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探討中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2.23W

論文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基礎課程 教學改革

中職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探討中學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新職業教育論的觀點,並結合現有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不足,要求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技能為主線的原則,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資訊素質能力,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一、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現狀和存在的不足

隨著電腦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已逐漸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為了適應當今的新經濟時代要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已經成為所有專業的公共必修課。但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中,還存在如下問題。

(1)教學模式上。很多學校都是初、高中生統一編班,統一內容,統一進度。這就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城市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中學,國中階段就已經開設了電腦資訊科技課,學生們已經具備了一些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而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學生,由於接觸計算機的機會比較少,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還比較缺乏。因此,如何靈活處理教學中的深度和廣度,由過去簡單的`操作技能訓練,轉變為對學生綜合資訊素質能力的培養上來,將成為教學中研究的一個重點。

(2)教學內容上。無論是計算機專業,還是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文化基礎課都是採用統一教材,統一檢測目標,沒有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應具有的職業素質聯絡起來,使學生在學習中目標不是很明確。

針對現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中的現狀和存在的不足,想要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的綜合資訊素質能力,以適應未來職業素質的需要,就必須對中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探討和改革。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改革

(1)教學內容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計算機技術是一門日新月異的學科,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新技術和新軟體層出不窮。而作為教學依據的教材由於在編寫、出版、發行等環節上耗時較多,從而導致部分教學內容滯後於現實的發展,相對陳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讓教學內容也緊跟形勢的發展變化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有求“新”的精神。作為一名新時期的資訊科技教師,應時刻站在本學科的前沿,及時瞭解和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把介紹新知識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有選擇地把一些相關的新版本軟體的新增功能與特點等補充到教學中,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激發求知慾、好奇心,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自覺性。其次,兼顧教學層次性,合理調整教學順序。學生的發展水平是教學的出發點。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分層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努力探索而實現認知水平的重新架構。

(2)加強教材建設。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的知識載體,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理論依據。一本好教材,對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要。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廣、變化速度快,涉及的學生面廣等,如何讓教材滿足教學的需求呢?筆者認為,在教材建設上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作為一門內容更新速度快的基礎學科教材,一定要緊跟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教材版本、教材內容,突出一個“新”字。可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這一資源開展教學,把網上內容寫入教材,使教材增加新的活力。其次,提高教材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變“教本”為“學本”。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化解教材中的難點,圖文並茂,使學生自己也能將教材看得明白,這對學生進行課下預習和複習非常有幫助。

(3)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計算機教學,學生不僅要掌握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使用計算機的能力。這種能力培養的核心就是“學習如何去學”——即自學能力的培養。要有意識地設定教學問題,並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己想辦法從課本中、從網路中找到解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勤於動手,拓寬他們的知識發展水平。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不僅要從內容上進行改革,也要從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不斷創新,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從容迎接資訊時代資訊科技的挑戰。但是,這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對教師尤為重要,善於學習、勇於創新是資訊時代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謝景政.資訊科技課堂中的差異教

學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5(8).

[2]陳琦.資訊科技整合於教育的基石

[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