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興趣化教育的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2.62W

【摘要】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導師,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因素之一。實行興趣化教育在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基礎教育在建國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在興趣化教育這一塊卻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本文將多角度簡析我國未能在基礎教育階段實現興趣化教育的原因,並參考一些已開發國家的教育體制對此提出一些建議。

對我國興趣化教育的思考論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興趣;學生主體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社會對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我國人才供應相對緊缺的矛盾日益突顯,教育的深入改革成為必然。我國自1991年起實行素質教育,興趣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卻未引起國人的足夠的重視。對於我國,興趣化教育在活化教育體制,增加教學模式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國深化興趣教育改革、發展基礎教育的必然選擇。

一、興趣化教育的理解

興趣就是對事物喜愛的情趣,因此興趣化教育是以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或手段,使學生產生對部分學習專案濃厚興趣的誘導式教育模式。這裡所說的興趣化教育包括兩個重點:一市針對於部分學習專案。要求學生全面喜好各個學習專案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行的。要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進行有側重點的.教學,鼓勵他們發展特長。二是誘導式教育。當然,進行誘導式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興趣化教育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寬鬆的學習的平臺,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進行自發有效的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突顯了學生個性,是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環節。《中國中長期教育改革規劃2010-2020》提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實施興趣化教育勢在必行。

二、我國未實現興趣化教育的原因1.主觀原因對於我國的基礎教育,以升學考試為指導的被動式教育仍占主導地位。由於應試壓力,在學生、家長的主動要求下,原有的課程標準被加工成了新的教學大綱。尤其學生在中學階段為升學考試而讀的功利化學習思想在學生中廣泛傳播,依舊高度學術化的教學內容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的應試教育極大束縛了學生、家長及社會各階層的思維,難以認識到興趣對學習的巨大作用,放不下應試。固然素質教育並非不能應試,應試作為一種測量學生知識水平的手段仍可在素質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我們也應意識到它在對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可測量的程度十分有限。對其作用的過分誇大和依賴必將損害興趣化教育乃至整個素質教育的發展。

2.客觀原因

(1)選修課數量嚴重不足。較多的選修課可使學生對選修課的選擇權的得到保障,發揮學生長處,讓學生在厚基礎之後可在自己喜歡的部分學習專案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培養學生個性。美國的中學選修科目多種多樣,僅外語一項,即有拉丁語、德語、法語等多種選修課。且在許多選修課設有榮譽班,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我國中學階段的選修課數量過少,美國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2)必修課學習任務重。必修課學習任務重,課時多是造成許多學習專案無法展開,教育體制僵化,興趣教育難以施行的重要原因。學科專案任務多寡輕重分佈的合理性、學習專案的實用性、靈活性是實現興趣教育的重要前提。(3)教學內容不夠生動豐富。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基礎教育至今仍具有重學術、輕實際、重知識、輕方法的傾向。對學生生存、生活技能等方面的教育遠為不足。美國的學科分為社會學科(與我國的文科相似)、理科、和實科三類,其中實科是與現實生活工作聯絡最緊密的一類學科,包括衛生、工程、個人生存等,主要以選修的形式向學生開放,英國也在白皮書《兒童、教育和我們的未來》中提出學校要向學生提供學習和生活技能在內的視野寬闊、內容均衡的課程。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鑑。(4)高校錄取渠道過少。當前我國高校仍以大學聯考分數作為錄取的主要指標。反映出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成熟。為大學聯考而學,興趣化教育無從談起。

三、對中國關於教育的一些建議

(1)擴寬高校的錄取渠道。我們必須認識到應試在測量人能力等各方面作用的有限性,在大學聯考錄取之外開闢幾條與大學聯考相分離的錄取渠道,如加大保送名額、強化高校自主招生權利(這裡所說的高校自主招生包括根據高校自擬考試的成績招生和根據對學生在學術期刊發表以及在大型比賽中的表現等對學生直接招生)。此外,我們還需繼續深化大學聯考的改革,著重提高大學聯考內容的靈活性,適當新增如口試等的新考法,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考察。(2)減少必修科目的學習任務,增加選修課可選科目數量。《中國中長期教育改革規劃2010-2020》明確指出要把減負落實到中國小全過程。目前我國必修課學習任務重,擠佔選修課或其他活動課的現象比較嚴重。我們應通過削減必修課的學習任務,為選修課及其他活動課騰出時間,並逐漸增加一些如手工製作、個人生存等實用性強的選修課程,讓學生選修有課可選,真正發揮選修課全面提高擴廣學生能力。(3)提高上課模式的靈活性。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借鑑美國。美國的上課模式具有很高的靈活性。他們注意知識授予,更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上課地點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室外。

上課方式可以是討論、室外考察,甚至是做遊戲。這種靈活多變的多元化上課模式將學生置於一種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易於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完成學業後,進行更深入的自習或自覺接受繼續教育的主觀動力,是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在把我國建成一個學習型國家和提高我國國民的綜合素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育部門、一線教師要同社會大眾密切配合,共同致力於我國興趣化教育的實行。

參考文獻

[1]樑建鋒.美國教育[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

[2]鄭文.當代美國教育問題透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3]中國中長期教育規劃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