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在消費文化背景下的作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K

一、藝術設計在消費文化背景下的作用

藝術設計在消費文化背景下的作用論文

1.藝術設計與日常生活審美化

藝術設計何以使日常生活以審美化方式呈現成為可能?其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揭示:首先,在藝術設計與消費文化聯手,使人生活在一個經過設計的世界,改變了人們的審美經驗。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曾指出:“人的審美經驗是日常生活經驗的延伸和連續。”在當代在消費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影響下,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被消解,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之間的區分愈加模糊了,這種文化環境影響到了人們的審美經驗和生存願景,人們對生活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消費文化的興起和設計的發展使商品以藝術化的方式進入到人們的生活領域,從而使日常生活以審美化方式呈現成為可能。其次,藝術設計是人的藝術審美的體現。恩斯特.卡西爾曾指出:“人的突出特徵,人與眾不同的本性,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學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他的勞作,正是這種勞作,正是這種人類活動的體系,規定了人性的圓周,語言、宗教、神話、藝術、科學、歷史都是這個圓的組成部分和各個扇面。”藝術設計作為人的勞作的一種,在本質上是藝術的、審美的,是人藝術天性的體現。最後,藝術設計與影像、網路的、非物質的世界合流組成一個夢幻的、虛擬的、非現實的世界,這個世界組成了消費社會的某種核心力量,在這個世界中,實在與影像的差別消失了,日常生活以審美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即出現了模擬的世界和後現代文化。”在此過程中,藝術設計通過作用於生產與再生產過程,從而進入到大眾生活領域,從而使日常生活超越平庸和單調,變成審美的。

2.藝術設計與符號性消費

設計連結經濟,生產,消費,文化及意識形態領域,它是人類物質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和人類提高生活品質的願望息息相關。正如如義大利著名設計師艾託索克薩斯所講的那樣:“設計對我而言……是探討生活的一種方式,它是探討社會、政治、愛情、食物,甚至設計本身的一種方式,歸根到底,它是關於建立一種象徵生活完美的烏托邦或隱喻的生活方式。”艾託索克薩斯所謂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一種消費方式,而藝術設計直接服務於消費,所以生活方式與藝術設計緊密相連。西方學者韋伯認為,特定的生活方式表現為消費商品的特定規律,消費行為是特定身份地位的確證,他認為:“地位的社會分層對於觀念和物質的產品和機會的壟斷並存的,從而給消費打上了‘地位群體’的烙印,具有了象徵和符號的意消費文化視野下的藝術設計文/丁冬雨在當代社會,消費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藝術設計是它最主要的義。”在當代社會,生產和消費已經貫穿到生活的細枝末節,每個人都無從抵擋。正如美國學者約翰費斯克所說,“晚期資本主義充斥著商品,即使有人想要規避商品的大潮,也定會勞而無功”。商品不再僅僅局囿於商品的實用功能上,而是一種關係,一種象徵,一種符號,從而具有了豐富的社會學意義。也就是經濟學家凡勃倫在《有閒階級》中所謂的“炫耀性消費”,“使用這些更加精美的東西既然是富裕的證明,這種消費行為就成為了光榮的行為;相反,不能按照適當的數量和適當的品質進行消費,意味著屈服和卑賤”。對於這種消費行為,法國當代著名的社會學家鮑德里亞認為,當代社會,消費已經從“功能性消費已轉向了符號性消費”,消費已經從滿足需要的過程轉變成工業文明背景下的獨特的象徵行為,實物是象徵的媒介,實物與象徵結合才能成為完整的消費物件,消費成了一種操縱商品實物以及人們賦予其符號意義的系統行為。在符號性消費的過程,藝術設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定意義上,不同凡響的設計本身就可以使產品帶上符號化的色彩,樹立一種顯著的符號形象。一件經過精心設計的產品、一個嶄新的創意、一個著名設計大師的參與都可以使產品具有更高的品質、更好的效能,從而具有了特殊性,從而為符號性消費提供了條件和依據。在這個過程中,設計的本質和意義也發生了改變。當人們在消費過程中追求“擁有之外的意義”時,個性化的需求和地位身份的概念被凸顯出來,藝術設計的社會價值在這個符號化消費的過程中進一步得到了彰顯。

二、藝術設計在消費文化背景下的'責任

藝術設計在消費文化背景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社會問題。從經濟社會生活的現象層面上看,現在最突出的是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刺激消費,藝術設計就要縮短產品的使用週期,實行有計劃的產品廢止計劃,在外觀方面追求新奇和標新立異,這直接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從而也帶來了很嚴重的環境問題。西方學者就曾對消費社會提出了批判,任為消費社會是一個異化的符號的世界,它以“完美的罪行”構建了一個消費的神話。鮑德里亞以對此進行了尖銳的抨擊:“在這裡我們重新進入了那種貪戀不捨的預言性話語之中、陷入了物品及共表面富裕的陷餅之中。不過,我們知道物品什麼也不是,在其背後滋長著人際關係的空虛、滋長著物化社會生產力的巨大流通的空洞輪廓。”在此過程中,藝術設計起到了幫凶的作用。所以在當代,藝術設計的責任便是把自身從消費文化和大眾文化的鉗制中超脫出來,能夠形成自律,對消費邏輯統治的社會有個反思和批判,而不是迷失在消費浪潮裡,從而把人類的消費規範到健康和高尚的一面來。迦達默爾認為真正的藝術具有挑戰性,可以不斷地改變我們的精神世界,存在本身不是為了譁眾取寵,也不是為了特殊的目的而對我們進行來操縱,而是具有強大的昇華功能和進化功能。所以我們期待設計可以使自身從消費和商業帶來的敗落中挽救出來,這要求設計內部要具有革新性和反叛性,它必須超越消費文化,超越普通意義上的通俗文化才能達到這種可能。讓設計為社會的福利服務,具有真正的公益性,引導人們向遺失的“真、善、美”的普世價值迴歸。藝術設計不應只是一個客觀物件的物化,它同時也應成為人人都擁有的價值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