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育教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7W

在資訊社會,計算機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論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計算機教育教學論文

1計算機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1.1順應資訊社會發展趨勢

當今社會是資訊化社會,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的焦點,儼然轉變為資訊技術的競爭。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現代化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資訊化水平的高低。而在資訊化建設程序中,計算機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人們通過計算機可以查詢所需資訊,一些複雜資料的處理工作也可以由計算機完成。資訊社會的人可以分為兩類:進行資訊化建設的專業人才、利用資訊科技工作的人才。無論是哪類人才,都應該掌握紮實的計算機技術,而這些人才,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大學的培養。因此,可以說,大學教育中注重計算機教育,重視對大學生計算機技能的培養工作,是順應資訊社會發展趨勢的。

1.2滿足國家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的需要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緊密結合的。各個學科的知識都是相互交織滲透的,從而也推動了前沿科學的產生。因此,新時代的人才除了要掌握豐富的各科知識以外,還應該具有將各科知識有機結合的能力,從而產生新看法和新見解,迸發出創新的火花,這種人才即為“複合型”人才。除此之外,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序不斷加快,國際舞臺上更需要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人才,這種“複合型”人才只有掌握一些前沿領域的知識,才能順利完成國際交往。為了培養這兩類人才,大學應加強對學生計算機技能的培養,使其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先進技術與發展趨勢。

2計算機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

2.1促進資訊科技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實際上就是將資訊科技有機融合在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使得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課程實施等融合為一體,進一步鍛鍊大學生獲取、分析、加工、利用資訊的能力,培養其創新意識與協作能力。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如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本質性問題,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如何利用資訊手段教學的問題,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目的是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是對教學結構的改革,是對教與學效果的優化。

2.2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隨著科學水平的提高,科學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延伸。而進行科學創新的一項必要條件就是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當代大學生需要培養創新能力,而這種創新能力不僅僅是創新思維能力,還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激發大學生創新的動力,只有兼具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才是創新型人才。而大學教育中的計算機教育,在激發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上都佔據重要地位。計算機教育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發其探索欲和求知慾,促使其探索、發現相關的資訊與知識,利用資訊科技收集相關學習資料,思考學習內容與具體實際的聯絡,將計算機的廣泛性與多功能性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大學生創新思維的不斷提高,並將創新思維應用於實際中,培養較強的創新能力。

2.3增強師生間交流互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僅能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教師很難與大學生分享其全部的教學資料、教案等。而通過適當應用資訊科技,教師可通過網路課堂上傳教學課件,學生可通過網路課堂獲取這些課件,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同時,學生可向教師指出課件中的不足之處,提出遇到的問題等,根據教學需要,教師可對教學資料進行及時的補充,這是傳統課堂所不能比擬的。利用圖文並茂的資訊展現方式,刺激學生多重感官接受資訊,提高了其學習效率。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幫助教師不斷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能力。

3強化計算機教育的方法

3.1改革計算機教學方法

傳統的計算機教育模式是教師講授什麼內容,學生就去學習什麼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主體為教師。為了強化計算機教育,應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變“教為主、學為輔”的方式,為“學為主、教為輔”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計算機屬於雙向媒體,除了能夠將教學資訊呈現給學生以外,還可由學生向其輸入資訊,使得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在計算機教學中,有很多專業術語,若以專業方式向學生解釋,學生可能僅僅記住了專業名詞,實際上並不理解,教師就應注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解釋,便於學生理解與記憶。

3.2加強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在教育資訊化程序中,促進教育質量大幅度提高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實現資訊科技與課程的有效整合。計算機教育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對大學生的培養也不僅僅停留在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層次,更應該培養大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計算機學科採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新舊問題進行研究,這一特性正好補充和完善了高數教育知識內容陳舊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高數教師可將計算機引入教學中。計算機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大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知識外,還應該使大學生能夠利用其所學其他學科的知識操作計算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幫助。

3.3加強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新軟體。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也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校應加強對計算機教師的培訓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與培訓方案,並按部就班開展培訓工作,保證教師水平適應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只有基礎設施作保障,才可保障計算機教育的順利進行,而基礎設施主要包括軟體和硬體兩個方面。硬體裝置主要包括多媒體教室、網路裝置、投影儀、電腦等設施,對於這些設施,不僅僅要求保證其質量,更應保證其數量夠大學生使用。除此之外,還應加大資金做好硬體設施的後續維護工作。在軟體方面,網路上有大量的教學資源可供大學教育使用,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為計算機教育創造條件。

4結束語

在資訊化社會中,應加強對大學生的計算機教育,順應資訊社會發展趨勢,滿足國家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的需要。在大學教育中,計算機教育佔據重要地位。例如,促進資訊科技與其他課程的整合,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增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為了加強計算機教育,學校應改革計算機教學方法,加強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與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從而促進大學生計算機技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士豔.計算機教育在現代學校中的地位與發展[J].電腦與電信,2013(Z1):57-58+61.

[2]韓曉翠.計算機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3(03):97-98.

[3]鄭靜波,高和平.淺談計算機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科技資訊,2006(10):26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