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共管理中的生態意識

才智咖 人氣:1.2W

生態意識最大的特點,來源於其所反映的物件的特點,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公共管理生態意識探究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論公共管理中的生態意識

摘要:關於生態意識到底如何理解一直存在爭議,本文從生態意識的內涵和外延分析了生態意識到底是什麼,並將生態意識作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意識形式,從其高低不同層次、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框架內容等方面探討了生態意識的構成,指出生態意識包含有認知、態度、能力三個方面;在上述基礎上,本文從生態意識的整體性、獨立超越性、時間上的開放性等方面探討了社會意識的特點。

關鍵詞:生態意識框架內容 生態意識特點

曾長期淹沒於種種政治、法律、道德等“人間意識”的生態意識,終於甦醒迴歸並迅速在全世界擴散、生長。然而關於生態意識到底是什麼,一直眾說紛紜,在這裡我們首先需要釐清這一範疇。

一、什麼是生態意識

對生態意識,人們常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顯然,生態意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可以將生態意識理解為人們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情感、心理、理論等觀念形態的總和,是一種獨立的社會意識形式,像政治、法律、道德意識一樣;而從狹義上講,生態意識主要理解為非理論化、非系統化的心理層面的感覺、感受、態度等,或者說是一種社會大眾意識。

生態意識從內涵上說,分為相互交織在一起的三部分:認知、態度、能力,就是(1)人們對生態自然及其與人類的關係的認知、瞭解、領悟;(2)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態度、行為動機和價值觀;(3)處理環境相關問題的知識、技能;

從外延上來說,生態意識就是人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情感、看法、觀點、思想、理念的總和;

簡要地說,生態意識反映了人對自然之本性、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本質的領悟、態度及行為能力。

再從生態意識的構成來看,生態意識作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意識形式,與政治法律意識、道德意識一樣,有著社會意識的一般特性,同時也有其獨特的特點;我們考察生態意識的結構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生態意識的高低層次、生態意識的不同主體、生態意識的知識、態度、技能結構;

首先,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它包含了較低層次的社會心理,像關於生態環境、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朦朧的感受、想法,看法;這是作為一種非理論化、非系統化的社會意識存在形式,往往是一種非自覺的社會意識,這是最易受社會風尚影響、最易於改變的意識部分;而生態意識的較高層次是其理論形態,即生態意識的思想、理念構成,這是系統化、理論化了的社會意識形式;是一種自覺的社會意識。倡導一種社會意識最重要的就是,使公民接受一種理念信仰,這樣才可使生態意識深入人心、紮根固守。

其次,生態意識即是一種大眾群體意識,但從形式上也表現為千差萬別的個人意識;大眾群體意識代表了一個社會生態意識或生態素養的整體水平,造成一種現實的社會風尚,從整體上影響制約著社會個人的生態意識的生成、變化;而個人的生態意識一旦轉化、突破,傳播,很可能匯聚成一種群體新風氣,進而影響社會大眾生態意識。

二、生態意識的框架內容

關於生態意識的具體內容一直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將生態意識解釋為包括生態自然觀、生態價值觀、生態倫理觀的生態主義思想體系,這固然可以全面地介紹生態主義的思想理論,但這不是從一種大眾社會意識的角度來理解生態意識;也有學者將生態意識具體分解為生態道德意識、生態憂患意識、生態科學意識、生態價值意識和生態責任意識等幾個方面,這種分解有利於人們的理解,但這還不是生態意識內容的具體解釋。關於生態意識內部的組成成分,可以用其“框架內容”來揭示。

近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廣泛推崇“環境素養”這一概念,國內學者認為美國學者Roth首先提出的環境素養(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其含義與生態意識的含義極為接近。實際上,環境素養可以認為是生態意識的近義詞,Roth提出如何辨認有環境素養的公民,由此提出環境素養的概念,這就是:(1)對整體環境的感知與敏感性;(2)對環境問題了解並具有經驗;(3)具有價值觀及關心環境的情感;(4)具有辨認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 (5)參與各階層解決環境問題的工作。

而Marcinkowski(1990)概括眾多學者的研究,認為環境素養應包含下列含義:

(1)對環境的感知與敏感性。

(2)尊敬自然環境的態度,關心人類對自然的`影響。

(3)瞭解自然系統如何執行的知識,以及社會系統如何幹擾自然系統。

(4)瞭解各種(地方的、地區的、國家的、國際的和全球的)環境相關問題。

(5)能使用第一手或第二手的資訊來源,通過分析、合成和評價環境問題資訊,並根據事實或個人價值觀評價環境問題。

(6)全力投人,主動地、負責地去解決環境問題。

(7)具有補救環境問題的策略知識。

(8)具有技能,發展實施相關策略和制定計劃以補救環境問題。

(9)主動參與各階層的工作以解決環境問題。

上述(1)(3)(4)主要是關於生態意識的認知方面的;而(2)(6)(9)則主要是生態意識的態度表現,或者說表徵著行為方向;(5)(7)(8)則是涉及知識和技能,表徵著行為能力;

同時通過上述解釋,我們發現:在環境素養或生態意識中認知、態度、能力往往是交織在一起而難以分割的,特別是知識和能力。多數學者認可生態意識中必然包含有關於環境及人與自然環境關係的知識,但有人不太願意接受生態意識還包括技能因素,對此,筆者認為,完整的生態意識應該還含有能力因素,這種能力是指處理環境相關問題的能力,當一個人對環境問題有所認知,並具備應該怎麼處理的知識,具備如何去行為、如何去應付、處理的知識,這已經是一種能力,應該包含在生態意識之中。

當然,通常人們習慣於將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認知(包括知識),態度(行為動機)理解為生態意識的主要內容,這種理解也不算錯,這也正是生態意識和環境素養這兩個概念所要表述的側重點不同。但完整的生態意識應該同時包含對環境及其與人的關係的瞭解、領悟,也包含態度、動機等行為指向;還有如何去行為的知識和能力。   這種對環境素養或生態意識的描述,雖不是全面的涵蓋,但提供了一種描述生態意識的方法,我們可以將之稱之為生態意識的框架內容,它使較為抽象的生態意識更可理解。

三、生態意識的特點

1.整體性的“人天關係”

生態意識最大的特點,來源於其所反映的物件的特點,生態意識不是一種”人間關係”的反映,而是反映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或者說人與“天地”關係的“人天意識”,這與反映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政治、法律、道德等社會意識有所不同,這些社會意識更似一種“人間意識”的橫向的分類,而生態意識是一種表徵著人與自然整體關係的整體性意識,類似於宗教意識、科學意識,這都是表徵主體(人類)與客體(自然或“神”)之間的總體關係。生態意識因此更具有覆蓋性、跨時空性,更具有國家、民族、階級、文化的跨越性,對其它社會意識也更具有整體的影響性。

其實,“人天意識”自古就曾經是人們社會意識的總的表徵,古人所謂“天人感應”其實就是講天地自然與人間活動的相互影響和制約,講天時、地利、人和,也是在表述環境、社會、人的互相影響。這種人與自然關係的“人天意識”本來就制約著人間所有政治、法律、道德等等社會意識,然而,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的力量的急劇擴大,大自然被淡忘、被物件化,生態意識長期被淹沒在“人間意識”之中。特別是二十世紀以來,由於我們長期生活在“人間社會”,由於社會面貌的改變、階級的榮衰、甚至民族國家的興亡似乎全在於政治、軍事、經濟力量的變化,我們完全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抑或我們只是將大自然視為人類活動的場所、原料庫、廢料場,以致涉及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意識被淹蓋在種種政治、經濟的思想理念漩渦之中,而不能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意識。

2.獨立性和超越性

現代以來,由於人的力量的爆發式增長,在社會意識的研究探索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的研究散落於道德、政治、法律、等社會意識形式的研究中;學科分工、分析方法(而不是綜合方法)的盛行肢解了人們對人與自然一體性的領悟,以致很長時間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意識已經不再是一種獨立的社會意識。特別在我國,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意識形式的分類只有政治、法律、道德、藝術、等意識形式,所有的關注點都在人類社會內部、人與人之間,而忘卻了人與自然的的關係才是制約人類社會的根本。反映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意識沒有被當做一個具有至關重要意義的相對獨立的社會意識形式來認識研究,相反,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解常常受制於現實政治理念的左右,例如,在“改天換地”的年代,我們相信“人有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在“征服自然”慾念過度膨脹的時代,“天地”被囚禁在人們的政治視域中,幾乎完全成為被動的、可以任意處置物件物,比之於古人的“天人感應”及關於人與自然互動的悟性,我們不能不說這是一種生態意識的退化,而這種退化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態意識的對政治理念的依附。

的確,生態意識具有民族的、文化的甚至階級的差異,生態意識在空間上展現為多樣性,由於具體的生態地理環境的差異、不同環境因素對地域人群的生活、生產影響上的差異,又加之人們文化傳統的差異,最終匯聚成人們對環境有差異的感知、認知和態度,形成獨特的生態意識;然而,另一方面,畢竟自然環境客觀上是沒有國家、民族邊界的,環境的變化和影響是跨民族、跨國界、跨文化的。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種地域的環境變化直接或潛在地會帶來全球的影響,所以環境問題從本質上來說是全球化的,自然環境變化對人們的生活生產影響也是全球化的,從根本上來說,同一時代的人之環境意識、生態意識從趨勢上應該是趨同的,這種趨同應該是超民族、超國家的、超階級的,這就是生態意識的超越性。

3.社會意識具有時間上的開放性、未來性

社會意識不僅在空間上具有超越性,這種超越也表現在時間上,我們稱之為時間上的開放性。

一方面,一種生態意識不僅是當代的社會存在、社會風尚的反照,它也是過去一個社會內部歷史的、文化傳統的繼承,這在中國表現為“人天觀”或“天人觀”,而在西方社會和伊斯蘭國家則表現為人與“神“的關係和互動;

例如,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敬天畏地的民族,與西方生命源於神的“神創論“不同,生命直接源於“天地”自然是眾多中國古代思想家的理念。即使在民間,種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風俗習慣、“風水”觀、敬畏自然的社會禁忌等也是樸素的生態意識的體現,而古人相對與我們的物質生活條件、“社會存在”並不具有現代意義上的“先進”性,但從生態主義角度,這種對自然的態度與理念是先進的,而這種文化傳統正是我們重建現代生態意識的一個重要文化優勢。

另一方面,生態意識在當代的迴歸,主要緣於人類對未來的擔憂,起始於“生態憂患意識”的產生。生態意識在時間上的指向性是非常明顯的,這就是擔憂未來、關心未來、預防未來的壞的可能性的出現。這種鮮明的未來性取向是生態意識不同於政治、法律、道德等“人間意識”的一個重要特徵。

綜上所述,比之於其它“人間化”的社會政治、法律、道德意識,生態意識更具視角的寬廣性、整體性,時間、空間上的超越性。

現代生態意識的覺醒和成長是人類認識能力的一次飛躍,是人類悟性和智慧的昇華。現代生態意識的建立與成熟,必將帶來人類自然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的革命,從總體上影響人類政治、法律、道德等社會意識的變化。

參考文獻:

[1]劉湘溶,論生態意識的構成及其特徵,[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6

[2]王廣新,生態意識、生態潛意識與生態消費,[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3]葉平,環境的哲學與倫理,[M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