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老年性腦血管病的精神護理

才智咖 人氣:2.52W

腦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人的衰老是一個生理髮展的過程,到了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部分器官組織都會出現許多衰老的變化,生理功能逐漸減退。在此基礎上,發生腦血管病,除具有臨床常見的頭暈頭痛、偏癱失語等神經系統症狀外,精神狀態往往出現明顯改變。筆者總結多年的臨床觀察和護理經驗,在此談談個人體會,以供同道參考。

淺談老年性腦血管病的精神護理

1 老年性腦血管病的精神症狀

1.1 急躁易怒。表現為常常無緣無故地愛發脾氣,對常人來說一般的語言和行為,但對這類病人則是較強的刺激。病人可因一點小事而大發雷霆,甚至捶胸頓足。

1.2 表現痴呆,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這類病人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記憶障礙、健忘、表情呆板。輕者對一日內或數日內的事情記憶不清,.重者對日常生活諸事都瞬時即忘。例如:剛倒好的一杯水放到床頭桌上,轉身就找不到水杯放到了。病情嚴重的往往有智慧障礙、計算力和定向力減退等。

1.3 心情頹廢,抑鬱,焦慮。人到老年本身就憂心忡忡,擔心晚年生活沒有依靠,情緒較為低沉,一旦患上腦血管病以後,這種情緒更進一步加重,越發擔心日後的處境,見人就哭,心情悲傷,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會出現自殺的念頭或行為。

1.4 情緒不穩,多疑。病人情緒反覆無常,時而哭鬧,時而傻笑,總是懷疑別人在說他的壞話,或者在譏笑他、欺負他,甚至發展成為被害妄想。

1.5 嚴重的精神障礙。腦血管病人可出現各種型別的精神障礙。大腦前動脈病變,影響額葉供血不足時,精神症狀較為多見,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出現幻覺,妄想,甚至人格改變。

1.6 精神性厭食。個別病人在急性期過後,對自己的疾病過分擔心,覺得自己的病情仍很嚴重,非靠輸液用藥來維持治療和營養不可,故很少進食。時間一長將導致食慾減退、消化功能減退,加之神經反射活動退化,吞嚥肌群互不協調,造成吞嚥障礙,出現噎膈、嗆咳現象。如此諸多因素,都可導致精神性厭食。

2 老年性腦血管病精神症狀的護理要點

2.1 根據病人的心理活動特點和生理變化的特異性,加強語言和精神方面的護理。老年人的焦慮抑鬱情緒較為普遍,護士的語言對病人影響強烈,直接影響病人的病情變化。

親切和藹的態度、藝術性的溫和語言、啟發鼓勵性的詞句,都將使病人消除低沉悲觀和失望的情緒,增強生活信心和戰勝疾病的毅力,從而有利於精神狀態的恢復,同時對配合治療疾病以及恢復肢體功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2 護理措施要以多觀察、多詢問為主。老年人聽話不靈,遇事愛反覆詢問。護士要耐心傾聽,反覆講解,直到病人聽明白為止。在El常生活中要多多關照、尊敬他們,不勉強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嗜好。由於病痛的折磨、住院後環境的改變,病人心理上也發生了變化。自己自憐自棄,又與子女分居,感到孤獨悲傷,因而常出現任性、固執和怪僻的性格,常亂髮脾氣或落淚傷心。護理人員應儘早發現每個病人的心理動態,給予及時的`照顧和安慰,讓他們增添心理上的舒適和樂觀。對行動遲緩、體力衰退、不愛活動的老人,護士要多督促,熱情地協助他們到戶外散步,進行肢體鍛鍊。對不能嚴格遵醫囑配合治療的病人,護士要耐心協助,進行語言指導和訓練,讓病人感受到親人般的關心和愛護,使其密切配合治療甚至主動參與治療,樹立治癒病痛的信心。

2.3 飲食護理。對吞嚥障礙、厭食者,應結合病人飲食反應,採取多樣化飲食,提高食品質量,少食多餐。進食要慢,防止發生嗆咳。進食時讓病人注意力集中,不要思考與進食無關的事情,不要邊看書或邊談話邊進食。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親自餵食,護患之間都要克服急躁心理,護理人員應予以體貼,讓病人慢慢進食,逐漸增加食慾。

2.4 出院指導。出院時勸病人戒菸、戒酒,飲食以清淡為佳,保持情緒穩定、精神愉快,起居有節,避免身心過勞及精神刺激,樹立樂觀的生活態度,利於健康長壽。

總之,針對老午性腦血管病引起的多方面的精神改變,臨床從護理上細心觀察,加強心理、語言、飲食等方面的護理,對提高本病的治癒率,改善和促進預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