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浪漫主義的源頭看李白的浪漫主義

才智咖 人氣:2.34W
從浪漫主義的源頭看李白的浪漫主義
    任何文學創作,都離不開對前人文化的繼承,作為浪漫主義最偉大的詩仙李白,對屈原、莊子又是如何繼承的呢?
    一、從積極浪漫主義屈原方面來看李白的浪漫主義
    屈原在楚地原始神話和巫覡、工祝有關宗教活動的基礎上創造了“楚辭”,他的詩歌《九歌》、《招魂》、《離騷》、《天問》等篇,無一不帶著鮮明的神話意識,而在李白的詩歌中,隨處可見神話,即或不是神話,卻也把它當作神話來描寫的情景。比如《古風十九》中寫華山就把華山人格化、神化:“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好一幅優雅縹緲的神女飛天圖。“邀我至雲臺,高揖衛叔卿”,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長期過著遊山玩水、修道煉丹的生活以及對浪漫主義的傳承,使李白經常把道教的神仙傳說融入詩中,神話構成了李白詩歌離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我們進一步研究屈原的浪漫神話。例如《九歌》中詩人敘寫了一系列靈光飛揚的神形象,因相愛而不得相聚的湘江之神,充滿失意而悲哀的“山鬼”,因不能長久地與“美人”聚合而煩惱的河伯……顯然這一系列的自然神中隱含著一個重要的文化心理,即“萬物有靈”。
    既然萬物是有靈的,大自然是有靈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則應為“天人合一”,人生最大的自由莫過於迴歸自然。李白對大自然的那種無比的熱愛,其實質即是他天人合一生命觀的一種表現。大自然中,最神奇、最為一個道教徒(李白)所重視的應該算明月了,李白的筆下,幾乎隨處可見明月的意向。“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三個生命體,明月、形體、影子,它們融洽相處得那樣親切自然;“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把我的愁心託付給親愛的朋友明月、長風,明月與長風和作者融洽無間、天人合一,李白的性靈融合在自然之中,與月一體,與風一體,明月即李白,長風即李白,高山即李白,流水即李白。
    從“萬物有靈”的角度看,從“迴歸自然”的角度看,李白的生命是整個宇宙。 
迴歸自然,我記得古代有一句表現迴歸自然的話——“日月星辰胸中走”,如果李白就是整個宇宙的話,那麼,從這個視點出發,我們去體味李白浪漫主義那雄奇的誇張,“疑是銀河落九天”、“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白髮三千丈”、“黃河之水天上來”、“與爾同銷萬古愁”等一系列突破時間的、空間的、現實的、理性的思維障礙的誇張,那又有什麼奇特的呢?而西方文藝所說的“三個大”又有何難呢?
    二、從消極浪漫主義莊子方面來看李白的浪漫主義
    追求與大自然神祕的契合,反對用理性的思維讓人與自然分離,這一點是李白和所有浪漫主義詩人、文學家共同具備的,他們都具有強烈的宇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