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逆反心理再認識

才智咖 人氣:9.96K
青少年逆反心理再認識
青少年逆反心理再認識 在對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師家長及專職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們,普遍感到當代青少年存在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現象,同時又表現出無計可施、無可奈何的狀態。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熱情和積極性受到打擊和動搖。為此,揭開逆反心理民實質、形成的原因、尋求解決它的良策的問題便撂在我們面前。


逆反心理及其一般的心理機制

  逆反心理,是人們對待事物的一種特殊態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時思維模式和傳統的觀念定式與特定的教育情景下產生的認知資訊相對立、與一般常態教育要求相背離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的結果。其心理機制的過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內容及相關的資訊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觸並理解教育的內容(資訊),並將所理解的資訊及所形成的觀點和態度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包括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知識修養)和態度觀念加以比較;最後,經過比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態度反應。如果受教育者經過比較分析之後,確認與原有的認知相悖就產生抵制,進而產生逆反心理。可見,逆反心理的實質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是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逆向心理傾向。

逆反心理的心理構成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主要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三大要素構成的。其中,認知是受教育者態度的基礎,在對態度的作用中,認知主要是對逆反心理起準備和導向作用.這是因為,無論什麼人(不包括思維不健全者)怎樣認識某一現象或問題,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較為穩定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這些穩定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所構成的認知,支配人們對某一現象或問題將要採取怎樣的做法,即是擁護、支援、順從態度,還是怠慢、反對、逆行的態度。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個構成要素,指人們在心理上對認知資訊內容的一種情緒體驗,即喜悅(愉快)或煩憂、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決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動力。具體地說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當理解掌握了某一資訊或觀念,一般會感到一種滿足、充實和愉悅;而對不理解的資訊和觀點,一般會感到疑惑、焦慮和煩憂。將這些對新觀念、資訊的情緒感受與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所儲存的知識內容、態度加以比較,當原有的不良情緒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時,不良情緒就會愈加強烈,從而導致產生去抵制有關教育管理的內容和資訊的行為意向。當這種意向傾向越來越多時,逆反心理就會逐漸轉化為一種逆反行為。為此,作為逆反心理的第三個構成要素棗行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顯而易見,即它是逆反心理轉化為逆反行為的準備,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響。充分認清逆反心理的`構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們對逆反心理實質的認識,而且對我們尋找解決對策,並有效地預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生有很大的意義。

青少年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影響青少年逆反心理產生的因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主觀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時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髮展緊密連在一起的。

  1、青少年時期由於大腦的發育成熟並趨於健全,腦機能越來越發達,思維的判斷、分析作用越來越明顯,思維範圍越來越廣泛和豐富。特別是思維方式、思維視角已越出童年期簡單和單一化的正向思維,向著逆向思維、多向思維或發散思維等方面發展。尤其是在接觸社會文化和教育過程中青少年漸漸學會並掌握了逆向思維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維的發展和逆向思維的形成、掌握,為逆反心理的產生提供了心理基礎和可能。

  2、青少年時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發育逐漸成熟,由此而引發的性徵越發明顯和突出,隨之性別意識、性意識便逐漸強化和建立。由於性的發育而導致的性別意識、性意識又進一步在心理上產生斷乳,進而形成漸趨強烈的個性意識、獨立意識、成人意識。正是這些意識的形成,使他們認為自己已長成大人,理應自己管理自己,決定自已。面對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指教,有意無意的迴避、反感甚至背離。教師誨人不倦的施教、家長苦口婆心的相勸等等,早已被強烈的獨立意識和成人感意向驅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