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素質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8W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

創新素質教育論文

任何人只要有興趣,均可加入俱樂部成為部員,俱樂部成員能夠在指導教師的系統化訓練中從大一開始就接受比較完整的教育。這一模式作為正常教學的強有力的輔助環節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自然過渡水平。但是在實際運作當中,各國各校會因各自的情況略有不同。表現在區別方面:法國和德國的起點較高,主要通過公開題目來選拔優等生;美國注重普及面,通過針對個體差異的補齊方法來達到目標[2];日本則是依照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重點培養。興趣俱樂部模式的共同點在於通過學科交叉,人文關懷,寓學於樂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此基礎上設定小比率淘汰機制,可在較大範圍內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因為各成員的知識結構和所學專業不同,在相同興趣小組內,創造活動比較密集,學科交叉更為普遍,交流非常頻繁,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專業教育”的框架而實現“素質教育”,易於各成員能力的快速提升[3]。綜合考察國內外的情況,不難發現:要進行較全面的科學與人文素養教育以及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離不開廣大知識面廣、熱愛教育、有創新思維的教師的積極參與;作為對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的補充或輔助,應該適當地對學生進行較為系統化專業化的講座教育;要結合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題目,設定目標並幫助其實施[4]。針對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要及時交流,及時解決,及時總結。以下就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本科生創新素質教育模式為例進行說明。

二、研究的內容及方法

目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參考國際國內相關高校在此方面的基礎上,積極展開針對大學生的素質和創新素質教育的探討活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創新素質教育所必備的軟硬體環境需求分析與解決策略;(2)創新素質教育在輔助主體教育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3)創新素質教育輔助模式的建立、操作和運營方法。針對上述內容,採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首先,以興趣小組為基本構成單元,調研學院、系、教研室的軟硬體支撐能力和支撐範圍。其次,以軟支撐為主要協調物件,聚集相關科教人員成立課題組,制定建立和推進興趣小組的規範化操作指南。然後,分析學科交叉需求並提出相應的協同攻關機制。

2.以參與創新素質教育興趣小組的本科生為主要物件,由課題組的指導教師調查其知識結構、基礎能力、興趣愛好、目標規劃、思維模式和專注度。將調查結果按照“保證課程教學,提升專業能力,鬆弛培育過程,強化教育結果”的方針提出指導性原則。

3.在興趣小組的執行過程中,詳細記錄所發生的各類狀況,並分析其產生原因。根據分析結果修正操作方式並驗證。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與修正,整理出普適性較強的創新素質教育輔助模式的建立、操作和運營方法。

三、創新素質教育輔助模式概要

依託教育部在985和211院校實時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案為平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和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在學校教務處和學生工作處的指導和推動下,分別進行了以研究課題和應用開發為主要物件的興趣小組。經過多年執行,基本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創新素質教育輔助模式。

1.創新素質教育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1)以興趣為主導的自覺自願原則:對有興趣和生涯/學業規劃的學生,按照其思維活動方式設定培養方法;對無興趣愛好或說不清但又希望提升自己的學生,採取先誘導,後培養的方法。學生進入興趣小組後,有隨時可不提供任何理由而退出的自由。(2)以保證課程教學教育為前提的原則:所有加入興趣小組的成員,必須保證在加入之後的科技創新活動不能影響正常的大學教學活動。如有一門考試成績不及格,指導教師應該建議其退出興趣小組,但是否退出由學生本人決定。(3)以提升綜合能力為主旨的人文關懷型教育原則:科技創新活動應以科學發展規律為指導,結合科學哲學史和現實環境,通過總結歷史時空發展過程的各種經驗和教訓,通過形象的故事教授枯燥的知識,寓教於樂,薰陶學生的創新觀念。(4)以尊重學生主體的探索性活動為原則:由於各學生的知識結構不盡相同,應該遵照循序漸進的方法,允許失敗,但必須找到失敗的真正原因。指導者即便預測到某個過程中潛在的細節性錯誤,在告知學生後,仍要鼓勵他嘗試自己的想法,指導其在失敗中進步。

2.鬆散型興趣小組的建立和執行模式

(1)學校教務處和學生工作處主要引導興趣小組成員積極申報科學研究與創新專案,並對實施結果進行評價。在申報階段,僅以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不設定其他約束性條件,極大地降低了本科生參與科研創新的入門門檻。在結題階段,邀請專家教授組成專案評價團,以創新性為主要評價指標,綜合應用前景和實施過程對每個專案進行綜合評價。(2)各學院、系、教研室主要負責興趣小組的實施過程管理。當參與的學生較多時,協調並敦促相關教師接受培訓和指導後加入指導教師行列,既可解決因指導教師不足的缺陷,又可培養青年教師在專業和教育兩個方面更進一步的提升。關聯比較緊密的系和教研室在實施過程中容易形成團隊,為較大規模的科研活動創造條件。關聯不緊密但是學科間有交叉的專案需要跨學院實施的,由學院進行資源協同。(3)指導教師負責具體的實施過程。具體包括:專案指導與推進,小組內部討論,任務與人員的協調。配合學院、教務處和學生工作處的督導、檢查和評價。在實施過程中,逐步實現了資訊、資料和資源共享,並形成小組成員互派互換的流動制度:當課題任務需要流動時,學生或指導教師均可自由流動。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國際級和省部級的挑戰杯、軟體設計大賽、創新論壇等活動。綜上所述,該模式的特徵體現如下:(1)成立興趣小組,堅持“專業學習”和“能力培養”並重,鼓勵並支援學生在學好專業課之餘,培養創新能力;(2)實施多元改革強實踐,根據認知規律、學科特點、實踐教學自身規律和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推進探究式、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專題講座式多種教育方式,適度控制驗證性實驗,加強設計性、創新性和綜合性實驗,形成多元化和多維化的實踐能力考核體系;(3)培訓青年教師以促進教育質量,舉辦實踐競賽平臺,為興趣小組成員申報創新專案構建或尋找載體

3.輔助教育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

在創新素質教育所必備的軟硬體環境需求分析時,每個學校學院的硬體條件不同,無可複製性,因此我們將重點放在了軟環境構件上。以積極滿足各類學生的需求為宗旨,通過調動指導教師的積極主動性,開展結合實踐再學習活動,基本能夠解決創新素質教育的施教者不足的問題。在解決策略上,積極構建教育環境,通過多年實踐,基本形成了針對各年級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大一為薰陶階段,以瞭解相關研究內容為目標,以參與研究討論為主要形式;大二為實戰入門階段,各成員都有明確的經考證可行的課題任務,以問題為嚮導指引學習方向並定期參與研究進展討論;大三為實戰應用階段,各成員應將各自的課題從實驗階段轉入理論或應用,由此帶來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可通過主導討論後實施的辦法來盡力完成;大四為測試、評價、完善、總結階段,力爭將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產物做明晰的.敘述、分析,論證並給出較為明確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可以實現群策群力。以用導學,學以致用,便於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在興趣小組內對學生專案採用目標設定、實施檢測、學生期望、教師指導等過程控制方式,健全了策略化的執行機制。通過個性化差異教育,不設門檻和天花板,充分發揮學生的熱情和想象力,挖掘其執行力,基本上實現了人人都進步的目標。小組內部各專案之間合作交流融洽、學習研究和創造氛圍濃厚,並且基本上形成了學長幫學弟、強者領引弱者的良好風尚。由於打破了年級和學科壁壘、構建了科技交流平臺,使得學生的視野由教科書進入實際生活,科技素質得到較大的提升。同時,指導學生積極地將自己的研究結果以論文、專利、科技推廣活動的形式展現出來,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參與熱情。在創新素質教育輔助模式的操作和運營上,結合實際情況,實現了資訊資料和資源共享體制,並形成了小組成員自主流動制度。需要注意的是,由此可能產生的智慧財產權劃分問題可能會影響到指導教師的積極性。我們的做法是以科研團隊為劃分、以專案歸屬為基本出發點提前設定規範,具體事務具體合意的方式加以解決。力爭做到:(1)以學生為主體,不設門檻、調動積極性、保證課程教學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接受創新素質教育活動;(2)以指導教師團體為操作者,在指導性原則和規範下從事創新素質教育活動;(3)以學院、系、教研室的縱向支撐在學校的指導性意見和建議下實現橫向聯合支撐創新素質教育活動。

四、結果與討論

表1是近四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和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在該模式下所取得的相關成果。由表1可知,隨著參與教師和本科生的逐年增加,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呈遞增趨勢。六、結束語本研究總結了以前的教訓,梳理目前的經驗,分析國內外相關案例,以我們正在進行的教育輔助模式為基礎查漏補缺,結合實踐來提高理論水平,並期望以獲得的理論知識來指導更具普遍意義的創新素質教育輔助模式。實踐證明:在機制合理並健全的條件下,廣泛的鬆散型興趣小組模式可以作為創新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輔助模式。它可以使學生將所獲得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更廣範圍的實踐活動中,較大幅度地提升創新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