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及英漢翻譯規範化用語的策略

才智咖 人氣:3.08W

漢語應用能力是人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構成人的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漢語及英漢翻譯規範化用語策略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漢語及英漢翻譯規範化用語的策略

 前言

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開始,我們已步入資訊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改變了人們生活習慣的同時,也改變著語言文化和我們的生活狀態。新型傳媒的聘同更是為語言的變革提供了物質基礎及有效保證。美國著名語言學家 E. SAPIR 在他的Language (1921) 一書中指出;“語言的背後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的。”英語作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既與其文化一起產生與發展,同時,也在跨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得以光大並發展。從表面來看,只是詞彙、語言表達方式的豐富和拓展,但是,從深層分析,其實質卻是文化在人類社會進入更加高階的形態的發展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互動,促進了英語語言的發展和變革。上世紀下半葉以來,以計算機為代表的資訊時代引領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知識更新日新月異,資訊科技的廣泛運用,更加加快了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與進步,資訊時代派生出的發明創造在豐富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也促進了語言系統的發展和詞彙的拓展以及表達方式的簡化。漢語中的外來語,尤其是網路語言的出現對現代漢語規範化無疑是一種挑戰和衝擊,對那些自身或其變異對現代漢語的發展有負面影響或者太低階趣味的用詞用語,我們應積極採取嚴格的措施,加以正確引導和規範。

一、樹立法制觀念,完善管理機制,倡導正確的語言觀

1982 年修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2001 年 1 月 1日生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則首次明確規定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以普通話為工作語言的人員作了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並達到相應等級的要求,還規定 《漢語拼音方案》 是拼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工具,從而確立了普通話、規範字和 《漢語拼音方案》 的法律地位和使用範圍。這是我國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工作開始走上法治軌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的標誌。社會各界要知法、守法,語言文字工作職能部門更要加大執法力度,對於以語言文字為主要載體的社會傳媒、影視、報刊、出版機構及教學單位、公務人員以及藉助語言文字使用 (如廣告宣傳、物品包裝等) 以謀取經濟利益的商家企業,一定要嚴格要求,規章配套,認真守法,獎懲分明,以期起到健康良好的社會導向作用。語言文字工作者還應對逐漸融入漢語語言的外來語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討外來語的形成及使用規律,在外來語的日常使用中倡導正確的語言觀,對外來語的發展進行客觀指導,讓外來語中國化,使其有機地融入漢語語言環境,使外來語健康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明確規定了在漢語的日常使用中如何界定繁體字與簡體字、普通話與方言、外來語與規範漢語,但是對於如何在翻譯中形神兼備地表達外來語,怎樣確定外來語融入漢語言規範表達的硬性標準,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採取哪些有效措施才能減少外來語隨意加入漢語口語表達的現象發生,都沒有明確規定,這需要進一步探討和完善。

二、統一審定並規範新詞的翻譯,促進翻譯規範化和統一化

當前,網路外來語作為網路語言中的“舶來品”,是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化和國際化出現並日益增多,以網路媒介為依託而高速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從眾性,因此規範性也難以得到保證,如不大力加強對新詞新語的規範化翻譯,就會出現對新詞新語的濫用亂譯問題。由於缺乏對翻譯的規範化和官方化管理,我國對新興詞彙的翻譯極不統一,音譯、意譯、音譯兼意譯等多種外來語借用手段兼而有之,使交流中出現誤解,造成交流不暢等不便。如上文提到的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 (E. SAPIR) 的在不同的書籍和論文中採用了包括“薩丕爾”、“薩皮爾”和“薩佩爾”等不同版本的中文翻譯。這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我國在外語翻譯統一工作上的漏洞,因此,我國對新詞的官方翻譯結果必須由國家權威部門統一審定並通過網路釋出年度公報的形式呈現,以此規範化新詞的正確翻譯方式。

三、弘揚祖國文化,加強語文教育,正確引導語言的使用,促進漢語健康發展

漢語應用能力是人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構成人的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提高人的語文素質,對促進人們整體素質的形成、發展和發揮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上網族裡,年輕人佔了很大比例,網路語言中用詞、用字的混亂和不規範現象與使用者語文素質低下密切相關。一方面,與網路世界同時誕生和發展成長的“零零後”

在作文中大肆使用不規範的普通話,尤其是網路用語的現象足以引發我們的思考。未成年人在使用語言這一方面的價值判斷尚不明確,需要教師和家長齊心協力加強教育,我們的國家也更需要加強義務教育時期對語言素質的培養,從推廣使用普通話開始,側重未成年人漢語語法體系的建構和使用能力的提升,培養未成年人口語和書面表達時用詞的多樣性,防止其依賴單一的網路用語。另一方面,在大學校園中,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為了避免方言和不同地區的表達方式造成的溝通不暢,大學生往往會選擇使用大家耳熟能詳的網路用語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勢必造成普通話作用的弱化。普通話、規範漢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應將語言文字規範化教育納入素質教育軌道,加強對學生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教育,從根本上保證漢語使用的.精準。在高等教育時期,我們更應當響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號召,堅持推廣和使用規範的普通話,同時各校的文學院和公共語文教研室也應當開設大學語文公共必修課程和其他與中國文學相關的通識選修課,為深化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瞭解祖國不同歷史時期各位作家創作的優秀文學作品中體現的民族精神,為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奠定基礎。另外,我國的語言和文字是我國民族精神和民族歷史的見證,是記錄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載體,我們有義務辯證地看待作為新事物的網路語言,不能全部拿來,而是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網路語言在豐富漢語言的容量和使用範圍等方面發揮正確作用;對於不適合長期存在的不規範表達,它們本身就不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應當減少在日常口語中的頻繁使用。

毋庸置疑,資訊時代中西文化相互滲透和外來詞相互借用豐富了我們的語言和生活,但是過多的使用這種“不洋不中”的詞彙甚至“混撘”的表達方式勢必會對規範的漢語語言造成衝擊。為了滿足現代漢語規範化的發展需要,應加大對網路語言和外來語的研究力度,並採取一系列可行且卓有成效的措施:首先,運用多元化的文化傳播手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教育,如由中央電視臺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就是針對電子資訊時代中的文字基本功薄弱現象而舉辦的,這有利於在增強電視節目的知識性的同時,引導國民從小正確使用漢語、自主學習漢語、在生活中自發鞏固漢語基礎知識;另外,在完善漢語教育的科學性的同時,增加國畫、書法、剪紙等中國文化教育,增強文化歸屬感,培養民族自豪感意識。我國中央和地方的職能部門,特別是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對大、中、國小的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規範化教育,儘可能地規範網路流行語言的使用,規避網路語言對日常溝通交流造成的不利影響,促使現代漢語沿著規範、健康的軌道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金祺.應當肯定“西譯漢化”現象的積極面[J].中國翻譯,1998(1).

[2] 李文中.中國英語與中國式英語[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4).

[3] 秦子華.從“外來語”看社會的進步及各種語言的相互影響[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