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如何優化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的教學

才智咖 人氣:2.18W

[論文摘要]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高校計算機類專業的主幹技術基礎課程,涉及技術、計算機軟體技術、計算機硬體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從高校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的現狀出發,探討了優化該課程教學的一些措施。

談論如何優化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的教學

[論文關鍵詞]網路課程 現狀分析 教學方法

一、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的教學現狀

隨著現代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資訊科技正在給人類帶來一場新的產業革命,資訊已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最重要資源。而資訊的化、網路化、全球的一體化,都受到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巨大影響,這對高校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是資訊科技通訊領域的重要支柱,然而,發現目前在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網路技術飛速發展與師資老化的矛盾日益嚴重,這將從根本上制約教育質量的發展。

另外,一些學校的現行教材中教學內容滯後,以學科為體系的痕跡明顯,教學內容偏多偏深,實踐與能力培養不夠突出,教學要求與培養“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專業、實訓的裝置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實驗教學往往不能按要求進行,從而對教學改革的程序起到消極影響。

二、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教學的優化

1.優化課程體系

在課程設定上,學校應當堅持應用能力“寬窄”結合的方針,使學生逐步深人全面地掌握網路知識,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網路應用能力,同時適當兼顧計算機其它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畢業後能適應多種職業崗位群的需要,按照網路整合、網路和網路軟體開發三個方向成組設課,強化這三個方面的應用能力。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發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選擇相應課程。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社會需求安排四大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學時比例。技術基礎課以教會學生掌握從事職業崗位所必須的科學原理、方法和使用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斷、解決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技術技能課是以行業的職業技能為目標,將職業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崗位操作能力的訓練,這兩類科目的學時數可以適當減少;基礎課應滿足學生學習和應用職業崗位技能所必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思維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課程的學時數比例可以適當加大;而選修課是以跨專業或高新技術等課程為主,以培養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專業技能綜合能力,門數儘可能多、範圍要廣些。

2.豐富教學內容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是關於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理論,比如有網路的拓撲結構、網路體系、網路裝置以及網路應用等,重點是相關內容的理論闡述,網路裝置中的網絡卡主要介紹網絡卡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分類情況以及效能指標等純理論的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互相結合,可以結合網絡卡的效能指標以及分類情況介紹網絡卡的選型以及網絡卡的安裝等實用知識,將網絡卡相關的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網路應用技術主要介紹電子郵件系統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協議等枯燥難懂的內容,教師則可以結合電子郵件的收發工具進行教學,這樣既有助於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對實際應用的認識,又能結合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實驗、實訓教學中,教學目的是驗證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這就更需要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面對具體問題獨立分析、解決的能力,教師應該適當增加專業基礎課的實驗比例,加強學生的'職業技術、技能培養,加強技能實驗和設計型實驗,擴充專業實訓科目,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要求學生獨立理解實驗、實訓任務,自選儀器,自行設計方案,獨立完成,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3.優化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往往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則是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整個教學過程體現為學生聽、老師講的單方面交流,學生的認知主要表現為記憶的形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這種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是一種靜態的教學方式,阻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激情和創造,而使授課平淡、乏味、呆板,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因此,現在應採取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互動式的教學,採用專案設計製作、現場模擬、社會調查、案例分析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比如組建網路教室的組建、建設小型校園網的建設、改造小型辦公室網路改造等等實踐活動,從而豐富整個教學過程,發揮網路通訊及網路資源共享的特徵,進行網上教育,包括電子教案、電子閱覽、電子作業,這將有效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加強教學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應該可以充分發揮考試的教學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和引導功能、檢測、鑑定與評價功能等,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人才培養模式相一致,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可以沿用傳統的試卷考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完成社會調研報告、調研分析等。在考核內容上,要堅持以知識的應用、技能與能力的掌握為主,注重檢測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水平。確立考試是重要教學環節,充分發揮考試的多種功能,摒棄一次考試下定論的不科學做法,堅持平時考核與期末的性、鑑定性考試相結合。而且對於不同的課程可以採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採用職業技能鑑定、完成課程專案、編寫專案計劃等形式代替課程的考核。這樣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可以培養學生適應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經驗。比如程式設計課,可以要求學生既熟練掌握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基本知識與使用方法,又具有熟練使用一種中文平臺及相應資料庫管理系統進行資料處理工作的能力,採用平時考核(如作業與實習報告、階段測驗、課程設計等)和鑑定性考試並用,主要考核基本知識、概念的掌握程度和簡單的應用能力等。

總之,要改變單一指標評價學習效果為多次考核綜合評定成績,樹立高職高專實用型人才的素質教育思想,樹立全面考核的思想,構建考核方式多樣化。

參考文獻:

[1]蔡開裕.計算機網路[M].出版社,2001.

[2]翟轟.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概述[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3]周學毛,等.網站規劃建設與管理維護[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4]譚移民,錢景舫.論能力本位的課程研究[J].教育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