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小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5W

化學是什麼? 化學是與生活聯絡極為密切的學科之一,隨著化學的發展,生活中一些奧祕也逐漸被揭示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實驗小論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化學實驗小論文

化學實驗小論文篇一

溶液溶解度的探究

上週,我們已經學完第九單元《溶液》課程的全部內容,在回顧單元知識的過程中,我著重回憶對溶解的加深理解,記得課後還曾經向劉老師求教空氣和合金也是溶液,也有溶解度的概念,劉老師還在課上告訴我們一些溶液的形成和物質溶解時伴隨著吸熱和放熱現象等等。為了深入理解溶液溶解度的概念,我和同學利用假日期間,通過做化學小實驗來探究物質能不能無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某種溶劑中,即溶解度的知識點。

我們在1月2日中午(室外溫度13度左右)的情況下,做有關溶解度實驗。

首先將超市購買的精製250克食用鹽均勻分成5份,每份50克;

其次,將超市購買的550mL的農夫礦泉水緩緩倒入奶鍋內,防止水濺出;

第三步,略微加熱裝有礦泉水的奶鍋,並用筷子攪拌均勻後,用甩至0度的體溫計測量奶鍋內的礦泉水溫度,為19度。隨後加入1份50克的食鹽,攪拌後全部融化。

第四步,再加50克的食鹽,攪拌後仍能全部融化。 第五步,再加第3份50克的食鹽,攪拌後觀察,發現鍋底有少量食鹽未能溶解。

這時,我們查閱相關資料,得知“在20°C時,食鹽的溶解度為36g”,我們計算550毫升的礦泉水約為550克,在20°C

時可最多溶解146克的食鹽。 因而,我們分析,此時奶鍋裡的溶液應為飽和溶液。 第六步,我們將奶鍋裡的溶液加熱,一會兒,發現,沉澱鍋底生物少量食鹽不見了,因此,判定,此時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說明溶解度與溫度相關,隨著溫度升高,溶解度變大。 第七步,將熱的奶鍋放在室外(10度左右)1小時候後,觀察,奶鍋裡又有少量的食鹽沉澱物出現,說明溶解度與溫度相關,隨著溫度降低,溶解度變小。 通過這次實驗,我們進一步理解了以下幾個知識點:

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裡,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裡,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3、將溶液加熱(升溫)可以使溶液由飽和狀態變成不飽和狀態,將溶液冷卻(降溫)可以使溶液由不飽和狀態變成飽和狀態。

九年級學生化學小論文 剛升入九年級的同學,要增學一門新的基礎自然科學--化學。 怎樣才能學好化學這門功課呢?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起好步,以後學習起來就比較順利。為此,筆者在此談幾點自己指導九年級學生學習化學的做法,僅供同行們參考、補充和指正。

1.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它是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化學家的化學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成就,它編入了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的基本型別、無機物的分類及相互間的關係等知識;它充滿了唯物辯證法原理和內容,它介紹了許多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他們對事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學風。化學對工農業生產、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的衣、食、注行樣樣離不開化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通過化學課的學習,要掌握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學會動手做實驗的能力,為今後搞科學實驗打下基礎。 因此,通過國中化學課的學習,九年級學生不僅能學到國中階段的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中外化學家的愛國主義思想、行為和對科學的不斷進娶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科學態度及嚴謹學風的教育,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今後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學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化學實驗小論文篇二

化學是什麼? 化學是與生活聯絡極為密切的學科之一,隨著化學的發展,生活中一些奧祕也逐漸被揭示。生活中隨處可見化學知識,化學課本也常涉及生活。化學充斥著我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就拿食物來說,什麼食物能吃,什麼食物不能吃,什麼食物和什麼食物混著吃能把營養最大化,什麼食物與生命食物混著吃會產生毒素等等……..

化學創造了人類發展的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其生產的藥物,極大地延長了人類的平均壽命,在以前人類得病之後無法生產出 適合這種病狀的藥物導致人類壽命比之現在大大減少,而現在這樣的問題已經不用擔心。如果沒有合成纖維的化學技術,那世界上大多數人就要挨凍了,因為有限的天然纖維根本就不夠用。我國1995年的化學纖維產量為330萬噸,其中90%是合成纖維。 何況純棉純毛等天然纖維也是棉花、羊毛經化學處理製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膠,少了合成橡膠,世界上60億人口又有多少億人要穿草鞋過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繽紛的亮麗風景線。所謂“豐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續的保證。沒有了化學,就沒了保證。

再看我們住的房子,石灰、水泥、鋼筋,窗戶上的鋁合金、玻璃、塑料等材料,哪件不是化學制品?離得了鋁合金的木製的窗戶,也離不開化學制品油漆;就算不用玻璃吧,像一些貧窮人家用的尼龍布甚或用的報紙,不是化學制品又是什麼?還有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香皂、化妝品、清潔用品等等無一不跟化學沾邊,都是化學制劑。

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不僅僅如此,還有水體富營養化,核汙染、工業三廢的不合理排放,光化學煙霧,沙塵暴等許許多多的環境問題,對此我們更應該提倡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有更好的生活棲息地--地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迫在眉捷,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不要讓我們的地球再受到更加嚴重的精神創傷。

出了門,我們踏在水泥鋪成的街道上,看到的是鋼筋水泥做的高樓大廈,用以代步的是各種塑料、橡膠、玻璃以及各種合金做的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還離不開汽油、柴油,各種汽油新增劑、防凍劑和各種潤滑油。如此種種,都是

化學制品。現代人類根本無法離開人造化學品,我們每天24小時都被人造化學品所包圍著

算經濟帳 更要算生態帳,據1996年到1996年的粗略估算,我國酸雨汙染較為嚴重的江蘇、浙江、安徽等11個南方省區,因森林木材蓄積量減少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40億元。其中,四川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積最為嚴重,佔有林地面積近32%,森林死亡面積佔5.7%;川貴兩省按15年計算損失木材約630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30億元。廣東、廣西森林受到酸雨及二氧化硫複合汙染也很普遍。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北方如山西侯馬、京津、遼寧丹東、吉林圖們等地也出現了酸雨。損失木材僅是算經濟帳。據日、美所做的測算,森林生態功能的經濟價值佔總經濟價值的90%,雲南省林業調查隊對全省森林進行的同類測算值為94%。專家們說,由森林破壞導致

化學制造了化肥。化肥等提高了糧食產量,解決了糧食問題。以前糧食產量不高, 加之中國人口膨脹嚴重, 溫飽問題根本無法得到解決, 但化學的應用改變了一切, 人們利用化學生產化肥,利用化學生產農藥,消滅害蟲,大大地提高了糧食的產 量。“民以食為天”,我們吃的糧食離不開化肥、農藥這些化學制品。1909年哈伯發明的合成氨技術使世界糧食翻倍,如果沒有他發明的'這個化學技術,那麼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溫飽,那麼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臨危機了。加工製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離不開各種食品新增劑,如甜味劑、防腐劑、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學合成方法或化學分離方法制成的。化學元素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身體機能,鈣元素是骨骼生長不可缺少的 物質,鋁元素在醫藥生產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化學對人類的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

當然以上說的都是化學的利,凡是都有雙面性,有利就有弊。化學給生命帶啦的危害也是非常巨大。

化學元素在利用不當的時候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 例如經常喝鋁鹽淨化過的水,吃含鋁鹽的食物,如油條、粉絲、涼粉、油餅、易位罐裝的軟飲料等,或是 經常食用鋁製炊具炒出的飯菜,都會使人的攝鋁量增加,從而影響腦細胞功能, 導致記憶力下降,思維能力遲鈍。

化學造成環境汙染,例如酸雨。酸雨導致水體的酸化會對水中生物的食物鏈產生影響,還會將多種有毒 的金屬元素遷移到水環境中。人類食用水環境

中的生物是有毒物質在人體內集 聚,從而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影響。 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 20%,特別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遊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佔3%,年增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塑料在垃圾中佔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由於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汙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體。“白色汙染”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某些化學品對人體的危害也很巨大。例 如它能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呼吸時空氣中的化學品以氣體或小顆粒的形式進入肺這些 物質滯留在肺裡或從肺部被收到血液中都會產生 有害影響。 各種新興病菌不斷出現,很多病菌的殺傷力已經遠遠超過以前的病菌的破壞力.這是由於醫藥科技的迅速發展加快了病毒的變種.以至於科技的發展速度已經跟不上病毒的變種速度.或許有一天人類會滅亡於某一場大的瘟疫。

化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對人類有重大意義,跟生活有很大關係。誠然我們看到化 學對於我們整個人類的健康與發展有著補課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與此同時, 我們也要看到化 學在某種途徑上對人類的健康也產生了負面作用。化學對人類的健康和生活就是一把雙刃劍,只是看我們是拿這把劍殺人呢?還是削蘋果。很通俗又毫無文采的比喻,但深入去想確實如此。

TAGS: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