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基礎畢業論文範文

才智咖 人氣:1.31W

導語:關於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需要不斷探索與實踐,實現更好的教學。下面是小編帶來的計算機基礎畢業論文,歡迎閱讀與參考。

計算機基礎畢業論文範文

 論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摘要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在講解電腦科學領域裡“有什麼”的基礎上,探索通過作品設計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完成由“有什麼”到“能做什麼”以及“怎麼做”的昇華,將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化為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大學計算機基礎;作品設計;教學探索

傳統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重點多放在電腦科學領域裡“有什麼”,即二進位制、計算機的軟硬體組成、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作業系統、資料庫、多媒體以及計算機網路,這些內容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傳統的教學以及考核模式把這些內容變成了一個一個的知識點強制灌輸給學生,學生忙於機械記憶以應付考試,而教授這門課程的教師也很無奈,總想在有限的學時內教給學生儘可能多的計算機技能,但最後只能走馬觀花式的授課,因此經常聽到教師抱怨現在的學生不想學習,事實上,大部分學生不是什麼都不想學,只是對於講授的內容不感興趣,純粹的基礎理論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1,2]。很多同學在經歷了背知識點的複習之後,考試結束如果有人問起學到了什麼,經常會說好像什麼也沒學到,原因在於雖然學生上課聽了,知識點記了,實驗課上實驗也做了,但是他們沒有機會使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完成自己真正想做的東西,比如一段搞怪的動畫、一段懷念中學同學的視訊、一個小時候玩過的弱弱的遊戲,給學生一個機會或者說一個要求,讓他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作品,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基礎知識技能的有用之處,並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一作品設計的內容

要想學生將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昇華、內化為一種計算思維能力,需要在“有什麼”的基礎上繼續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體會到計算機“能做什麼”[3],也就是計算機能解決什麼問題。教學實踐中,我們以作品設計作為引導,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技能的熱情。作品設計就是自主學習,經常有老師抱怨課時太少,這個軟體也沒法講,那個軟體也沒法講,可是事實上,學生玩遊戲玩美圖,都是軟體,沒有人教也會用,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大學計算機基礎中除了必要的理論基礎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上講解,還應該混合使用自主學習的模式,即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不講軟體使用的具體操作,僅僅提出一個設計作品的要求,讓學生自由發揮自由完成。我們設計了三個作品,分別是計算機配置單、多媒體作品以及組裝區域網,為了不讓學生疲於應付,而是能夠真正做一個自己想做的作品,並不要求學生全部完成,只要獨立完成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作品,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平時成績,主題沒有限制,必須獨立完成,如果工作量太大,需要合作完成,可以單獨申請。

(一)計算機配置單

計算機硬體組成,是計算機基礎課內容之一,在基本內容講解基礎上,我們設定了一個作品,即一份計算機配置單,引導學生在一定預算之下,通過網路或者DIY配機實體店搜尋當前市場上的計算機配件型號與價錢,比較學習過的各配件效能指標,綜合考慮價效比,完成一份配置單,可以是Word、Excel或者PPT等形式,可以使用資料和圖形分析CPU以及I/O裝置花費比例。

(二)多媒體作品

多媒體部分的主要理論內容是音訊數字化、影象數字化以及視訊和動畫的原理,由於學時限制,沒有時間詳細講解各種軟體的使用,我們嘗試在介紹每種媒體結束後,介紹幾種常用軟體。音訊數字化之後介紹GoldWare,使用這個軟體開啟一首音樂,就可以看到基礎知識部分講的概念,如聲道、採用頻率和量化精度,GoldWare有著強大的編輯音訊檔案的功能,課上舉例擷取音樂的高潮部分作為手機鈴聲。影象數字化之後介紹Photoshop,這個軟體很多同學都用過,介紹摳圖和相片祛痘功能,相片祛痘時,基礎知識中的畫素的概念就會出現了。視訊之後介紹最常見的MovieMaker,製作過程按順序排列影象和視訊,學生可以形象地理解連續的影象播放的含義。動畫之後介紹Flash,展示動畫是如何在一幀一幀之間順序變化。這部分我們設定了一個作品,即多媒體制作,音訊、影象、視訊以及動畫都是可以的,實踐證明這個作品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學生們的主題很多,如家鄉介紹、中學生活回顧、大學生活片段、喜愛的動畫、喜愛的樂隊等等,這些內容都在學生們的精心設計下變成了很好的作品,不僅學生有收穫,老師也對學生的世界有了更多的瞭解。

(三)組建區域網

現在每個學生都用網路,手機上網,計算機上網,但是很多學生不知道大家平時上的網是Internet,除了Internet這種廣域網,還有一種也很有用的網路叫區域網,於是我們設計了一個作品,就是自己在宿舍組建區域網,區域網一旦組建成功,無需花錢上Internet,也可以在宿舍聯網打遊戲,一聽到這個,很多學生真是眼睛發光,這一作品要求使用word或者ppt或者視訊記錄網路組建過程。

二作品設計的益處

(一)學生的收穫

在學生的作品設計過程總結中,可以看到很多同學真實的收穫。物理14級3班的林佳銘同學,在總結中寫到:“老師,我做好啦~!就像你說的,真有成就感!但是我也在使用MovieMaker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1)我發現製作時在右面的預覽時背景音樂與視訊的同步情況和儲存成電影之後的同步情況不同。儲存成電影后背景音樂會比預覽時走得快。本來我昨天都做好了,結果今天發現這個問題後又得重頭做一遍(片中會出現歌詞的文字,需要非常同步才行);(2)視訊效果中的“淡入,從白變起”與“緩慢放大”或“緩慢縮小”一起用的時候會出現bug,具體情況是圖片突然放大或縮小後就不動了。但遇到這種情況把“緩慢放大”或“緩慢縮小”刪除再重新新增就會變得正常,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一開始以為這是偶然情況,可是後來又遇到幾次。”應用化學15級1班馬聰同學,在總結中寫到:“從上個星期天運動會結束一直到現在才做好。雖然很辛苦,但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後還是很高興的`,有一種自豪感,最重要的是從製作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功能,就像在一片森林裡,不斷的發現寶藏,我將會繼續探索,去發現更多寶藏!”課程結束後,也許學生忘了教這門課的老師是誰,忘了背過的知識點,但他們一定會記得自己傾注心血完成的那個作品,記得那個作品背後的基礎知識,這就是在知道“有什麼”的基礎上,完成了“能做什麼”的昇華。

(二)師生的交流

在網路通訊發達的今天,師生之間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交流,學生完成作品的過程,對於學生的答疑、解惑、鼓勵和安慰,就是很好的交流,這種交流不同於一道計算題的講解,這種交流可以瞭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學生的表達方式以及學生遇到問題時的處理方法,在交流過程中多一些瞭解,同時也多一些理解,在對話中引導,在交流中進步,教學相長。教學實踐中,對於這類不同於計算進位制轉換、計算多媒體資料量的作業,學生還是很陌生的,最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畏難,有的學生不斷向老師強調自己基礎差,沒用過計算機,做不了作品設計,對於這類同學我們就是不斷地鼓勵鼓勵再鼓勵,並且在課前展示已經完成的作品,請完成的同學講解基本過程,最後很多同學表示在老師的鼓勵下完成了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作品。

三結束語

在學生完成作品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所有的安裝不了、格式不對、字幕加不了、軟體BUG、無法儲存,在我們看來這一切都是閃著光的,學生遇到的這些就是學習,不僅是計算機知識技能的學習,更是人生中遇到困難解決問題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楊建磊.關於我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4:12-13.

[2]孫淑霞.地方高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4,4:59-62.

[3]陳後金.轉變教育觀念造就知而有識學而善用的優秀人才[J].中國大學教學,2013(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