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案管理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改革論文

才智咖 人氣:4.71K

2010年6月,教育部啟動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旨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造就一大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型別的工程技術人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以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引入行業企業參與學生培養過程,以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高校劃為高校大學生的培養明確方向:一個高素質的大學生不僅應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還應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培養過程中,要面向用人市場需要為引導,設定教學體系,安排教學內容。

工程專案管理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改革論文

如何設定卓越工程師計劃工程專案管理的教學目標,如何來開展管理資訊系統課程的教學,不能一概而論。在設定有工程專案管理的不同專業中,對工程專案管理要求掌握的側重點不同。有的側重培養工程專案巨集觀管理架構設計和組能力,有的側重培養工程時間、成本和質量管理實務能力,因此在設計工程專案管理的教學模式時,應該針對不同的專業,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本文針對該課程在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設計進行探討。

一、工程專案管理課程內容

(一)工程專案管理課程定位。

工程管理專業是20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之後,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求設立的,是新興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交叉複合型學科,以培養工程師和經濟師為目標,其畢業生能在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專案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複合型、外向型、開拓型的高階管理人才。這一點會在卓越工程師計劃目標的引導下,更為明確,更為突出。

工程專案管理是工程管理專業一門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涉及進度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和安全管理等領域。其主要講授工程專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生認知工程管理專業的敲門磚。通過工程專案管理教學和課程設計,可以培養學生建立工程專案管理的相關概念,掌握工程專案管理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併為進一步學習工程管理、建築施工等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引導學生逐步進入專業領域。其課程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培養質量,因此對於該課程的課程建設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二)工程專案管理內容構成。

工程專案管理涉及的.知識面廣,既包含工程管理知識也包含工程施工組織技術,既要懂管理原理又要懂管理技術,所以在一門課程一本教材中,很難面面俱到將管理資訊系統講得很透徹。目前,大多數工程專案管理教材在內容安排上,總體可分成兩大塊:一是工程專案組織與管理知識點;二是對工程專案管理技術的講解:如進度管理技術、工程成本管理技術、工程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等。不同的教材在內容編寫上,有的側重於前者,有的側重於後者,有的兩者均有突出。不同的專業,對這兩個部分的知識點側重不同。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對於工程管理專業來說,這兩個部分的知識點均是學習重點。既要了解工程專案組織,也要掌握各種不同的工程專案管理技術特點。

二、工程專案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之間重複嚴重。

工程專案管理課程內容豐富,一般包括工程專案組織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質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合同管理、風險管理、資訊管理等。綜合全國工程管理專業教學體系可以得出,這些內容中,各個學校按照不同的側重,會單開相關課程。這樣造成了教學內容與其他課程嚴重重複。究其課程性質來說,工程專案管理課程應該是相關單設課程的基礎,其他單設課程是工程專案管理的深入,這樣的定位,更加有利於老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

(二)課程內容偏於理論化。

課程中有大量的理論性知識點,枯燥、生澀甚至難懂,學生的理解也不深刻。如施工流水節拍,如果教師僅僅從概念上略過,學生根本不懂,但是這些基礎知識點,從學科體系的完整性來說,又不能不介紹。課程很多理論性教學內容看似簡單,但要深入掌握卻較難,學生在上課時感到教學內容不是太難,但一旦實際應用卻發現存在許多問題,不知道如何下手。

(三)教學方式過於傳統。

目前工程專案管理教學模式依舊是以“講授”為主的模式,對於課程中概念的講述,教師的講述一直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這樣可以保證相關概念、原理,方法的系統性。但是,這種授課方法往往效果不佳。教學方式過於傳統也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縱觀國外工程管理教育發達的國家,大多采用了自學、討論探索和實踐型教學模式,而我們工程專案管理實踐教學因課時、實踐場所等各種因素,總體來說是非常欠缺的。

(四)缺乏雙師型師資。

現在高校教師學歷層次要求比較高,基本本科學校都需要博士學位。這些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大都沒有業界經歷,所謂的研究和教學,基本上停留在從課本到課本,由於沒有實踐經歷,即便用一些視訊技術介紹一些案例也因無親身體驗而浮於表面,缺乏生動性和感染力。而社會上不乏社會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管理技術人員,因為學歷層次不夠,無法進入高校工作。聘請的工程實踐導師,也因為各方面驅動力不夠,大都流於形式。培養卓越工程師,需要大量既有理論造詣很深的又有要大量的實踐經驗的教師,更需要高校和業界的理解和支援,以多層次多渠道充實師資隊伍。

三、工程專案管理教學改革

(一)改革的目標。

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對工程專案管理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現代工程建設對管理人員的複合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求更高。經過大量的調研用人單位和畢業生,走訪國內工程管理專業強勢學校之後,我們制定了,以卓越工程師計劃為引導的工程專案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加強工程管理專業學科基本理論的教學,著重關注學科研究的前沿,給學生打好紮實的理論基礎,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形式,使學生準確理解工程專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術,同時著重培養學生工程專案管理的經濟、法律等素養,以適應學生就業。

(二)改革的措施

1、優化課程內容體系。

工程專案管理與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造價等相關課程密切相關。如果講授不同課程的教師都只顧講解所授課程而不注重與其他課程的銜接,可能導致某些內容重複教學。這不僅會造成教師精力的浪費,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效果;反之,如果將這些課程有機結合起來,課程之間相互支撐、合理組織、有序開設,將使學生的學習越來越豐富和輕鬆。

2、採用多種教學方法

(1)理論性知識點採用講解式。

教師系統講授工程專案範圍管理、組織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工程例項的動畫、施工現場圖片等,使教學內容更豐富、生動。在講解方法技術和法規制度時,加強對其產生背景和發展演變的介紹。一則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理論;二則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三則激發他們掌握應用的興趣。

(2)對於有爭議和未定論的問題採用討論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程專案管理領域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有爭議性和熱點問題,對於這類問題,採用引導學生討論。一則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二則為更加貼近社會。

(3)典型案例採用研究教學方法。

課上介紹已經實際發生的典型案例來解釋工程專案中的理論內容,學生課外查閱資料,探究更多案例背景,進行案例分析,製作PPT,上臺講解,增強學生對專案管理知識的理解,並鍛鍊學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

(4)工程現場觀摩。

帶領學生到本市的某些重大專案參觀,增強其對工程專案管理的感性認識。

3、加強課程實踐教學。

面向學校所在地區大型和重點工程專案,面向工程建設管理前沿,開展教學工作,將先進的工程專案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與榮盛雲龍官邸和龍湖春天等專案中擔任管理諮詢和科研工作,指導學生現場實踐,這些工程都成為了學校工程管理專業和工程專案管理課程實踐教學基地。根據學校全面推進校企合作的辦學理念,積極開展工程專案管理領域的校企合作。引入先進企業,創新培養模式,共建教學基地,共同培養專業人才。截至2012年底,學校已先後與蚌埠藍天公司、龍湖春天專案部簽訂協議,共建了實習教學基地。

4、改革課程考核方法。

面對“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目標,改革和優化課程考核體系,改變之前課程閉卷考試的方法,改為開放式考核方法。從考核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改革為學生對知識點運用能力,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目撰寫一篇課程論文,讓學生根據每次上課內容做實踐大作業,一篇好的課程論文和實踐大作業是需要通過觀察、調查等才能寫出來的,其中教師給予和提供觀察、調查的條件和過程指導。

四、結語

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提高工程專案管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厚理論能動手,達到工程師培養標準”的社會需要人才,提出了“立足教學平臺,增加實踐教學為突破口,增強學生綜合素養”的立體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斷摸索總結教學經驗,取得了不俗的教學效果,在後續教學工作中我們還將繼續探索,並與同行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