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性假設理論基礎上的高校教師管理探究

才智咖 人氣:3.19W

【論文關鍵詞】人性假設理論 “創新人”假設 高校教師

淺析人性假設理論基礎上的高校教師管理探究

【論文摘要】當前,我國高等的發展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高校教師的管理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通過對傳統人性假設理論的反思得出適合高校教師管理的人性假設一創新人假設.構建適應知識時代的高校教師管理對於高校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麥格雷弋曾經指出:在每一個管理決策或者每一項管理措施背後,都必有某些關於人性本質及人.『生行為的假定。在高校教師的管理中把人看成是什麼樣的,會從深層次影響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如何改進和加強高校教師的管理,以適應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我們高校管理者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傳統人性假設理論對高校教師管理的啟示
  
  (一)“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假設是古典家和古典管家關於人性的假設。其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一己的私利,為了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工作就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多數人沒有雄心,願意受到別人的,接受指揮。“經濟人”假設在高校管理中的表現就是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用紀律管理教師。同時注重用物質激勵的方法來激勵教師的積極性。
  
  (二)“社會人”假設
  “社會人”假設是梅奧等人提出來的,其認為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勵不是來源於金錢,而是來源於人的全部社會需要的滿足,包括良好的人際關係,社會地位和成就等。由於革命以及工作合理化的結果,人們更加願意從工作的社會關係中尋找樂趣和意義,員工的工作效率隨著上級能滿足他們社會需求的程度而改變。“社會人“假設對於高校管理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其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放在關心教師和滿足教師的需求上,教師所追求的不再單單是金錢,而是和諧的人際關係。管理者要關心教師的健康和人際關係,重視教師群體的存在和團體獎勵。
  
  (三)“自我實現人”假設
  麥格雷戈在需求層次理論基礎上,提出了Y理論。其基本內容是人一般是勤奮的。並且能夠實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在適當的條件下能夠將自己的目標和組織的目標結合起來,人具備創造力和想象力。在高校管理中要為教師的發展創造一個適宜的工作,這樣就能充分發揮人的潛力和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特點和創造力。在高校管理中要更多的鼓勵參與式管理,要充分的利用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為職工發表意見,提出意見提供渠道,以實現教師的價值。
  
  (四)“複雜人”假設
  埃德加·沙因等人經過長期的研究,認為以往的人性假設只是反映出當時的時代背景,適合某些人和某些場合,有合理的一面,但失於簡單和絕對化。事實上人是複雜的,多變的。複雜人假設理論是主張管理人員根據不同人的不同情況,靈活的採取不同的措施,以實現最佳的管理效果。該理論啟示我們在高校中對教師管理必須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善變,防止現有的管理出現僵化。
  通過以上人性假設理論的概述以及對高校教師管理的啟示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人性假設理論往往是偏重於員工的某一層次的需要,是從不同的層面反映了人性的內容,因此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時又有了一些不合理性,因此借鑑“人性假設”理論中積極的因素對高校教師進行管理,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師管理的效率,推動高校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二、對我國當前高校教師管理的反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事業獲得長足發展,在高校管理教師管理方面,各高校以規範化、科學化為目標,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高校教師管理制度和規範,以規範和約束教師的言行。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管理制度一方面對於高校的正常運作和在教師的規範化管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面在教師管理中出現的業績考察單一化,管理方式化,激勵方式簡單化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到了高校教師管理的深化發展。正如同福斯特所指出的:“當前的一個嚴重失誤,就是它不願關涉真正的教育問題。絕大部分都是借自於商業管理和公司理論。”當前在我國高等教育管理中出現的功利化、行政化、產業化等問題,我們不難發現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在於它們僅僅立足於管理的普遍性和理論“普適性”,而對高等教育管理具體特性的關注不夠,從而做出了錯誤的人性判斷與管理決策。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知識經濟的崛起和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世界進入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一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呼喚知識管理,人性的假設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即提出了“創新人”(或稱“學習人”)的假設。高校教師是具有知識資本,具有現代的科技知識與技能的群體,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主體,原有的“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複雜人”假設都不能順應當前社會發展新的要求,也不利於教師未來的發展。因此我們認為高校教師管理的人性基礎應該是“創新人“假設理論。創新人是指在知識經濟的條件下,人人都有一種想充分發揮自己潛能,實現創新理想並保持持續創新的慾望。創新人假設認為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過持續的創新來發展自己,追求工作上的創意和意義,為了實現創新就需要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並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手段激勵人們不斷地創新;個人的創新和組織的目標實現並不存在著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