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框架構建分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1.84W

1、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地理教學框架構建分析論文

高中地理教學對國中教學內容進行深化,對國中教學目標進行提升,對學生的要求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在該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豐富學生的知識。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有效性效果較差,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缺乏教學框架引導。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沒有對學生在國中養成的不良學習習慣進行糾正,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幅降低。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高中地理教學框架認識引導,沒有對學生進行高中地理學習系統性講解,導致學生在解題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思維定式,不能靈活變通,阻礙學生地理思維的培養。第二,缺乏系統教學框架。高中地理學習與國中地理學習在學習內容、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本質性的差異。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沒有系統的構建教學框架,導致學生仍舊依照國中教學框架學習,造成學生學習效果事倍功半。缺乏完善的教學框架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從下手,造成學生對教學內容認識、學習方法認識、學習重點認識等出現偏差,導致學生無法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這對學生地理學科的學習嚴重的影響。

2、高中地理教學框架構建操作

2.1提高框架構建認知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首先對糾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學習方法及學習習慣,要對學生進行框架式結構教學教育,提高學生對框架式結構教學操作的瞭解和認識。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前對本章節的框架結構進行講解,對框架內容體系進行分析,確保學生初步建立課堂教學體系,加深印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生動簡單的例子讓學生了解框架構建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框架系統建立的重視。例如,教師在“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內容框架設定為能量來源(太陽)—活動型別(太陽)—造成影響(對地球)。

2.2明確高中地理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作為高中地理教學框架構建的.基礎,對教學的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框架構建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師依據新課標教學大綱要求,對教學課程標準及課程要求深入研究,依照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要依照教學要求及學生需求,將人性化理念應用到教學目標設定過程中,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地方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設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對成績較好的學生設定較高目標,對學生知識進行拓展。可以要求學生除進行常規地方時概念、計算教學,完成基礎計算後,再做一些練習冊上具有難度的練習題;可以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設定基礎目標,要求學生在常規教課的基礎上進行基礎知識鞏固,讓學生做一些基礎練習題。

2.3對教學內容進行框架提煉

在進行框架構建教學內容選取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地理教學主幹知識進行梳理,對主幹知識進行框架豐富及框架結構設計,完成對框架構建的初步操作。教師要在框架構建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對高中地理主幹知識加以拓展,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充實感,降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枯燥、消極現象。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學生以綱帶目,對教學中的邏輯關係、邏輯順序進一步明確,對教學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層層構建、層層遞進,提高學生的系統知識梳理效果。例如,在進行《區域和區域差異》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將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作為系統內容框架,對三大系統的季風氣候、海拔高度、氣溫狀況等進行分析。通過三者相同的細化內容框架進行相似教學,降低學生對三大區域特色記憶的難度。

2.4豐富框架構建中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實施的途徑,直接影響高中地理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框架構建過程中要有效運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適當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對地理框架結構構建的立體感,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感知效果。三維畫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對立體地理形象的記憶,對學生學習具有非常好的輔助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地理小活動、地理製作、建立表格等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實現對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進行“地球運動時區與區時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製作時區、日界線轉盤增強學生對時區和區時計算的掌握效果。

2.5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

完成教學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質量評價,對學生對教學框架建立效果、對教學內容瞭解狀況、對教學方法掌握效果、對習題的解決效果等作出全面評價。教師要根據學生在上述內容中存在的問題完善教學操作,消除教學框架中存在的不足。與此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對教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無法理解的方面向教師說明,鼓勵學生對教學優化方案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問題及學生建議對教學做出調整,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結語

高中地理教學框架構建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設定教學框架。教師要根據學生對高中地理的認知狀況,對教學框架認知教學合理分析,對教學框架體系建立細化,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這對我國地理教學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