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碩士論文提綱範文

才智咖 人氣:2.4W

在開始編寫論文之前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提綱摯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教育管理碩士論文提綱,供大家閱讀參考。

教育管理碩士論文提綱範文

論文提綱範例一: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

中文文摘 4-7

目錄 7-8

緒論 8-12

一、選題的背景與緣由 8

二、研究綜述 8-11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1

四、創新與不足之處 11-12

第一章 中學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特點和意義 12-19

一、中學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和內涵 12-15

二、中學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特點 15-17

三、中學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 17-19

第二章 中學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19-29

一、中學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 19-25

二、中學物理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25-26

三、中學物理教師專業發展受限原因分析 26-29

第三章 促進中學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 29-33

一、創造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教師自主發展的意願 29

二、改進教師培訓模式,促進教師全面有效發展 29-30

三、開展各類物理教學實踐活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全面發展 30-31

四、充分發揮教師發展規劃的導向作用,指引教師專業發展 31

五、完善相關政策制度,保障教師專業發展 31-33

結論 33-34

參考文獻 34-38

致謝 38

 論文提綱範例二:

摘要 2-4

ABSTRACT 4-6

1 研究背景 9-18

1.1 問題的提出 9-10

1.2 研究意義 10-11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1-13

1.3.1 研究思路 11

1.3.2 研究內容和重點 11-12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2-13

1.4 文獻綜述 13-18

1.4.1 國內研究現狀 13-15

1.4.2 國外研究現狀 15-18

2 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18-23

2.1 核心概念 18-20

2.1.1 中外合作辦學 18

2.1.2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18-19

2.1.3 中外合作辦學專案 19

2.1.4 質量保障 19-20

2.1.5 內部質量保障 20

2.1.6 外部質量保障 20

2.2 理論基礎 20-23

2.2.1 全面質量管理理論 20-21

2.2.2 目標管理理論 21

2.2.3 過程管理理論 21-23

3 理論框架分析與質量保障現狀分析 23-30

3.1 理論分析框架 23-24

3.2 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分析 24-27

3.2.1 中外合作辦學的發展方向 24-26

3.2.2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具體特點 26-27

3.3 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的現狀分析 27-30

3.3.1 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的發展概況 27-28

3.3.2 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的發展現狀 28-30

4 問卷調查及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30-42

4.1 關於“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內部質量保障調查”的問卷設計 30-31

4.2 調查物件及發放情況 31

4.3 關於問卷的結果統計與分析 31-37

4.4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內部質量保障的主要影響因素 37-42

4.4.1 多元化主體參與 37

4.4.2 外方優質教育資源 37-38

4.4.3 關注學生體驗 38-39

4.4.4 辦學模式 39

4.4.5 中方大學 39-42

5 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政策設計 42-47

5.1 中外合作辦學入口階段 42-44

5.1.1 堅持辦學的合法性 42-43

5.1.2 堅持管理團隊、教師、教育資源的優質性 43

5.1.3 堅持學生錄取的特色性 43-44

5.2 中外合作辦學過程階段 44-45

5.3 中外合作辦學出口階段 45-47

5.3.1 符合雙方共同標準的質量保障體系 45-46

5.3.2 中立統一的質量評價 46-47

附錄 47-52

參考文獻 52-56

後記 56-57

 論文提綱範例三:

摘要 5-6

Abstract 6

導論 9-15

(一) 問題的緣起 9-11

(二) 研究的價值 11

1. 理論方面的價值 11

2. 實踐方面的價值 11

(三) 文獻綜述 11-14

1. 從學校變革的視角來論述學校的共同利益問題 11-12

2. 從教育政策的角度來規範學校管理中的共同利益問題 12-13

3. 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論述學校管理中的共同利益問題 13

4. 已有文獻的不足 13-14

(四) 研究方法 14-15

1. 文獻研究法 14

2. 比較分析法 14-15

一、學校管理中共同利益的理論探究 15-22

(一) 利益與共同利益概念的界定 15-17

1. 利益往往指的是某種好處 15

2. 利益是指主體對於能夠滿足其需要的物件的確認 15-16

3. 利益基於主體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 16-17

(二) 學校管理中共同利益的獨特性 17-19

1. 利益主體的獨特性 17-18

2. 利益客體的獨特性 18

3. 利益中介的獨特性 18-19

(三) 共同利益形成的理論基礎 19-22

1.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共同利益觀 19-20

2. 經濟學中的共同利益觀 20-22

二、學校管理中共同利益實踐異化的表現及成因 22-29

(一) 學校管理中共同利益的實踐異化 22-26

1. 學校管理中共同利益的抽象化 22-23

2. 學校管理中共同利益的特殊化 23-24

3. 學校管理中共同利益的虛無化 24-26

(二) 學校管理中的結構性矛盾與共同利益 26-29

1. 學校管理中的結構性矛盾 26-27

2. 學校管理中共同利益的表現——和諧 27-29

三、學校管理中共同利益的路徑重構 29-39

(一) 迴歸個體原點,重組共同利益觀 29-31

(二) 增進個體耦合,重構校園人的利益認同 31-33

1. 打破利益主體間的保守與隔閡 31

2. 藉由共同實現協調一致、彼此關照 31-32

3. 謀求利益主體間的強認同和強關聯 32-33

(三) 力避各式冒充,完善防範機制 33-35

1. 共同利益的冒充現象 33

2. 積極踐行校園民主 33-34

3. 放棄特權意識,養成服務意識 34-35

(四) 踐行多元共生,養成顧及意識 35-36

1. 踐行共生意蘊的學校管理 35

2. 養成顧及意識和邊界意識 35-36

(五) 供給利益表達渠道,擴充套件維權行為的正當性 36-39

1. 利益表達通暢才能避免截然對立 36-37

2. 重新審視校園人維權的正當性 37-39

結語 39-40

參考文獻 40-44

後記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