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歷史個性化教育初探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95W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這次改革將實現我國中國小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歷史性轉變”;“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應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此新課程對課程結構的選擇,課程標準的制定,教學改革的實踐最終將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上。由此可見,個性化教育思想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

國中歷史個性化教育初探教育論文

國中生剛剛進入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了一個大的發展,並且發展迅速。很多心理學家把這段時期稱為“危機期”或“矛盾動盪期”,甚至有人把它比喻為“是波濤洶湧的大海里的一條小船”。隨著生理和智力所發生的一系列特殊變化,國中生在個性發展上也出現了許多新特點:具體表現在自我意識高漲;情緒情感產生矛盾;有時對一些外在力量予以排斥;日常生活以及與父母同伴的關係發生轉變;孤獨,壓抑的心境隨之產生等等。總體來說,國中生個性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不平衡性,極端性或偏執性,消極成分佔很大比例,因此,特別需要父母,教師及社會其他教育力量予以悉心指導和幫助。因此在國中階實踐個性化教育對於國中生的個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當前世界正加快向多極化發展,經濟結構和社會分工日趨複雜化,這對人才培養提出多樣化,個性化的要求。當前現代教育技術日新月異,電腦網路的廣泛應用為受教育個性發展提供了便利。

個性是一個多角度多視野的概念。教育領域內的`個性是與共性相對的概念,包括人的獨特性、主體性、創造性,及社會性。教育學認為人的個性有優劣之分,教育應當發展優良個性轉化不良個性。個性不僅表現在心理層面,並且表現在行為層面。

所謂個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注意學生的差別,承認學生在智力、社會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瞭解其興趣、愛好和特長,並根據社會要求適應其能力水平進行教育,使之得到發展,而反對強求劃一式的教育。

教育史上個性化教育的思想自古就有。早在公元前5世紀,孔子就認為學生“有的長於德性,有的長於言語,有的長於政事,有的長於文學。”西方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助產術”被認為是最早的個性化教學。

當代,更有眾多流派和教育實踐探討了個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了關於個性教育的多元化觀點。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把個性化教學落實在具體的學科、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呢?

首先,國中生對於歷史課的學習有著濃厚興趣,有著旺盛的求知慾,抓住學生旺盛的求知慾,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充分發揮國中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形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揚。

其次,國中歷史教學內容豐富有趣,更貼近學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在加上許多學生在國小階段有了許多歷史知識,只要把已有的知識和學生的求知需求相結合就能實現個性化的教育。

第一,歷史的個性化教學,最終落實在師生雙方的教學活動中。雖然我們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但也要防止由“教師中心”的極端滑向“學生中心”的極端。所以,在實際的“個性化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仍起著科學的聯結活動雙方的關鍵的引導作用。

第二,尊重學生,創設開放的課堂教學情境。教師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確定學生的主體觀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學生個性自由、健康、快樂的發展為宗旨,這一點已為絕大多數的教師認識,故不贅述。同時,教師要努力適應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做好教學的先期準備: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習慣以及家庭生活背景,尤其是學生的歷史學習方面的差異。正所謂:“知其心”才能“救其失”。

第三,培養學生的個性。在以往“應試教育”的桎梏下,我們教師擔心與“教參”、與考試的標準答案不符,所以只能將教參的答案照搬了事,埋沒了自己的思想。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便是解放了教師,倡導教師的素質發展帶動學生的素質發展。作為一名教師要敢於破除陳規陋習,敢於張揚個性,敢於用自己豐富的生活閱歷來詮釋知識,敢於把自己對歷史、對生活的真實想法、真實理解講出了,用教師的個性色彩來鋪就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靈活處理教材、教參和自己的思想認識,不必向以往一樣看權威的眼色、看考試的風向教學,要實事求是地表達出自己的真知灼見。

當然,個性化教育在我國雖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學生個性的培養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艱難的話題,通過對於現狀的分析,我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改革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加強個性教育理論研究,不能把個性教育看作僅僅是發展學生興趣、愛好、特長,個性教育是要在各種實踐活動中,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積極的個性品質。同時,個性化教育的對立面是“劃一性教育”,而不是集體主義教育,個性教育是儘可能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更好地承擔促進社會發展的重任。

2、個性化教育要將學生的個性培養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這裡,學校教育也不僅僅是指課堂教育,還要注重積極的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對廣義的教育活動而言,則必須面向社會開放,不斷從社會中汲取養料,利用社會的各種成果來實施個性化教育。

3、教育者本人要具備良好的個性品質。教師的個性、思想、情感、態度、意志、性格等對受教育者有著示範作用。

4、在民主化基礎上的個性化教育才是平等的教育。因為個性屬於全體學生。在不平等基礎之上的“精英教育”將無異於封建時代的貴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