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5.48K

一、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點

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中、德兩國雖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細節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但是從它的巨集觀方面看,還是存在著很多相同點.

1.政治性、階級性

兩個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為了穩定其政權統治,是國實現意識形態的手段.橫向對比兩個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目標,內容上,兩者都對國家目標、國家任務有很好的體現,也都是為國家目標和國家任務在服務.不管是我國的“四有新人”建設,還是德國的自由公民培養,都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鮮明的階級性.

2.道德教育是主題

統治階級為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需要通過道德教育來向公民灌輸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並將道德意識轉化為公民的道德品質,進而服務於統治階級.兩國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都提出:學生只有具備高尚的品德素質,才可以適應目前社會進步發展所需要的基本道德修養.因此,社會穩定和進步的前提是道德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不管是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德國的公民教育都有了新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心理教育逐漸得到教育者的重視.在經濟、政治發展迅速的今天,廣大青少年在面對許多社會情況和人際關係的問題時,會出現很多心理方面的困惑,這極大地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程序.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問題,也只有將心理教育融合進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4.都重視校園生活的輔助性教育

中、德兩國都注重鼓勵學生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去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培養他們的協作精神.學生通過參加社團活動、支教活動、義務勞動、校園文化建設等活動,不但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生活,而且對大學生政治素養的提高,人格健全的培養意義深遠.

二、德國高校的意識形態教育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為了能更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被學生所接納,我們應該取長補短,吸取國外在這方面做得好的經驗,從而使這套體系更加完善.

1.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結合,加強隱性教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我國高校對傳統的灌輸式教育進行了改革,但效果並不是特別突出.對此,我們理應借鑑德國的有益經驗,在開展意識形態的過程中應多采用隱性滲透的方法,運用多樣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要求和目標滲透到他們的生活、學習中,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除此,還要注重社會和家庭的隱性教育,目前我們社會上所提倡的“正能量”就是很好的隱性教育,它引導人們擁有積極地人生態度,鼓勵人們正確的面對困難,並克服困難.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我國的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卻比較缺失,大多數的家長過多的依賴學校的教育,重視孩子的文化課成績卻忽視了孩子們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家長的這種傾向也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的一個原因.

2.加強各專業課老師的思想道德建設,使他們重視對學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德國,教師自身的政治信仰被強調為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德國學者埃爾文認為,只有當全體教師從思想上接受了民主準則,教育才是有效的.我國高校,學科明確,理工科老師很少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有甚者忽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這在我國很多理工科院校中表現突出,這極大的阻礙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步.所以,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道德建設,使他們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言傳身教,逐步滲透到學生的思想意識中,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3.加強信仰教育

德國通過對公民進行自由、民主理念的灌輸以及宗教的教育,促進了民族的發展.我國應借鑑這點,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教育,使大學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同時銘記社會主義榮辱觀.用簡單易懂的方法講解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將理論生活化、現代化,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他們的信仰,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4.重視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的建立,以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生活

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較重視統一價值觀的培養,可是卻缺乏對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在經濟政治多元化的今天,統一的世界觀、價值觀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思想活躍的青年學生們的需要,此時的思想政治教育應更加註重對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從另個角度來說,以整體價值作為一個尺度,就容易出現個性被壓抑的情況.人的發展是最根本的、最基礎的,社會價值一定要包括個人價值的多樣化.所以,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重視培養學生的品德,還要增強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