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對國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體會

才智咖 人氣:2.2W

      【論文摘  要】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 、智慧的生活。
      【論文關鍵詞】語文知識儲備;情感體驗;人生價值取向
        語文教學中,課本知識固然重要,但課外閱讀卻不容忽視。現在學生受到各種外界因素影響致使閱讀面窄、能力低下,所以加強語文閱讀勢在必行。現將此方面體會如下:
        1.上一節語文閱讀能力調查課,讓學生知道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學習語文光憑一本語文書遠遠不夠的,要多讀書,讀好書。”開學初,上了一節語文閱讀能力調查課,調查全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現狀,便於以後有所針對。調查中發現班內大部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差,缺乏邏輯;而且語言生硬、呆板,即使一些平時語文成績好的學生也不怎麼樣。學生缺少必要的語文知識儲備,寫出來的文章空洞、乏味,沒有生氣。知識的儲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閱讀,可見許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前景不容樂觀。
        2.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
        古人說的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讀好書,必然會對學生語文學習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閱讀過程又是一個情感體驗的過程,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教師不在上面“畫”一些正確有益的資訊,學生必然就會接受社會上一些不良的資訊,形成一些不好的思想和情感體驗,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此教師要經常做好正面強化引導,指導學生讀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和意義的圖書,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形成一種良好的情感體驗。如:七年級上學期第三單元《巨人貝多芬》的教學中,讓學生寫讀後感,他們都寫了,“我是用心在讀,我的心流淚了”“ 我們將懷念他,一個創造生命奇蹟的人,直到永遠,永遠……”孩子們寫下這樣的話語,令人感動。誠然,他們深刻感悟到堅強,並以此作為戰勝困難的動力。
        3.從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創新精神
        在平時的教學中,語文老師總是墨守成規,老師問學生答,只不過在學生答時讓學生討論、互動,將學生引入事先設定好的問題中去,完成預先的教學任務。但學生是多變的,可能有些問題教師也始料不及,教師一定要抓住這一點,那就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創新精神,以不變應萬變。在課堂上,老師經常這樣提問:“我想請大家回答某某問題”,當然,有學生在思考,但參與是不全,而且是被動的;應該為“讓我們一起來研究某個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這時候學生有了主動參與的意識和要求,問題是大家的',不是老師給的,討論也就更具有實質性。
        4.閱讀有益的書籍,堅持寫讀後感,形成積極的人生價值取向
        課後,老師應走近學生,與他們交談,佈置學生多讀一些好書,並且堅持寫讀後感。其實有許多學生的讀後感是發自內心的,讓人感動。一個學生讀《音樂巨人貝多芬》文章後,對學生平時懼怕困難發表見解:貝多芬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裡創造了音樂的奇蹟,而我們遇到生活中的小小困難便時常自怨自艾,對比文章主人公,很是慚愧。這個同學通過閱讀比照生活,明白了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這就是讀書的妙處。
        《語文課程標準》關於閱讀有這樣一句話:“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思維、獲得審美經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感知世界,豐富人生閱歷,提升自我人格的重要手段。”
        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薩特說的那樣:“閱讀就是自由的夢”。人們正是在自由中快樂,閱讀中享受著精神生活。

論述對國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