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材料驗收管理思考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91W

一、材料驗收管理工作的意義

建築工程材料驗收管理思考的論文

對材料的實體進行數量和質量的檢驗是專案材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關係到進場材料的質量、數量,進而關係到本工程的質量和成本。要確保質量完好、數量準確,必須對進場材料進行認真細緻的驗收工作。正確地進行材料驗收工作會為材料出入庫、保管、使用建立良好基礎,是材料建賬和貨款支付的前提。在驗收時將進場材料實際狀況查清,才能剔除殘次不合格產品,才能提供準確的數量和質量;正確地進行材料驗收工作會對進場材料的質量起到監督作用,驗收工作實際是對材料產品質量、包裝和運輸情況的全面考核。在驗收中發現的一切質量問題,都可以解決在問題的初始階段,避免造成重大損失,正確地進行材料驗收工作為材料的報驗提前提供及時、準確、真實的依據。

二、建築施工現場材料的驗收

對進場材料的品種、規格、數量、保證資料、質量驗收,必須做到準確無誤,如實反映材料當時的實際情況,並真實、準確記錄。驗收人員必須具有高度責任心,嚴格按制度、規定、標準等認真進行驗收,對驗收結果負全部責任。對應當落地驗收的物資必須落地驗收,嚴禁車上驗收;對應當量方驗收的材料必須每車量方驗收;對應當抽檢重量、數量和尺寸的,如袋裝的白灰、外加劑等。電纜電線等必須抽檢對有質量問題的進場材料有權拒絕驗收。

(一)材料驗收程式

1.做好驗收前準備工作2.核對材料進場票據3.檢查實物(1)外觀驗收①按合同規定標準及相關國家規定標準等驗收外觀;②材料包裝。包裝是否符合合同規定、有無破損;③材料標識、生產廠家、執行標準、規格型號、生產日期;④產品合格證、產品說明書、材質報告等齊全;⑤材料有無變形、破損等現象。(2)數量驗收①按合同及進場計劃量驗收;②需要按理論重量計算的按規定方法計算;③開箱清點。抽檢數量、重量、長度,核對規格型號、合格證、說明書等。(3)質量驗收。①按合同規定標準,樣品標準,相關國家規定標準等驗收質量;②收取材質證明等檔案;③及時報驗;④及時退貨,不合格、不符合現場使用條件、多餘材料及時退貨。

(二)進場材料分為兩類,一類為直接進入施工工地材料,這類材料不易損壞。受環境影響較小,或立即就要投入使用。另一類為不直接進入施工工地而進入庫房臨時儲存的材料,這類材料易誘蝕、變質、遺失,受環境影響較大且不必立即投入使用。在材料進場前,材料員要安排好各種材料的存放位置,並協助監理員、取樣員等有關人員,作好現場取樣的準備,併為取樣員提供該材料的相關資料。

(三)材料驗收管理。施工現場驗收的材料包括兩種:直接進入現場的材料與經過庫存後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由於材料進場形式的不同,複核驗收方式也相應不同,如砂子、卵石、砌塊、商品混凝土等受外界影響較小或需立即投入使用而直接進入現場的材料,質量保證資料(包括進場前抽驗資料)齊全,經過現場一次複試合格即可使用,而經過庫存後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如超過存放期限或被懷疑質量發生較大變化,雖然在入庫前複試合格,在使用前必須進行二次複試,以保證其質量可靠性。施工單位搞好建築材料質量控制是材料質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環節。

三、建築工程材料的質量檢驗

(一)質量檢驗

在質量檢查工作中,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對建築工程的'材料、結構、部位、構件和工序質量的特性進行測量、檢查、試驗,並將所得的結果與標準規定的質量指標進行比較,以確定其各個質量特性的符合性,質量檢驗是質量檢查工作的保證內容。

(二)質量檢驗原則

1.質量標準原則

質量標準的直接依據是工程合同。一般來說,業主與施工方簽訂的工程合同已對工程材料(構配件)的質量標準做出了具體規定,它是進行質量檢驗的直接依據。對工程合同未做出具體規定者,則應根據工程專案的整體質量目標和對照相應的技術規範或規定進行檢驗。監理工程師通過將所得的資料與廠商所提供的技術證明檔案相對照,對施工方擬採用的工程材料(構配件)的質量可靠性做出有根據的判斷,從而決定該材料是否可以用於該工程。

2.及時檢驗原則

監理工程師對施工方的報驗申請提前做出明確規定,施工方應按規定將擬用材料的質量保證資料及樣品及時送交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根據圖紙要求及相關規範,採用可靠、合理的檢測方法進行檢驗,以保證所採用材料的質量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

[2]《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範》(GB5021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