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文化傳統中愛情詩的象徵意義

才智咖 人氣:2.25W

[摘要]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不僅起源較早,而且內容豐富,尤其以抒情詩表現最為突出,其中的愛情詩又具有著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文化作用,即以愛情為表面主題,而其內在的深層含義上,則表達了詩人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並且這種表現手法已經形成了傳統,形成中國抒情詩歌具有的獨特的文化精神。

關於中國文化傳統中愛情詩的象徵意義

[關鍵詞]愛情詩;理想;文化精神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占主導地位,儒家精神一直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那種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一直成為中華民族人格精神的象徵,而這種精神的表述,也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獨特的表述方式,即形式上以愛情詩為表現主題,而其內在精神上則更加深刻地作家的思想情感和政治理想。

一、愛情詩象徵意義的淵源

愛情詩具有象徵意味,其淵源恐怕要追溯到《詩經·蒹葭》。人們對它的主題,很早就產生了懷疑,尤其南宋的朱熹,就已經認為其詩“言秋雨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而非《毛詩序》稱“《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陳子展《詩經直解》評之曰:“《葭》,詩人自道思見秋水伊人,而終不得見之詩。黃中鬆雲‘細玩所謂二字,意中之人難向人說,而在水一方,亦想象之詞。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跡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詩人之旨甚遠,固執以求之抑又遠矣。’詩境頗似象徵意義,而含有神祕意味。”就詩歌所營造的氛圍講,描寫一個秋風蕭瑟,景色蒼涼的秋天氣象,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一個“宛”字,道出了詩歌所表達的意象,是否真有一位戀人就在水中央呢,詩中表達了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悵情緒,後人以為此詩有神祕意味,恐怕正在於此。這就使本詩有了多重的含義和象徵。從表層上看,它的確像一首愛情詩,說戀人沿著河岸上下尋找而終不能相遇。而它的不確定性(或不確指性),我們又可以認為他就是世人所追尋的某種理想,某種情緒,乃至人的某種生存境況。詩歌所營造的氛圍是:悽清、空曠、孤獨、寥廓的景象,彷彿可以想象得到就有一個人沿著河岸徘徊,不斷地追索但又無助的孤單和落寞。

二、象徵的特點

象徵,從來都是不能就字面表層含義來理解的文學表現手法,我們所要追尋的是它背後所隱藏的更深刻的文化內涵。這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它往往和詩人的人生理想、政治生命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從《蒹葭》開始,古人就已經指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治國,而賢德之人離開,又尋求卻不能得到的惆悵。當然這種解釋後人已經產生了懷疑,但倘若我們把它定格在主客雙方有所依戀,但終不能相遇、相知這一層含義上,這就和後來的許多文學作品所表達的文化精神有密切關係了。

由此我們就想到了屈原,他正是這一文化傳統的繼承者,他的很多詩歌都表達了這一主題,以《山鬼》為例,在象徵意義上要比《蒹葭》明確得多,表達了賢臣不能和明主相遇,以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美政),從而表達出詩人孤獨、失望、無助的心情。在表現手法上也更加繁複、絢麗,極力地渲染山鬼這一美好的形象,穿戴、衣著,乃至於她的微笑,都是如此令人心悅暢懷,但結果卻是人神不能相遇(相悅),最終不得不分手,表達了屈原在政治上不能實現自己的報復,極度悲觀、失望的情緒。而在《離騷》當中,這一手法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如果說《蒹葭》中的伊人(美人)還是一個模糊的形象的話,那麼到了《離騷》、《山鬼》中就越來越清晰、具體。比如說,和屈原的《山鬼》相比較,曹植不僅刻畫了洛神的衣著穿戴,而且更具體地刻畫了她的聲音、容貌“:穠纖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連娟;丹脣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豔逸,儀靜體閒。“”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聳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詞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她活生生就是一個人間美女。詩人如此繁複地描寫洛水神女,極力地鋪排,她的美貌、她的姣好,就在於突出神女的美好、完美。

但詩人的筆鋒急轉直下,就是這樣一個美人,詩人終究無法得到。“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人神終難相遇,久絕於世,於此,使人倍感失望“,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象,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僕伕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筞,悵盤桓而不能去。”此一節描寫與《蒹葭》有極其相似的地方,尤其浮長川上下追尋的描繪,簡直就是《蒹葭》的翻版。後人以為曹植作此賦的目的,是為思念甄妃。但是詩歌只有一層含義,恐無長久的生命力;人們更多的以為《洛神賦》是藉助於神女的形象,表達出詩人自身不被理解,不能得信於君王,悵恨韶華已逝,抱負不得施展的'苦悶、失落的情懷;“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其情感和屈原又何其相似,只不過是一悲壯,一個更低婉罷了。

所以我認為,由《詩經·蒹葭》開始,開創以愛情詩為表現手法,而其內在底蘊上,則更加豐富曲折地表達了作家的政治理想、人生信念。這一傳統在後來的文人中被廣泛運用,諸如唐詩———李商隱的《無題》,宋詞等,莫不如是。

三、文化意義

以愛情為題材,來抒發詩人的理想,代表了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一種創作風格。它是某種難以言表、欲罷不能的情況下,所採用的一種“不得不”的表達手段。而實質上也正表現了詩人所處的困境,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困境。它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的生活處境,時代以及詩人與時代的關係。

在許多這樣的文學作品中,詩人所營造的氛圍大多都是悽清、悠遠、寥曠,從而反襯出抒情主人公的孤獨、迷惘和失意,並最終暗示了詩人理想的破滅,具有強烈的悲劇色彩。這正是中國文化史上,那些具有正直的品格,積極向上奮取的有識之士,他們的悲劇人生的寫照,並以這一手法,記錄了中國歷史長河中政治文化的一個側面,一個時代的縮影。以至於到了現代,這種以愛情為象徵,表現詩人政治理念的藝術手法,一直得以延續。典型的如被稱為“雨巷詩人”的戴望舒

所寫的《雨巷》,同樣描寫了一位孤高、迷離、愁怨的姑娘,不斷地彷徨在雨巷;她象徵了詩人美好而又崇高的理想,這理想如此完美,像雨中的少女一樣純潔、高雅,不與世俗合汙;也正因為此,她太完美,難以接近,這理想終究難以實現,其實這也正表現出大革命時期,一代知識分子的苦悶與彷徨。

詩人的這種表現手法,鮮明地繼承了從《詩經》、《楚辭》以來中國文化傳統中愛情詩的象徵傳統,都是在社會動盪不安中尋找精神出路,彷徨無助的苦悶的精神世界。但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這種具有悲劇性的人物,在社會歷史變化中積極思索,不斷追求的精神,因而,它更從相反的方面讓我們看到,歷代的文化精英們所具有的偉大人格魅力和思想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啟迪著後來人不斷地沿著這條道路,繼續探索人類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劉鬆來.詩經三百首詳註[M].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3]聶石樵注.楚辭新注[M].商務印書館,2004.

[4]於菲主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