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的形成與規律的掌握

才智咖 人氣:2.01W

      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是高中物理基礎知識最重要的內容。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牢固正確的物理概念和準確地掌握物理規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這些年的教學摸索,要使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律,決不是簡單的、被動地從教科書上或教師那裡接受一些概念和規律的條文,而是在學生頭腦深處發生一系列極其深刻,極其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
        1.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感性材料,使學生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規律的基礎
在物理學習中,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物理問題獲得生動而具體的感性認識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所學習的物理問題還沒有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還沒有認清必要的物理現象,教師就急於向學生講解概念和規律,採用“填鴨式”的教學,學生靠灌輸得來的“概念”和“規律”就將是空中樓閣。其實,當學生對教師介紹有關的物理現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較充分的感性認識,而學生自己用已學的知識又無法合理地說明和解釋這些現象與事例時,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慾。例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個身高體壯的大人從你身旁走過,不當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個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個瘦小的小孩,儘管他走得跟那個大人一樣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卻是他。學生便會產生“這究竟為什麼?這到底是什麼?”的探究心理,這種探究心理,這種對學習內容的濃厚興趣,正是學生學習概念掌握規律的內部動機。可見,當我們考慮一個物體的運動效果時,只考慮運動速度是不夠的,還必須把物體的質量考慮進去。物理學上把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物體的動量。
        每一個物理概念和規律都包含著大量的具體事例。在物理教學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具體事例越多越好,為了幫助學生能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我們教師必須精選典型事例,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2.在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進行科學抽象,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這是形成概念,掌握規律的關鍵
        觀察同一個物理現象,不同的學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因為在每一個物理現象中,存在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維的正確方向,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例如,在“馬拉車”的問題上,儘管學生把牛頓第三定律背得滾瓜爛熟,思想上總還認為“馬對車有拉力,車對馬沒拉力”或者“馬對車的拉力大於車對馬的拉力”。學生“最有力的證據”是:反正是馬拉著車向前走,而不是車拉著馬向後退。學生主要是固執地盯住了馬拉車向前走這一直觀的表面現象,而沒有對車,馬的啟動過程以及車,馬與路面之間的作用力做深入細緻的餓分析。
        3.物理概念和規律的鞏固
        3.1理解了概念和規律的標準;檢查學生是否理解了概念和規律,就看他們能否回答“概念和規律是怎樣引出來的?怎樣形成或建立的?內涵和外延是什麼?與其它概念和規律有何關係?”這樣幾個問題。
        3.2編撰適當例題;在概念和規律上容易出錯的地方,編撰適當的例題,變化條件,多方設問。例如,為了鞏固“電場強度”這一概念,可編撰下列一組問題①為什麼說電場中的電場強度反映了電場本身的.力的性質?②在電場中的P點放一個2.0×10-8庫侖的點電荷,它受到的電場力是4×10-10牛頓,P點的場強是多大?假定在P點改放一個8×10-8庫侖的點電荷,P點的場強是多大?如果在P點不放電荷;P點的場強是多大,為什麼?③關於電場強度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由E=F/q可知,電場中某點處的電場強度眼放在該點的檢驗電荷所受的電場力成正比。(B)由E=F/q可知,電場中某點處的電荷所受電場力總是跟電荷電量成正比。(C)放入電場中某點處的電荷所受的電場力越大。則該點處的電場越強。(D)放入電場中某點處的單位電荷所受的電場力越大,則該點處的電場越強。(E)由公式E=F/q可知,E與Q成反比;由公式E=Kq/r2可知,E與q成正比。可見這兩個公式是不相容的。(F)放入電場中某點的檢驗電荷的電量改變時,電場強度也隨之改變;將檢驗電荷拿走,該點的電場強度就是零。

物理概念的形成與規律的掌握

      這些問題很容易把學生對電場強度的模糊認識暴露出來。有的學生硬套公式E=F/q,有的學生則以為“q變F就變,E也隨著變;沒有q,F就不存在,場強也就消失了”。澄清了學生對概念的模糊認識,便會形成正確概念。
        總之,學習一個概念和規律,必須使學生了解它的來龍去脈,最後留在學生頭腦裡的是一幅能夠反映現象之間密切聯絡的、完整的物理圖景,而不是乾巴巴、孤零零的幾句話。

TAGS: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