成了資源和資訊的分散。通過企業有組織地對企業資訊進行收集和傳遞比個人收集的效率要高,這對提高企業和員工的執行力都大有裨益。

3、推行知識管理是優化效益的需要。任何企業都需要考慮收益率,在產生同樣效益的情況下,企業投入越少越好。但是,國有企業在管理存在一個難點,就是對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很多時候,企業管理是在做重複性的投入。某單位一份材料如果有5個部門需要,就需要分別溝通5次;某單位產生了好的經驗,但其它單位做同樣的工作卻要再從頭走一遍彎路;某個員工掌握了核心技術,一旦離開企業,企業又得重新培訓。另外,制度的.重複性在企業也相當嚴重,凡此種種都是與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原則相違背的。而通過對知識流的有針對性控制和有選擇性傳遞,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三、打通“四條路徑”,全面推進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企業要想真正實現知識管理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須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開展工作:

1、加強宣傳引導,打通“思想路徑”。我們要在加強對知識管理理論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企業現有電視、網路、報紙、櫥窗等多用載體,加大對推行知識管理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首先要培養領導幹部與時俱進的作風,讓領導幹部具有較強開放和探索意識,能夠結合工作實踐樂於學知識、用知識;其次,要加強對知識在經濟增長中作用的宣傳,讓員認識到,知識不僅是個人的財富,也是企業的財富,學習知識的目的不僅是提高個人素質,還是一種投資;再次,要加強推行知識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宣傳和教育,讓廣大員工養成重視基礎性工作、珍視經驗、重視積累的好習慣。最後,還要教育員工正確地認識工作的意義,要讓員工認識到,工作的目標不僅僅是完成自己的“份內之事”,還要贏得別人的讚賞和認同,鼓勵職工樂於分享知識,營造推行知識管理的良好氛圍。

2、加強平臺建設,打通“執行路徑”。推行知識管理需要平臺。企業要切實地規劃、梳理出實際工作(流程式、單人或多人式)的放置與交流場所等平臺實現與操作。知識管理的平臺要涵蓋知識流通和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比如,新員工企業的過程要有科學且高效獲取知識的平臺;領導取得決策資訊要有順暢的渠道和;領導對任務下達到各級及執行情況要有隨時隨地監控的平臺;員工在工作接手前要有取得相關崗位經驗技能的渠道;領導對員工、員工對領導、員工對員工要有相互欣賞工作成績的平臺;員工工作告一段落時,他的經驗、成果、總結、收集的資料等要有沉澱在企業並變成企業的知識的平臺;員工有看法、有意見時,有了發表意見的場所;員工對前途、對理想疑惑時,有了得到解答的平臺。通過這些平臺建設,企業知識能夠獲得優化、固化,能夠使企業的核心知識科學地、安全地、跨時空的存貯、學習和應用。

3、完善激勵制度,打通“機制路徑”。任何工作的完善都不能忽略激勵機制建設,推行知識管理也不例外。如果沒有適當的激勵措施,知識管理會成為一廂情願,也不可能在大範圍順利推行。首先,如果知識管理過多地從願望、而不是從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需求出發與實際相脫離,員工就缺少了創用CC的最根本動力,所謂的“知識庫”可能很快就會演變為“垃圾庫”。因此,企業要在知識管理的內容上強化與具體業務的聯絡。比如,企業針對職工取得技術資格的考試中提供幫助,企業針對個人解決崗位難題提供有針對性地培訓等。知識管理最終的目的是服務員工,只有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才能激發起他們對知識自發的熱情。其次,多數企業的激勵制度仍然以競爭機制為主,這樣的制度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工作積極性,但同時也會導致員工或多或少地傾向於保護自己的知識,這是不利於知識分享的。因此,企業在裝置長週期執行條件下,裝置核心技術掌握在少數職工的條件下探索鼓勵職工釋放知識。

4、培育科學理念,打通“文化路徑”。在推行知識管理過程中,並非建立系統就會萬事大吉,要讓人來主導知識的經營,形成一個人人願意奉獻知識的管理系統,企業要罷工作的重點在“人”身上,唯有以人為主,攻心為上,讓人能順利地連結知識管理系統,方能有機會成功。因此,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一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讓職工深刻地認識到,個人的價值實現與企業集體價值的最大化緊密相連,離開企業的發展,個人將失去舞臺,讓職工站在對企業負責的高度管理和發展知識;二是要進一步樹立大人才觀,同時有針對性地培養和發展人才,讓廣大員工“找回自我”,以團隊與合作代替分工與競爭;三是培育“公開”的文化,要進一步推進廠務、黨務公開,做到公平、公正,共享,共贏。總之,企業需要培植一種企業文化環境,在這樣的文化氛圍當中,鼓勵創用CC,所有的人認同知識管理,投入知識管理,把知識管理變成廣大員工的一種工作習慣。

知識管理是一項涉及企業管理全方位、全過程,涉及員工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和角落,涉及人的情感、心理等多種因素的一項複雜的、長期的、系統的工程,我們要在樹立堅定不移地在企業中推進知識管理的決心,還要作長期作戰的準備,全面整合企業資源,全面優化執行方案,將知識管理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