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工程專業教學模式探討

才智咖 人氣:2.69W

網路工程專業是一個新興本科專業,發展歷程較短,很多方面亟待完善。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網路工程專業教學模式探討

 摘要:針對地方高校,分析了網路工程專業面臨的困境和MOOC的優勢,提出融合MOOC的網路工程專業教學模式.闡述了師生角色轉變、面向能力的培養以及注重過程性考核等問題.說明引入MOOC對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推動作用,為新形勢下地方高校課程教學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MOOC;網路工程;教學模式;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各類高階專業人才的源泉,將現代資訊技術手段融合於地方高等教育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實現地方高校快速轉型跨越發展.這既是促進地方高校發展的契機,也是地方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而網路工程專業在全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屬於新辦專業,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還有待完善,存在很多問題急需解決[1-3](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規模開放的線上課程,是一種依託網際網路發展起來的新型教育方式.與傳統的網路教育不同的是,MOOC強調教學過程的互動參與和多方位考核,並且由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專家教授提供優質教學資源,將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學習者組織起來建立學習小組進行探討交流[4-5].因此,將MOOC和地方高校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解決地方高校在建設網路工程專業時面臨的困境,為地方高校在面對社會需求人才多樣化和辦學條件與知名本科高校存在差異性的情況下辦出自己的專業特色,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辦法.

一、地方高校網路工程專業的困境

1.1師資力量薄弱

網路工程專業課程的任課教師既需要有紮實的相關理論知識,更要有豐富的網路工程實踐經歷[6],也就是所謂的“雙師型”教師.但地方高校由於網路工程專業開設時間短,大部分教師都不是本專業出身,更談不上與網路工程實際相關的實踐經歷,教師們也是邊學習,邊講授.這種情況下,教師講授的內容理論偏多,不能給學生傳授相關的實踐技能,導致培養的學生無法勝任畢業時的就業崗位.

1.2教學管理鬆散,課程建設遲緩

由於大部分教師對所任課程教學內容不熟悉,因此授課時常常根據教師本人對教材的領會程度進行教學,熟悉的內容多講一些,陌生的內容可能就一帶而過了,授課比較隨意,不能按計劃組織教學.另外,專業課程的設定不太合理,致使課程內容之間的重複和交叉現象嚴重,而各學校的實驗裝置又來自不同廠家,統一的教材和實驗指導書無法滿足授課的需要.教材和實驗指導書難找成為該專業的難題,課程建設的步伐緩慢.

1.3實踐設施裝置不齊全,實踐教學質量不高

網路工程專業工程特色明顯,實踐性強.高校開設該專業一般需要有進行路由與交換、綜合佈線、組網技術、入侵檢測與防火牆、無線網路管理、網路協議分析及網路安全等課程的實驗裝置[7].實驗室的建設投資大、成本高.地方高校由於經費少,購置的實驗裝置有限,部分課程的實驗學生只能分組輪流完成,而部分課程就沒有實驗設施.這種局面導致教師重理論、輕實踐,而該專業實踐課本身難度較大,課前準備知識較多,教師的牴觸心理也比較嚴重,實踐教學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二、網路工程專業課程與MOOC融合分析

專業課程的學習是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基石,要在網路工程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MOOC解決該專業目前面臨的困境,需要分析專業課程的特點.首先,網路工程專業課程對計算機基礎類知識和基本實踐操作要求較高,缺乏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例如:網路協議分析是網路工程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而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必須有C程式設計、編譯原理和計算機網路等專業基礎課的知識,否則如果學生對這些課程的主要知識點掌握不到位,就會導致網路協議分析課程的教學效果很差;其次,網路工程專業課程知識點之間銜接緊密,前面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後面知識點的學習,而且講授的內容很多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學生學習必須緊跟講授的步伐.地方高校要結合MOOC的優勢,構造融合MOOC的網路工程專業教學模式,就要找到MOOC與網路工程專業課程有機結合的方法.目前,高校在課堂教學中引入MOOC的方式主要有單MOOC方式,MOOC為主、課堂講授為輔,課堂講授為主、MOOC為輔3種方式[8].對於地方高校,學生基礎薄弱,採用單MOOC方式,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MOOC學完課程,這很明顯是不合適的.據調查,地方高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大,尤其是對一些比較抽象的課程,完全讓學生自己學習或大部分時間依靠學生自己學習是不現實的.因此,融合MOOC的地方高校網路工程專業教學模式還是應該採取以課堂講授為主、MOOC為輔的方式.地方高校網路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的MOOC學習單元見表1.教師按照知識點組織教學,將一些理論性強、較抽象的知識點歸納出來,凝練出知識點中蘊含的潛在問題,讓學生課下結合MOOC學習,加深理解,課堂上再進行交流探討,徹底解決問題.

三、融合MOOC的網路工程專業教學模式的關鍵問題

網路線上教育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像一些視訊公開課、高校建設的精品課程都屬於線上教育.但以往的這些線上教育方式主要以教師的授課視訊為主,而且一個視訊的時間較長,就像做一次講座,學生很容易疲勞、厭煩[9].而MOOC自誕生以來,以它獨特的優勢逐步取代其他的線上教育方式.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性,學習模式的不受時空限制性,學習環境的開放性以及評價考核的多元性.根據地方高校網路工程專業的現狀,要引入MOOC改善教學效果,逐步形成融合MOOC的教學模式,需要從3個方面入手.

3.1師生角色的轉變

MOOC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它讓學生不再面對一名教師,而是面對全球的教育工作者,學生的學習不再侷限於一個教室之內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場所、時間,授課時間,授課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學習的物件[10].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必須改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需要轉變.教師要由原來的“臺前”轉向“幕後”,將學習的決定權交給學生,學習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發揮引導性作用,告知學生如何利用網路選擇MOOC課程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主動學習.學生從原來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通過MOOC課程的主動學習和線上線下的互動交流,深刻領會知識點.

3.2面向能力培養的教學

地方高校網路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要培養快速適應業界需求的有創新創業能力的網路工程應用型人才,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對於網路工程專業中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引入MOOC後,依然是以本校教師講授為主、MOOC輔助的方式,實踐教學多以團隊合作完成專案的形式進行.針對一個具體的專案,例如:校園網的部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MOOC平臺學到了完成專案必須的一些理論基礎和基本的實踐方法,但並沒有深層次理解實踐的關鍵環節,在學生心中會有很多的疑問,這些問題不斷的驅使學生去主動思考和探討.這樣就強化了學生探索新知和協作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另外,在專案實施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全程指導,及時糾正各小組存在的問題,同時發現學生的優勢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索,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促進了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

3.3注重過程的評價考核

傳統的以理論考試為主的評價考核方式無法真實有效地反映學生對課程的學習過程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MOOC平臺除使用考試這種評價形式外,更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利用社交工具軟體進行師生評價、生生互評、討論交流和作業佈置,並對這些環節打分,最後結合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價學生[11].為此,地方高校應針對網路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其理論部分應用MOOC課程學習並對其評價,而實踐部分根據專案的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給予打分.這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技能掌控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又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結束語

面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勢態,結合MOOC優勢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本文針對地方高校的網路工程專業,分析了面臨的困境和MOOC的優勢,提出了融合MOOC以課堂教學為主、MOOC為輔的教學模式.將對學生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過程性考核評價貫穿於教學的整個過程,彌補了地方高校網路工程專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蕾,孫潤元,劉鵾,等.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網路工程專業實訓教學體系[J].計算機教育,2012(1):79-82

[2]陳代武,彭智朝.地方本科院校網路工程特色專業建設[J].計算機教育,2012(24):33-36

[3]曹介南,徐明,蔣宗禮.網路工程專業方向設定與專業能力構成研究[J].中國大學教育,2012(9):31-34

[4]丁琳,王穎,馬淑萍支撐下的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4(9):30-33

[5]王文禮的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3(2):53-57

[6]曹介南,徐明.高等學校網路工程專業培養方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7]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8]瞿振元.以MOOC發展為契機,促進資訊科技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國高教研究,2014(6):1-4

[9]韓錫斌,葛文雙,周潛,等平臺與典型網路教學平臺的比較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61-68

[10]李紅美,陸國棟,張劍平.後MOOC時期高等學校教學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7

[11]姜藺,韓錫斌,程建鋼s學習者特徵及學習效果分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1):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