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學美學的認識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8W

導語: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以下是小編整理關於醫學美學的認識論文,以供參考。

關於醫學美學的認識論文

很難過這門課那麼快就結束了,記得剛選上著醫學美學這門課的時候,自己還不清楚到底要學什麼,只想著這應該就是關於醫學的一些東西吧,本來就對醫學充滿著憧憬渴望,想著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對醫學有所瞭解,有所探索。但是隨著課程的深入,我發現雖不是我當初想的那樣,但我真的很喜歡這門課程,很喜歡老師的教學。

下面是我對這門課程內容的簡要總結以及我對它的認識理解:整個課程共分為五講。

第一講:美學概論。

美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主要講的是美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力量在社會實踐中所賦予客體物件積極、正面、肯定的以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質——對稱、協調、統一與和諧。美的基本形態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學美、技術美。

第二講:美感。

美感就是人們對於美的感受和體驗(狹義是指審美感受,既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構成審美關係時,審美主體所產生的綜合心理反應。廣義的美感是指人類的審美意識,它是在審美感受的基礎上,不斷積累豐富和提煉審美經驗,逐步形成高層次的審美觀念)。美感的特徵是直覺性、愉悅性、超越性。

第三講:人體美。

狹義人體美主要指形體容貌的形態美。廣義人體美包括身材、面容、膚色、髮式、舉止、服飾等外在美,也包括氣質、心靈、性格、情志等內在美。

健美是人體是指在健康的狀態下的形式結構、生理功能、心理過程和社會適應等層面上全方面合乎目的的協調、勻稱,和諧及統一的有機整體。健康是人體美的基礎。軀體美是人體美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頸部、肩(圓潤、不下榻)、胸、乳房(豐滿、勻稱、柔韌、富有彈性、位置相對較高、不下垂)、背、腰(比例適當、粗細適中、圓潤靈活)、腹(腹部平坦、面板堅韌)、臂(手臂潔白細嫩、肩到手過渡舒緩、線條柔和)、手(修長、面板光滑、線條柔滑)、臀(圓滑、豐潤、富有彈性、曲線柔和流暢)、腿(白皙豐滿、細膩有彈性、小腿渾圓適度、腳跟結實)、足、面板(色澤、質地、彈性美)、毛髮(清潔整齊、自然、光澤、有彈性、疏密適中)。

第四講:容貌美。

1、 容貌是人體審美的核心。容貌美的整體特徵有:對稱美、比例美、和諧美

和曲線美。主要表現形式有:眼睛(大小適中、清澈明亮)、眉、鼻(鼻樑挺立、鼻尖圓潤)、耳朵、口脣(脣峰優美、顏色紅潤、脣角微微翹起)、牙齒

(牙齒形態完美、牙齒顏色潔白)。

第五講:醫學美學的形式美。主要分為醫學環境美、藝術基礎、語言影響和審美療法。醫學美學的產生是美學應用化趨勢的必然結果和典範。醫學的藝術:真善美。

下面我闡述一下通過學習者門課程的心得體會,認識及感想。

通過這門課程,我對美有了重新的認識,對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境界,我的眼光視野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美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由於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綜合作用,人們不斷的追求著自身之美,奮力創造著社會的文明,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曾經指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隨著社會的發展,促使人類的審美意識不斷地向著更高的層次演進,激勵著人的生命意識的強化,內在情感的昇華,無限生命力的高漲。

因此,當代人對美有了更高更廣泛的追求。美,生活中處處都是,只要善於發現,世界便是多彩的。健康是人軀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現象。健康是美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健康基礎上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失去了健康的人體不可能美。這便是美與健康的聯絡。

最後是對老師的看法。首先,老師個人和藹可親,特別愛笑,平易近人,能夠和同學們融洽的溝通,感覺有孩子般的性情,這是我最喜歡的。然後就是在教學方面,老師教學態度嚴謹,課上很認真很有激情的為我們授課,並積極與學生溝通。教學內容也很廣泛,很有趣。經常講那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有意思的東西,吸引到很多同學的眼球,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如果老師真的很想得到我的一些建議的話,我也只能說您不是嚴肅的,但我就是很喜歡您的這種教學方式的,我喜歡您講課的那種熱情,那種投入,喜歡您講課說話時的微笑,喜歡您講課舉例子的那種幽默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