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與其它活動的關係

才智咖 人氣:3.02W
意識與其它活動的關係
意識心理學 第三節 意識與其它活動的關係
一、活動的分類和活動間的關係。
1、人體活動理論。人體活動理論是動態心理學的支柱。它是討論人體各種活動一般性規律的理論。為了方便以後的討論,我們先簡單說一些活動理論的幾個重要觀點。詳細的討論請參閱動態心理學的《活動理論》一章。
第一、活動的發動理論──需要是活動的發動力。我們在認識的需要是意識活動的發動力一段中有所介紹。
第二、活動能力理論──能力形成的三階段:活動學習階段、積累經驗階段、自動化階段。活動能力形成的這三個階段也可以看作是活動發展的三個水平。
第三、一種新活動生成──試圖理論。我們在意核生成過程中有過介紹。
第四、活動的基本規律──相互作用定律。
第五、活動間關係理論──討論各個活動間相互關係的普遍規律。
2、人體活動的分類。人體的活動是不能分割的。在進行肢體活動時,各種心理活動同時在進行,幫助肢體活動的完成。感覺在幫助檢察肢體活動的情況,記憶在為肢體活動找過去的經驗並積累著現在的經驗,思維在幫助肢體活動制定方案、修改方法、糾正錯誤等。各種心理活動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真正分開進行。
儘管人體的活動是不能分割的。但是為了很好地研究各種活動,我們還是把活動分成各種型別。人體活動可以分成肢體活動、感覺活動、記憶活動、需要活動、情感活動、言語活動、思維活動、意識活動、意志活動等。而且把感覺活動、記憶活動、需要活動、情感活動、言語活動、思維活動、意識活動、意志活動又合稱為心理活動。
在現在通行的心理學(我們稱之為定態心理學)中,對人體活動分類後各活動的獨立功能注意較多,而對各個活動間相互影響注意得較少。比如,西方心理學家對知覺做了很多研究,還進行了大量知覺方面的實驗。但是他們很少討論到這樣一個問題:知覺中很多現象都和記憶有關,知覺是感覺接收的資訊被記憶儲存後產生的,知覺首先是對感覺資訊的記憶,其次是對感覺資訊的簡化,最後是對再次接收到的資訊的識別(無意識狀態的識別)。從這些角度解釋知覺中的各種現象,心理理論就會流暢得多。割裂地對心理現象進行研究、討論,是現在通行的定態心理學致命的缺點。
3、人體活動間的關係。為了能夠從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角度看待各種心理活動,我們要討論活動間的關係。
我們劃分出的活動種類,大多數可以再分解為小活動或操作,在大類活動與小活動間出現一種分解關係。小活動與大類活動間、小活動之間、大類活動之間都可以組合成更大的活動,出現活動間的組合關係。大、小各種活動間都可以相互參與相互作用,又出現相互參與關係。下面我們將介紹各種活動間關係的一些型別,詳細的討論將在動態心理學《活動理論》中進行。
人體的活動之間有相互參與關係,它意味著一種活動不能單獨進行。例如肢體活動不能沒有感覺、記憶、言語、思維、意識等活動的參與。手要拿起玻璃杯,眼要看玻璃杯在哪兒,手的觸覺要觸到玻璃杯。記憶要把拿玻璃杯的動作記下來,或者回憶上次準確拿玻璃杯的動作。如果沒有拿到,思維要考慮這是怎麼回事?怎樣能夠順利地拿到?意識在整個活動中起監視、控制作用,使你知道手在怎樣動,玻璃杯拿到沒拿到。再例如,感覺活動往往也需要肢體活動的協助,眼睛的眼球要靠肢體活動轉動,耳朵要靠肢體活動尋找聲源。感覺獲得的資訊要由記憶儲存下來,經過簡化成為知覺表象。心理活動間的相互參與關係不勝列舉。
活動之間不僅要相互參與,還有更復雜的組合狀態。以上面的劃分出的活動為起點,活動的關係可以按向下和向上兩個方向討論。向下,先把上述的活動分解,再討論分解後的活動間的關係。向上,先把上述活動互相組合,再討論組合後活動的關係。先介紹向下的關係。
4、活動的向下關係。前面分出的每一種活動都可以分解為一些小活動或操作。操作也是一種活動,但它的物件比較單一。在分解後的小活動組合時,其關係又有很多狀態。
TAGS: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