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結構的發展方向

才智咖 人氣:1.12W

漢字的結構是朝著什麼方向發展的?對這個問題,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回答:一是音化,一是意化。〔1〕所謂“音化”, 是指在漢字體系裡音符數量由少到多,逐漸佔優勢;而“意化”,則是意符數量由少到多,漸次成為主流。

漢字結構的發展方向

在討論音化或意化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應著眼於作為漢字構成成分的字元。一個字元若要成為某語素的書寫形式或書寫形式的一部分,就要實現字元與語素的結合。結合的道路主要有兩條:一是用字元所示的意義與語素的意義溝通,這叫表意,這種字元增多就叫意化;二是用字元所示的聲音與語素的聲音溝通,這叫表音,這種字元增多就叫音化。由此看來,所謂表音表意,所謂音化意化,是就字元與語素結合的方式來說的,是著眼於字元的。字元與語素的結合,有“初婚”和“再婚”兩種情況。例如甲骨文中的 “日”與語素“日”的結合是“初婚”,而“晴”“馬日”中的“日”與語素“晴”“馬日”的結合都是“再婚”。“初婚”時字元只有形體意義,它與語素只能沿著意義這條道路走到一起;“再婚”時的字元,已有了它最初記錄的語素的音和義,它與新語素結合的途徑就可以有意義和聲音這兩條了。

一個漢字,不論它有幾個字元,也不管這些字元是通過什麼途徑與相應語素結合的,一旦成了語素的書寫形式,它就成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能指”,而相應的語素是“所指”。作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義的,因為語素是音義結合體。因此,說到音化意化時,不能著眼於作為語素書寫符號的漢字。在這一點上,中西文是一樣的。例如我們不能說英文“sun”這個字只有音,而中文“尖”這個字只有義,但可以說“sun”字所使用的字元“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元“小”“大”只表意。

第二,應著眼於漢字字元的實際運用。我們知道,在記錄語言時,一個漢字有時記錄這個語素,有時記錄那個語素;有時表示本義、引申義,有時表示假借義。漢字記錄的語素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不同,漢字所使用的字元表音表意的情況就有所不同。所謂表音、表意,實際上是指在漢字實際運用過程中字元與相應語素的結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創造漢字之時字元與相應語素的結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來”,就其來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運用講,是表音的。當然,這兩者有時是統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當它表示本義時,是表意的;而就其來源說,也是表意的。

縱觀幾千年來漢字發展的歷史,我們發現,漢字的結構依次有三個不盡相同的發展方向,換句話說,漢字結構發展的方向是因時而異的。

一、在完整的漢字體系形成的過程中以及這種體系形成的初期,漢字結構發展的方向是音化。

完整的漢字體系是在原始文字的基礎上形成的,而原始文字(包括文字畫和圖畫字)都是表意的。漢字的文字畫材料,至今還未發現。而圖畫字的材料卻有一些。例如《金文編》843號,是一幅畫,像手裡拿著刀殺豬,它的意思應該是殺豬祭祀祖先。從這類材料來看,圖畫字中已有可以反覆使用的單體符號。這些符號,或者是代表有形事物的,或者是代表概念的。

當漢字完整的體系開始形成時,圖畫字中的許多單體符號被吸收進來;此外人們還仿此創造了許多類似的符號。然而光憑這些表意符號,還不能做到按照詞序無遺漏地記錄語言,這是因為,語言中的許多詞(如虛詞)是無法以形表義的。要想全面地記錄語言,只有走假借的道路。完整的漢字體系形成的過程,就是假借字不斷增加的過程。

漢字完整的體系形成的時間,大約是在夏商之際。殷代距離夏商之際相當近。在殷代的甲骨文裡,假借字佔了74%左右。〔2 〕屬於西周早期的《利簋》銘文,假借字的比重也大抵如此。

這時文字裡假借字的比重如此之大,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在原始漢字裡,可能也有一些假借字,但是其比重肯定很小。與原始漢字比較起來,殷商時代和西周早期文字裡的假借字急劇增加。假借字是由音符構成的,這種字佔大多數,那就是音符佔大多數。這就是說,從原始漢字到殷代甲骨文、西周早期金文,漢字結構的發展方向是音化。

二、從西周時代起,漢字結構的發展方向是音意化。

從用字這個角度來看,自西周時代起,假借字逐漸減少:

西周前期的《大盂鼎》銘文,共有291個字,假借字約70個,約佔總數的24%;西周中期的《史牆盤》銘文,共有284個字,假借字約 60個,約佔20%;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銘文,有497個字,假借字約有70個,佔16%;〔3〕春秋時代的《欒書缶》銘文,共有40個字,假借字5個,佔12%強;戰國時的《鄂君啟節》,總字數164個,假借字3 個,僅佔2%;秦漢時的帛書《老子》乙本共有5500個字,假借字320個,佔6%;帛書《經法》約5000字,假借字320個,也佔6%;現有的《老子》假借字30多個,不足1%;現有的《荀子》首三篇,共有5700 多個字,假借字54個,佔1%弱。

上述統計說明,時代愈晚,假借字越少。

若從造字角度來看,自西周時代起,形聲字迅速增加。甲骨文中的形聲字,僅佔20%左右。自西周時代起,形聲字大量增多。到了春秋時代,形聲字的數量已超過了表意字。秦國的小篆,依據許慎的《說文解字》,共有9353字,形聲字有8057個,佔82%。南宋鄭樵分析過23000多個漢字的結構,結論是形聲字已超過90%。清代的《康熙字典》,形聲字也佔90%。與形聲字在全部漢字中的比重逐漸增大相伴隨,漢字的數量也逐漸上升。漢字的數量和形聲字的比重成正比地增加,說明西周以後增加的新字主要是形聲字。

前面講過,自西周時代起,假借字在全部漢字中的比重逐漸減少,這就是說,西周以後形聲字在運用過程中,基本上是用來表示本義或引申義的。一般說來,當表示本義或引申義時,形聲字中的音符有表音作用,意符有表意作用。

形聲字是由意符和音符構成的,這種字數量逐步增多,也就是音符和意符逐漸增加。這種現象,既不能說是音化,也不能說是意化,而應稱為音意化。

所謂音意化,並不是說音化和意化平列,而是有主有從的。應該說,音化是主要的,而意化是輔助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TAGS:漢字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