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工程企業資訊化建立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9W

一、我國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現狀及原因

工業工程企業資訊化建立思考論文

我國實施“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發展戰略以來,企業資訊化伴隨著經濟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資訊技術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極大的挖掘潛力的的可能和發展空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資訊化作為重要的競爭手段。資訊化手段的應用將為企業組織整體的改造及升級提供新型的技術平臺,企業資訊化已經成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創造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國企業資訊化建設總體水平比較低,綜合優勢發揮不出來,企業在資訊化的過程中往往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呈現出“資訊孤島”、資源不能共享等局面,作為企業資訊化主體的ERP(企業資源計劃)實施成功率比較低,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效果並不顯著,BPR(業務流程再造)、CRM(客戶關係管理)等技術應用也存在高失敗率的現象。由此可見國內的資訊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還很嚴重。究其原因是基礎管理薄弱、管理體系不規範、作業流程不標準等初始資料缺失或和零散分佈,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企業沒有系統的應用工業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二、工業工程與企業資訊化建設的關係

工業工程是企業資訊化的微觀基礎及其核心思想。工業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簡稱IE)是對由人員、物料、裝置、能源和資訊所組成的整合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定的一門學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門知識與技術,並且使用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對該系統取得的成果予以確定、預測和評價。工業工程的內涵在於有判斷地綜合利用人類在社會發展和科技實踐中獲得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對企業或組織中的人、物料、裝置、資訊、能源等要素進行整合規劃、設計、改善、控制和創新,提出一個能經濟地利用勞動力、資本和知識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方案,以期實現預期的“TQCS”(交貨期、質量、成本和服務)目標的工程學科。工業工程技術對制定作業標準、規範管理流程等過程的工程再造是經典IE的方法,而這些技術正是企業資訊化的管理基礎。企業資訊化是充分發揮工業工程作為微觀層面的管理技術的作用,是企業資訊資源管理的基礎。企業管理資訊系統(MIS)是一個基於管理流程設計並服務於管理的資訊系統,是指通過引進現代管理原理和系統化的開發方法,對資訊進行收集、組織加工、儲存檢索,並利用資訊進行預測、控制,輔助企業管理決策的系統,而標準管理流程的設計正是應用工業工程的結果。通過建立起科學、高效的管理資訊系統,提高資料處理的及時性、準確性,節約人力、提高效率,對整個組織的管理決策過程提供預測、計劃、控制等方面的綜合資訊支援。實現資料資源的共享,達到企業資訊功能的整合,實現企業資訊系統各要素的優化組合,使資訊系統各要素之間形成強大的協同作用,從而最大限度地放大企業資訊的.功能,有效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改善和創新是工業工程的靈魂。在全球資訊科技與經濟管理的迅猛發展過程中,工業工程得到長足的發展。豐田公司創立的精益生產模式(LP)和準時生產製(JIT)模式,夯實了豐田公司的基礎管理,為公司實施數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礎。隨著企業自動化和資訊化的發展,以及企業之間合作製造趨勢日益明顯,橫向一體化正在加強,產生了供應鏈管理(SCM)這一新的運作與經營模式,供應鏈管理的出現促進了製造資源計劃(MRPII)、企業資源計劃(ERP)的發展。資訊科技與管理的融合是先進製造技術(ATM)的一個重大突破,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大進步。再到後來的敏捷製造(AM)、企業流程再造(BPR)、計算機整合製造(CIM)、智慧製造(IM)、並行工程(CE)等均是工業工程在新的全球技術經濟背景下的發展。現代工業工程的突破帶動了企業資訊化的快速發展。

三、工業工程在企業資訊化建設中的作用

工業工程有經典與現代之分,經典工業工程研以提高現場作業效率為主要目的,研究什麼是正確的工作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也就是企業內的基礎管理及其標準,例如作業方法、場地佈置、生產線設計、能力平衡、標準工時、人機關係、物流系統規劃等,所以早期工業工程被譽為“效率工程”。現代工業工程是基於系統分析、計算機技術和運籌學,用於解決大系統最優化與巨集觀資源配置,與資訊科技密切相關。當前大力宣傳的BPR、MRPII、ERP、CIMS、SCM、JIT等概念都屬於現代工業工程的範疇。IE在已開發國家的應用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被認為是現代工業化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工業化和企業管理水平方面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許多工業化所必需的基礎工作缺乏或不到位,如對基礎IE的研究和應用、企業在工作方法和程式的標準化、基礎資料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組織機構和作業流程的規範化等方面,難以給現代IE實施提供適合的執行環境和有效地支援。而我國現階段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程序即進入了幾乎與已開發國家同步的資訊化階段,造成了ERP在中國“水土不服”的現象。所以工業工程在資訊化建設中的作用絕不可以忽視。

1.企業資訊化過程中離不開工業工程的有效支援。企業資訊化對基礎資料的準確度要求很高,所依賴的基礎資料,如節拍、工藝路線、工時定額、各種物料的期量標準、物料表(BOM)的編碼規則、代用件的代用規則等等都需要IE的支撐;像標準工時這種資料,如果沒有經過動作分析和作業研究很難保證其準確性。很多實施企業的基礎資料都是估計值,進而影響到生產週期、產品成本、生產計劃的準確性。企業資訊化還包括CAD/CAE/CAPP/CAM/PDM等軟體的應用,這些軟體的有效使用都是以基礎資料的準確為前提。

2.對資訊化建設專案、資訊系統進行總體規劃和設計是工業工程的基本功能。進行資訊化建設要求從系統的整體規劃設計出發,即在理解、理清企業發展遠景和資訊化應用的總體方向的基礎上,客觀分析企業的現狀和需求,分析當前和未來之間的差距,然後制定資訊化建設的策略,明確原則和路線,確定各個資訊化建設專案之間的先後順序和依賴關係,並落實每一個資訊化建設專案的里程碑。如果缺乏資訊化總體規劃,很容易導致系統繁多、資訊孤島、維護費用高、收益低、風險高等問題。

I/ERP是製造企業以對其資源的計劃與控制為核心的資訊管理系統。其中的主生產計劃MPS,是確定每一個具體的產品在某一具體時間段的生產計劃,根據MPS確定的物料需求計劃MRP,繼而產生全部製造件、採購件的生產作業計劃和物料採購計劃。所以,生產計劃是企業各種資源調配、平衡的中心,也是ERP系統與實際生產經營保持一致的關鍵。各種計劃與控制的方法,如銷售預測(計劃)、生產及物料需求計劃與控制、庫存策略與控制等又是工業工程的經典內容之一。

4.企業要成功實施ERP必須先實施BPR,BPR是ERP的前提和基礎。BPR關注整個流程的優化、整個流程的效率。它強調利用先進的資訊科技和運用工業工程的理念與方法對企業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實現管理組織結構扁平化,最終實現企業經營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戲劇性”的改善。工業工程的分析評價技術如程式分析、作業分析、“5W1H”技術和“ECRS”四大原則是其進行流程優化的主要工具。

5.資訊化管理的其他環境,如生產均衡性、裝置可靠性、人員的素質以及供應商的配合程度等也需要工業工程的支撐。

6.企業資訊化建設過程中還應不斷引入工業工程先進的製造與管理模式和理念,如準時生產製(JIT)、並行工程(CE)、精益生產(LP)、敏捷製造(AM)等等,以加快企業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