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材料實驗課程體系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4W

摘要:在建築材料開放實驗教學中,通過開設不同研究課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學習自理,融合不同學科知識,著重培養學生遷移和創新能力,以公正、全面和靈活加分的考核機制全面評價學生,取得滿意的效果。

建築材料實驗課程體系研究論文

關鍵詞:開放實驗室;建築材料實驗課;教學改革

建築材料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涉及常用建築材料的原料、生產、組成、性質和應用等各個方面的知識。該課程主要由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部分組成,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學習基本的理論知識同時掌握實驗操作技能,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然而,目前建築材料實驗課多是針對固定大綱、固定時間和固定物件,在教師給定的原材料、給定的實驗目的及實驗過程與方法下開展的。這教學方式開設課時有限、資源有限、學生自主能力偏弱,與我們在“新時代”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時代背景下急切培養創新性、創造性人才的殷切希望格格不入。[2]開放實驗室則具有實現資源開放、時間自由、物件自主等特點,能夠與自主教學相結合,給學生更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3]因此,論文希望將開放實驗室作為建築材料實驗課的補充,通過搭建開放實驗平臺實現建築材料實驗課的教學改革,以達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培養創新性青年人才的目的。

1開放實驗室教學的重要性

(1)是傳統課堂講授加固定式實驗的延伸。開放實驗室教學不同於傳統式教學,是對傳統是課堂講授及固定式實驗課堂的補充。該開放教學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平臺,採用啟發式的`開放教學,引導學生學習實驗規程,整合已學基礎理論知識,開動學術思維,自主學習創新,完成試驗專案。在開放實驗室教學中,指導老師發生角色變化,既是整個實驗的引導者,又是各個實驗環節的控制者,確保整個實驗專案的安全、順利完成,確保教學效果。[4]

(2)有利於學生自主性選擇。開放實驗室開放的專案不是單一的,面向的物件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在自主性選擇的前提下,學生選擇的空間更大,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得以彰顯,更有利於學生主體學習積極性的提高。[5]

(3)有利於學科間交融,使知識在實踐中強化。開放實驗室是在指導教師的引領下,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開動自己的思維,在已有的基礎知識上,將不同學科知識進行整合,設計開發出自己的實驗方案。該過程是學生將課堂知識經過凝練用於實踐的過程,而這些課堂知識多數需要來自不同學科。學生能在開放教學中融合學科間的知識,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建立網路化知識結構,以便很好地掌握、應用理論知識。

(4)有利於學習自理,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錘鍊。開放實驗室需要學生根據老師安排的實驗專案,自覺查閱文獻,交流探討,發現問題,尋找解決方案。這個過程得益於學生的學習自理。通過學習自理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競爭和敢於冒險的精神,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實驗能力,已達到錘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2開放教學在建築材料實驗課中的應用

(1)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開發教學在觀念上就與傳統實驗課有著本質的區別,傳統實驗課是為了幫助學生拿取學分,其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傾向性和內驅力,不能引發學生興趣,易造成學生消極、倦怠甚至是牴觸情緒。因此,在建築材料開放實驗課中,我們設定了多種備選課題,這些課題與生活息息相關,如漂浮於水面的混凝土設計、海綿城市建設之大空隙透水鋪裝建材設計等等。但這些課題並沒有固定的實驗方案和操作流程,需要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基礎知識自主選擇,學生始終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和實驗。這種開放教學方式始終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增強學習源動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2)老師引導下不同學科知識的深入融合。當今時代,任何專業都不可能遊離於其它行業而獨立存在。專業自身需要實時調整、發展和創新,行業之間更是需要不斷借鑑、融合。以建築材料為例,在開放課題瀝青混合料半圓彎曲開裂效能實驗設計與開發中,曾有學生提出應用計算機視覺中數字影象處理技術分析開裂問題,實現混合料開裂裂縫的實時定量評價。由此可見,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開放平臺,不侷限於特定知識背景和操作模式,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這個平臺,學生可以建立基礎理論知識同專業課間的聯絡,學以致用;同時,能夠充分挖掘不同學科的知識,經過加工融合,以實現課題問題的解決。

(3)著重培養學生的遷移和創新能力。文獻中[6]將知識的掌握情況分為三個水平,即經驗水平、遷移水平和創新水平。所謂的經驗水平僅限於對知識的知道和理解;遷移和創新水平則是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不同之處在於創新是解決真正的新問題,是前人都沒有解決的問題;而遷移中新問題僅限於遷移物件,不管他人是否解決。很明顯,創新水平最高,其次是遷移,而遷移又是創新的前提。建築材料放開教學的主體更偏重於學生,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才能,將課堂知識加以靈活應用。因此,應當充分利用開放實驗平臺,重點鍛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遷移和創新能力,以彌補傳統實驗教學的不足。

(4)完善考核機制,全面評價學生。有效考核機制是保障教學效果的關鍵。首先應當建立公正的評判標準,只有公正、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表現,才不至於打擊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其次,還應該設定更多的加分項,如:文獻調研情況、想法新穎性、實驗努力程度等等,以刺激學生動機,發揮學生自我效能感。此外,在最終考核中,不能只認定報告成績,應該綜合權衡學生的參與狀況,方案設計、知識應用等能力,以實現全面評價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和實踐水平。

3結語

總之,開放實驗教學是對傳統課程的補充和延續。開放教學有助於學生進行自主性選擇,有助於學科間知識的交融和錘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建築材料開放實驗教學中,以課題問題的解決為導向激發學生興趣,著重培養學生的遷移和創新能力。同時逐步完善考核機制,以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和實踐水平。通過在建築材料課程體系中開展開放實驗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利用所學知識開展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遷移和創新能力,取得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躍萍,萬俊。基於“網際網路+”理念的建築材料課程教學改革[J]。科教導刊,2015(19):131—132。

[2]王樑燕,洪奇華,曾衛東。實驗教學模式與實驗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281—282。

[3]卜寧,趙新剛,陶思源,等。搭建開放研究平臺深化實驗教改研究——微生物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的實踐探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30(2):45—48。

[4]楊建朝,韓亞飛,王生力。開放實驗室平臺下ERP課程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5):204—209。

[5]韓清林。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的若干基本問題[J]。教育研究,2000(5):55—59。

[6]張夏雨。從PME視角看數學運算素養及其培養[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版,2017(2):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