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會計國際化的一個可能途徑

才智咖 人氣:1.86W
我國會計國際化的一個可能途徑
摘 要:基於對本質的統計屬性及會計對環境的依賴性的,提出我國會計國際化的一種可能的途徑。從理性人的角度出發,認為我國會計國際化的程序取決於相關的成本效益的權衡,並對所提出的我國會計國際化的這種可能的途徑進行初步的成本與效益分析。  1. 會計的本質  會計的本質(thenatureofaccounting)是什麼?A C Littleton認為:“會計的原始資料來自經濟事實,它的主要是統計性(primarilystatisti cal)的……會計是進行分類以便濃縮資訊,目的是使的經濟活動易於理解。因此,要把會計系統視為一個濃縮機制(acompressingmecha nism)……”“會計系統是個內涵很廣的術語,企業交易,會計手段,簿記規則,以及人員組織都是這個機制的有機組成部分……會計系統的真正含義是:分類方法對企業資料進行綜合和濃縮的一種既有規則又有條理的手段。”  誠如,A C Littleton對會計本質的精闢的論述,會計本質上是一種技術方法,它是為適應對經濟活動的能動反應和便於管理而為人們所發明,並推而廣之。從會計的史看,早期的會計在各國無論是概念術語、記賬方法、記賬規則,還是報表體系等都各不相同。隨著的進步,會計的發展,人們逐漸對會計的本質和有了深刻的認識,自從15世紀借貸複式簿記發明以來,複式簿記很快就風靡全球。當今的世界,就基本的記賬規則而言,已經走向了統一。  然而,A C Littleton又認為,“……會計系統這一定義可能給人們留下這樣一種印象:不同的企業在會計上所存在的相似性比人們想象得還要多。  不同企業的會計確實存在著許多相似性,不過,這些相似性主要體現在會計目標和會計方法的一般框架(generalframework)方面。賬戶表(ac countlists)及其執行規則的高度(被迫的)統一性並不可取。這種高度的統一性將掩蓋企業的個性,並抹殺不同企業客觀存在著的重要差異。不同企業存在著不同個性是在所難免的,不同企業歸屬不同行業,它們有不同的規模和管理需求。當我們對不同企業進行比較時,當然希望(或要求)企業的會計結果能夠反映出這些不同的因素。如果不適當地強調個性,那麼就可能使賬戶失去可靠性。可是,過分強調個性也不可取。  如果每個企業在確定淨收益和揭示財務狀況時都各行其是,那麼會計資訊就一點也靠不住。由此可見,過分強調統—性或者過分強調個性都有可能使會計資料和會計系統喪失可靠性。“  半個多世紀以前,這位著名會計學家對會計性質及其應用的深刻洞察,至今依然是非常精當的:會計分類的統計技術屬性使其基本與方法跨越了時空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得以廣泛接受和應用,並呈現出極大的相似性;然而正如企業之間各有不同一樣,作為分類系統(systemforclassification)的會計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和社會情況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會計作為技術手段必須儘可能真實地反映現實才有積極意義,從而各國的會計制度及其決定的會計活動和結果也存在著差異。  會計這種本質上的技術性,同時又存在對具體環境的依賴性,決定了在日益加深的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會計國際化是一個可能但又存在困難的。  2. 關於會計國際化的理解與追求  對於會計的國際化有3種具有代表性的理解:(1)國際化就是相互交流、相互溝通(com munication),明白差異之所在。這是會計國際化的早期思想,它在目前的會計國際化的呼聲中似乎不佔重要地位,但實際上,絕大多效的會計國際化的學術,都是以此為目標。(2)國際化就是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減少差異,尋求一致。會計國際化的這種理解就是“協調”(harmonization)。將國際化視為協調,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裡,是會計國際化的主旋律,其目標是:尋求各國會計的共性,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儘量減少各國之間會計準則方面的差異,以提高會計資訊的同質性和可比性。(3)國際化就是全球會計標準趨於統一(conver gence)。這種統一包括:統一會計理念、統一會計準則、統一會計賬戶和統一會計報表體系。這一思想在學術界產生較早,美國會計學家傑寧斯在1962年就提出這種會計國際化的思想。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這種思想才成為會計國際化的主要觀點。  作為會計國際化的主要國際組織的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在2001年3月完成戰略重組以後,得到了關注會計國際化的主要國際組織(如,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歐盟等)的支援,同時,美國也積極介入了改組IASC並對改組以後成立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制定和釋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注:IASC制定的準則稱國際會計準則,縮寫IAS,IASB制定的準則稱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簡記為IFRS)產生巨大。IASB從成立以來,制定和釋出了核心會計準則,這些核心會計準則由強力國際組織積極推行,目前國際會計一體化,即國際會計趨於統一的速度加快。  在當前會計國際化的新形勢下,我們通常所說的我國會計國際化或者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其一是讓我國的會計準則與美國的會計準則看齊。理由是:美國在會計準則制定方面悠久,會計準則體系完備而先進,無論從會計準則制定的理念還是技術方面,美國都是十分值得重視、和借鑑的,加上美國在世界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美國的會計準則在國際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二是讓我國的會計準則與IAS和IFRS一致。理由是:IASB得到國際上廣泛支援,由IASB所繼承的其前身已釋出仍然有效的國際會計準則(IAS)及其新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運用範圍日益擴大。  考慮到IASB在國際會計準則制定領域的巨大影響並得到眾多重要國際組織以及許多國家的支援,IAS和IFRS的應用範圍和影響日益擴大,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已經要求其成員國的上市公司、保險機構採用IASB制定的準則進行資訊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因此,本文所提出並將進一步進行分析的我國會計國際化的一個可能途徑中對會計國際化的理解就專指對會計國際趨同的理解,而且是指與IASB相關準則的趨同。當然,即使是這種意義上的會計國際化也只是一個不斷趨同的過程,而難以完全一致,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實質上的趨同,而不是過分拘泥於形式。  顯然,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跨國貨物貿易、投融資、會計審計服務以及涉外稅收等無不要求作為對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會計在行為理念、行為準則方面最大程度的標準化。因為作為國際商業語言的會計越是統一, 就越易於為世界所共同理解和運用。  基於對會計本質的技術性,以及會計活動受制於經濟社會等多種因素,會計的結果具有經濟後果方面的認識,筆者就試圖對影響我國會計國際化的成本效益因素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