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碩士論文:教育管理人性化探析

才智咖 人氣:7.63K

“人性化管理”是一種已為現代社會所普遍認同的管理理念,其核心就是依從人性的特點、按照人的需求來實施管理。據瞭解,許多中國小在推行人性化管理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可謂困惑多多。那麼在教育管理中如何實施人性化管理呢?

教育碩士論文:教育管理人性化探析

一、教師需要人性化管理

(一)校長要嚴於律己, 以身作則作為學校的決策者,校長要堅持嚴於律己, 以身作則,凡是要求教師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禁止教師做的, 自己堅決不做,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教師樹立榜樣。即使看見地上一片紙屑,決策者也要當著師生的面撿起,以此來帶動影響全校師生。決策者要堅持公正無私,不帶偏見地、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教師。特別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評優、評模選優等教師關注的敏感問題上,校長要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其身正,不令而行。實踐證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校長,才能使教職工內心信服而自願接受影響,才能確立起穩固的權威,有效地領導管理好學校。

(二)注重與教師的情感交流管理者要善於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讓教師知道管理層想做什麼,做了什麼。例如,有時管理層為教職工做了許多事情,像改善工作條件、增加生活福利等,但依然有人不滿,視領導的一切工作努力為理所當然,只見不足,不見成績,這很大程度上源於領導與職工間缺乏情感的交流。另外,教師之間的交流也很重要,讓教師相互瞭解彼此的工作性質、特點、成績、困難等,有利於消除教師間因工作性質不同而產生的誤解和隔膜。所以,管理者要努力營造一個學校關心教師、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教師、教師支援領導的融洽環境。

二、學生需要人性化的管理

作為教育管理工作者,怎麼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管理呢

(一)讓學生自主選擇發展的方向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生來到學校是為了自身的發展,是為了學習生存和發展的技能和知識,而不是教育工作者體現自身價值的工具。教師要看學生需要什麼,愛好什麼,讓學生去選擇自己發展的方向,再加以適當的引導。而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固定好方式和方向,強迫學生按照教育工作者的意願去發展。

(二)要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每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教師不能用流水線的方法,把他們變成一模一樣的產品,而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三)要相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教師應當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只是展現的方式或者方面可能不一樣而已。有的學生的優秀展現在學習上面,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好的成績;有的學生的優秀展現在體育方面,在學校的運動會上鋒芒畢露;有的學生的優秀則是展現在勞動技能方面,許多人幹不了的活,他就能做得很好;而有的學生在為人處事方面能展現出自己的特長,對人彬彬有禮,這不都是需要我們誇獎的地方嗎?我們又怎麼能把單一的方面做為我們評價學生的標準呢

(四)選擇正確的管理方法軍隊有軍隊的管理方法,企業有企業的管理方法,同樣學校也有學校的管理方法。在學校管理中,要實現多種方法並存,既要有嚴格的要求,更要寬以待人,既要有批評教育,更要有讚美常識。我國著名教育家周巨集在教育女兒的時候,主要運用了自己所創的“賞識教育” ,這其中並不是沒有嚴格的要求和批評斥責,但嚴格要求和批評斥責在他的教育體系中只起到一個補充和完善的作用,他更多的是對女兒的賞識和讚美,即便是一點微不足道的成績,都會被他讚美一番。正是在這樣的讚美中,他從小失聰的女兒現能像正常人一樣說話;正是這樣的.讚美使他的女兒人性得到充分的昇華:正是在這樣的讚美中,他的女兒最後成了美國劍橋大學的博士生。

(五)正確認識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在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的管理中, 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教育工作者除了用正常的方法引導解決外,更主要的是正確認識這些問題。比如有的學生上課愛說話,有的學生常和人打架等等。這些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認識到,學生處於尚未成熟的階段,他們違反學校紀律,做一些大人看起來出格的事,都在情理之中。

(六)正確認識管理的效果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不像有些事情,做了以後, 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學生學了知識,並不能立刻就把它轉化為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而是要經過長期的消化、轉化、昇華等作用,逐步顯現出來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引導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一種做人的修養、一種生存的信心和能力。

 三、管理者的“人格力量”是學生管理工作人性化的軟體要求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管理者自身高尚的道德、超人的才情、濃厚的學養積澱所形成的人格感召力就顯得特別重要。對於管理人員來說,如果沒有和教師一樣的知識結構和的層次,在管理中就難以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思想狀態難以做出正確的評價,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也難以及時發現,對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服務都不能很準確地把握。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就算“心有餘” ,也是“無力為之” ,因此管理人員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素質、陶冶情操, 從知識水平到做人處事等方面進行改進, 以人格的力量管理學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於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人格、志趣,甚至他們的人生選擇。

當然,要想實實在在地管理好一所學校,學校管理者還必須結合教育發展的實際,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因時、因地、因情地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用著名管理學家陳怡安教授的話說就是要點亮人性的光輝,迴歸生命的價值,共創繁榮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