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詞在歷史科教紀錄片中的作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3.27W

作為一種電視語言,解說詞在電視紀錄片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近幾年來,隨著《故宮》、《鄭和下西洋》、《復活的軍團》等歷史科教紀錄片的大幅出現,歷史事件的無法完全再現、歷史背景、歷史典故都需通過畫外音進行解釋闡述,解說詞在歷史科教紀錄片中的作用愈發凸顯起來。

解說詞在歷史科教紀錄片中的作用論文

《復活的軍團》作為一部探尋歷史的紀錄片,以考古和歷史為基礎,借鑑故事片的表達方法,通過解說詞與畫面的完美結合,還原了中國歷史上那波瀾壯闊的時代,層層揭示了秦軍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的歷史真相。 在《死生之地》這一集中,全片更是運用實地考察、情景再現等記錄手法以及解說詞與畫面的完美配合,分別介紹了“兵器之利——秦軍軍陳的前鋒”、“威力軍陣——古典時代的殺手鐗”、“泰山壓頂——秦趙長平決戰”三個方面,全面形象的向觀眾們介紹了那支曾經最為強悍的大秦軍隊究竟是如何作戰的。而其充滿歷史性和文學性的解說詞,更是給全片帶來了別樣的風采。

一、補充畫面,挖掘歷史背景

在歷史科教類紀錄片中,單一的畫面內容,往往難以表達畫面背後隱藏的深刻含義和歷史背景,缺乏解說詞,可能會使得觀眾在觀看時產生糊塗之感。“單純的形象畫面,難以揭示形象背後那深刻的時代背景,難以容納那巨大的歷史內涵。” 在《復活的軍團之死生之地》這集的前言部分,通過解說詞的總體概括,簡略的介紹了公元前262年的歷史背景,從而引出長平之戰的歷史事件,完善了電視形象報道。為之後介紹長平之戰中秦趙兩國決戰時慘烈的場景,以及本次戰役所引出的種種疑問奠定了基礎。而此時的電視畫面採用動畫模擬區域地圖的效果。解說詞配以三維動畫的地圖,從而清晰地展示了當時“韓國不降,反而送地給趙國”的歷史事件,表現了當時緊張的政治格局,秦趙兩國的大戰一觸即發的情景。

接著畫面轉換到長平,開始講述長平戰場上,兩軍交戰的歷史場景。雖然是推測“趙軍首先面對的是秦弩兵,緊接著就是秦步兵的衝擊”,但是根據之前對兵馬俑佈局的分析,使得這種推測有了可信度。同時畫面配以古代士兵衝鋒陷陣的場面,使得觀眾更加確信趙軍面對的的的確確是秦軍那樣的佈局。這樣解說詞充分調動了觀眾的再造想象,使他們從無形的畫面上感受到有形東西的存在,充分調動了觀眾的興趣和探索性。

二、連線內容,順利過渡畫面

“從本質意義上講,鏡頭所展示的內容是處於無序狀態的,它們是一些相對隔絕的事件的片段,這種片段式的原始的直觀行為具有敘事的不完整性和意義表達的含混性。” 由於時間、空間的限制,畫面不可能完整的.進行表述,而只能是以一種片段性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這樣就使得紀錄片在創作過程中,必須通過解說詞作為一個紐帶,順暢的連線畫面內容。

在詳細講述長平之戰時,其中運用了一系列的詢問懸念式的解說詞,例如:“長平之戰,秦軍主力在面對象波濤一樣翻滾而來的趙軍時,怎樣發起攻擊?他們的戰鬥隊形是什麼樣的?”這些都使得觀眾緊緊跟隨影片的講述,從而達到吸引觀眾眼球的效果。同時,這樣懸念式的解說詞的設定,對於影片的結構起到了起承轉合的作用,解說詞的講解使影片達到了順利過度轉場的效果,使得觀眾不但沒有因為畫面的剪輯而有跳躍、突兀的感覺,反而產生了合理的邏輯順序。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詢問,為之後講述“秦軍弩兵”的排兵佈陣奠定了基礎。

三、抒發感情,深化主題思想

在講述長平之戰進入到最殘酷的階段時,畫面大部分採用情景再現的手法。被調遣的趙軍士兵被秦軍死死的圍住,將士坐在篝火旁邊無奈而落寞的神情暗示了戰局勝負已定。而解說詞的講述使觀眾才真正的瞭解到當時趙軍絕望的困境。當講到“秦軍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驚恐不安,絕望象瘟疫一樣蔓延” 時,畫面中是一名將士突然間轉頭,顯露出驚恐的眼神,這樣的表情使觀眾不寒而慄,彷彿感受到死亡在一步步向趙軍逼近。通過解說詞與畫面的配合,使觀眾更加形象的深入瞭解到當時的歷史情境,給觀眾更加豐富的感受和更廣闊的思維空間。

在本集最後的片段中,解說詞既運用了概括式、照應式的手法使觀眾瞭解到“長平之戰”對戰國時代的格局產生的巨大影響,同時也照應了本集前言一段中“這是古代戰爭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將決定戰國時代的政治格局。” 從而不僅使本集突出了中心內容和主題思想,還前後呼應,使本集結構完整,從心理角度上讓觀眾得到滿足。

在《復活的軍團之死生之地》這集的解說詞深沉冷靜而又不缺乏激情和文采。時空跨越,但是娓娓道來,內容深入淺出,使本片變得生動形象。在歷史科教紀錄片中,解說詞恰到好處的運用更顯出全片的厚重與大氣。理性和感性的兼備使解說詞在藝術層面上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給觀眾帶來了獨特的審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