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形勢下高職學生就業觀念探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5W

摘要:文章針對高職學生不良就業觀的表現,提出了修正對策。要明確職業目標,制定職業規劃;正確認知創業創新;提供更多就業資訊,創設更多就業渠道。

新經濟形勢下高職學生就業觀念探析論文

關鍵詞:高職學生;就業觀;修正對策

目前,我國經濟執行整體下行態勢明顯。需求持續收縮與供給深度調整,產能削減、資產重組滯後並存;重化工業和產能過剩主導的下行力量,與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引導的新興上升力量並存;實體經濟降槓桿、去庫存、逐步釋放風險與虛擬經濟加槓桿、資金脫實入虛和金融風險積聚並存。這種情況必然影響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在此形勢下,糾正不良就業觀,樹立正確的就業思想,適應新的經濟態勢,是高職院校學生順利就業、優質就業的根本保證。

一、高職學生不良就業觀的表現

1、隨大流,無主見

高職院校目前的就業模式主要是兩種:一是學院與企業合作的“訂單式”“定向式”就業模式,二是學生自主就業。“訂單式”、“定向式”就業模式的優勢是,有目的的培養,有穩定的就業單位。劣勢是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教育學生,不能充分利用學生的優勢資源,不能充分發揮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自主就業這種模式本來比較靈活,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素質,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崗位就業。可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學生要麼是聽憑學院的就業安排,要麼看其他同學的選擇確定自己的選擇,看選擇哪兒的人多就選擇那兒,無主見,無創意,隨大流。

2、先就業,後擇業

據調查,高職高專院校2014屆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5%,比2013屆(90.9%)略有上升,比2012屆(90.4%)上升1.1個百分點。就業率的上升是高職院校就業工作的成效體現,卻也是高職院校學生“先就業,後擇業”就業觀念的結果。“先就業,後擇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權宜之計,是職業目標不明確甚至無職業目標的體現。這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思想,對企業來說:一是浪費資源,二是延誤時機,三是影響經濟效益。對學生自身來說亦是如此。3、創業萬能思想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只有創業,自己做老闆,自己說了算,才是人生價值的體現,全然不考慮自身條件。即使是對創業一無所知的學生,僅憑一腔熱情也會盲目創業。2014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創業比例為3.8%,比上屆(3.3%)高了0.5個百分點。另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畢業後先去就業,就業不滿意時就自主創業,把創業當成了就業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在創業不成功時又再去就業,如此惡性迴圈。據《2015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中資料顯示,2011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有1.6%的人自主創業(本科為1.0%,高職高專為2.2%),三年後有5.5%的人自主創業(本科為3.3%,高職高專為7.7%),與畢業時相比提升了2.4倍,高職高專畢業三年後上升了2.5倍。說明有更多的畢業生在畢業三年內選擇了自主創業。2011屆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就創業的人群,三年後仍堅持創業的比例為47.5%,與上屆(43.3%)相比上升。高職高專有48.9%的人三年後還在繼續自主創業,比2010屆(42.6%)增長了6.3個百分點;有42.7%的人退出創業,選擇了受僱全職工作,比2010屆(50.3%)減少了7.6個百分點。雖然近幾年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創業後三年內退出創業隊伍的人數在減少,但仍有近一半的高職院校學生徘徊在就業——創業的路上。

二、高職院校學生不良就業觀的修正對策

1、明確職業目標,制定職業規劃

職業目標的確立就是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就是清晰的明確一個人在職業上的發展方向,它是人在整個生涯發展歷程中的戰略性問題也是根本性問題。定位準確,才會持久地發展自己,才會善用自己的資源,才會抵抗干擾,不輕易放棄。職業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系統的計劃過程。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有了明確的職業目標,制定了準確科學的個性化職業生涯規劃,就不會隨大流,就不會在嘗試中尋找。努力就有了方向,奮鬥就有了信心,成功就有了保證。

2、正確認知創業創新

創業是一種勞動方式,是一種需要創業者運營、組織、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創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它要求創業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身體素質,全面的知識素質,高超的能力素質。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才能積極應對;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應對創業和經營過程中的各種考驗;擁有全面的知識素質,才能適應創業運營過程中需要的各種能力需求;擁有良好的能力素質,才能應對隨時隨地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必須充滿自信,誠實謙虛,剋制忍耐,公正正派,積極熱情,有責任感和創造性,才可能在商場上得道多助,縱橫馳騁,為社會創造財富,給社會做出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果不具備這些素質,則不適合創業,如果貿然創業,註定失敗。

3、提供更多就業資訊,創設更多就業渠道

高職院校的學生之所以抱著“撞大運”的就業態度,一方面是因為自身對就業形勢認知不清,未能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學校和社會沒有提供更多的就業資訊,創設更多的就業渠道,以至於學生心中無數,缺乏方向感。高職院校應該多角度全方位地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就業資訊,創設更多就業渠道,特別是可以選擇一些地方企業,使學生與用人單位零距離接軌,使學生了解企業,企業瞭解學生,然後進行雙向選擇,必然準確到位。比如企業經常進學校召開畢業生見面會,學生定期進企業進行現場見習實習。學生擁有幾個企業的師傅,企業師傅擁有好多學生學徒,是非常有效可行的辦法。這樣一來,既實現了高職院校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供求對接,又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完全可以實現雙贏。

作者:王蓉 王瀛濤 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餘洵.當代高職學生就業觀念與能力調查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1).

[2]陳剛.思想政治教育對高職學生就業思想觀念的作用和對策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9).

[3]賀向紅.加強畢業學生就業指導樹立高職學生就業觀念[J].內江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