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服飾圖案紋樣的文化研究

才智咖 人氣:1.12W

摘要:壯族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其服飾圖案文化是壯族文化的精華之處。本文通過了解壯族的歷史以及對壯族服飾圖案紋樣的分類,闡述了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分析了壯族服飾圖案紋樣及色彩的審美意蘊,還通過對比壯族和漢族的婚禮突出強調了壯族尚黑的原因。這樣將有利於我們更好的瞭解壯族的圖案紋樣,更好的瞭解壯族的文化藝術內涵。

壯族服飾圖案紋樣的文化研究

關鍵詞:壯族服飾;文化內涵;圖案紋樣

一、壯族的歷史文化

(1)壯族服飾的演變

早在舊石器晚期,壯族服飾已經出現,考古學家在廣西境內發現了一件粗製的古針。新石期中晚期後,壯族先民已經學會了紡織技術。秦漢以後,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壯族服飾文化也得以變化,由原來的左衽衣演變為短�r、短袂和貫頭衣等。隋唐時期,受漢族先進文化影響,壯族服飾不但出現了性別、職業、等級差異,而且更加註重灌飾美。

(2)壯族服飾的變遷因素

壯民生活的嶺南地區,炎熱多雨,山嶺密集,江河交織。當地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壯民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服裝穿著也就要適應這樣的自然地理環境。服飾除了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外,其歷史交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社會變革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壯族服飾的變遷也受到變革的影響,辛亥革命後,壯族服飾被漢化,實質是服裝迎合文化的發展。

二、壯族服飾圖案紋樣的文化研究

(1)壯族服飾圖案紋樣的文化內涵

壯族是個樂觀豁達的民族,熱愛自然,熱愛生活,他們製作的服飾圖案,寄託了自己美好情感與理想,使其創造出的圖案紋樣成為了她們美好心靈的載體。

(2)壯族服飾圖案紋樣的構成與色彩搭配

壯族服飾圖案紋樣注重區域性與整體的統一關係,要合理的分配佈局圖案紋樣及色彩的位置,以此來表現圖案在壯服中的整體完美性。為了能夠展示出服飾整體的美感,應該主次分明,同時又要注重區域性與整體的協調性,使圖紋富於變化,使服裝整體富有裝飾、充滿活力。還通過其色彩的強烈對比,使服飾更具有節奏感。在服裝上繡上能使節奏明快的冷暖色彩的圖案,色彩鮮亮的同時,又能使其統一於整套服裝之中,充分顯示了壯族人們別具一格的審美見解。

(3)壯族服飾圖案紋樣的審美情感

1、柔·美·靈.壯族服飾的造型、圖案和色彩是運用曲線加以色彩變化所體現出來的。人們把水通過自己的想象簡化成生動的水波紋,然後再把圖案通過連續有韻律的組合到一起,變形生了靈動、富有節奏感的圖案紋樣。如雲氣紋、水波紋等。而龍的紋樣曲捲的龍體,造型就會讓人覺得比較逼真,加上流暢優美的線條,活化了龍的形象。

2、崇尚藍黑的審美情趣.壯族以黑為貴,藍、黑是端莊、肅穆的象徵,因此藍、黑兩色也是壯族傳統服飾中最傳統的顏色。 一是與壯族的自然地理環境有關。由於壯族居住地交通不發達,與外界接觸甚少,加上嶺南的地形環境,壯民便自己從自然中獲取染料,通過自己的勞動得到的果實,形成了壯民偏愛藍、黑衣服的結果。二是與土司制度有關。以色彩標明人物的身份,區分尊卑貴賤,是我國古代色彩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壓迫的'限制,致使壯民只能只能穿藍、黑色衣服。三是與文化有關。在壯族的傳統文化中,黑色是雨神、水神的象徵,是他們對水神、雨神的祈禱和禱告,來得到生命和希望。

三、壯族服飾圖案紋樣內容

(1)花的生殖崇拜

壯族人民生活在氣候較為炎熱的亞熱帶地區,這裡常年溫暖,花繁葉茂,受到自然氣氛的感染,壯民自然會想到把豔麗的花朵運用轉化到自己的生活用品中,以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壯民由於受到花生人的神話傳說的影響,對花的生殖能力產生的強烈的崇拜,認為花生了姆六甲是從花朵裡出來的,創造出了人類。因此壯民祈求繁衍後代的方式就是祭祀花神,以祈求人丁興旺,在服裝中大量運用花的圖案則是表達了壯民渴望人丁興旺的夙願。

(2)魚與水鳥的生殖崇拜崇拜

壯民居住在河網交織,胡澤密佈的地區,壯族先民曾以漁獵為生,魚生殖能力強,魚的這種生機勃勃使壯民對魚產生了崇拜。壯族服飾中常見的圖案也有鳥的形象,在長期的捕魚勞動中,發現水鳥憑藉自身的敏捷,能夠快速捉到魚吃,他們認為水鳥的行為在指導、幫助他們能夠捕獲更得的魚,從而產生了對水鳥的崇拜。而後演變為圖騰崇拜。

四、結語

壯族服飾圖案紋樣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彙集了壯族的傳統文化,蘊含著壯族人民對生活中的美的各個方面的理解和精神的昇華。壯族人民通過他們豐富的想象和巧妙構思,依照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審美需求,對現實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事物進行描繪、提煉、塑造,創造出富有壯族民族特色的圖案,從而達到其在服裝中的審美追求。

參考文獻:

[1]陳麗琴.壯族服飾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黃錦希.雲南壯族服飾圖案暨構成形式的審美研究[D].昆明:雲南藝術學院,2011.

[3]宗靜.圖騰在民族服飾中的特徵研究[D].天津:天津工業大學,2006.

[4]寧清麗.壯錦文化符號的生成與現代重構[D].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