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物理教學內容的拓深與延展原則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3.26W

論文關鍵詞:高校物理教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原則

淺談高校物理教學內容的拓深與延展原則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探討了在高校物理教學內容拓深和延展中應遵循的原則,區別不同教學物件在內容拓深上深淺有別。在知識延展上寬窄得當,在內容選擇上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在內容整合上要保基礎、強延展、輕拓深。

對於以理工科為主的高校來說,大學物理教學擔負著為多個專業夯實基礎的任務,要面對廣泛的教學物件,影響力較大。近年來,廣大高校的物理教師、科研工作者都對如何更好地開展大學物理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提出了諸多的針對教學方式、內容的改革方案,有些已在教學實踐中得以實施。筆者也曾就大學物理教學內容的改革問題進行了研究,在參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立項完成了《大學物理系統化擴充套件知識庫的建立》課題,提出了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拓深和延展知識內容,使學生在領會、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開闊視野,把握衍生知識的觀點。兩年來的實踐證明,這種對大學物理知識的拓深與延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在實踐中也發現,對物理知識的拓深與延展如果把握不好,由於內容的不恰當、過多過繁容易造成顧此失彼、頭重腳輕,學生無所適從的情況,因此,在進行大學物理教學內容拓深與延展時要把握好一定的原則。

1、區別不同教學物件在內容的拓深上堅持深淺有別的原則

作為基礎課,大學物理教學承擔了傳授物理學基礎知識、培養大學生素質,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任務,有必要在講授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同時,對教學內容進行拓深和延展,但並不是因此就要把大學物理的教學內容不加控制、漫無邊際地加深,而是要根據本校的專業特點、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方向,以及本校的教學條件、硬體設施等制定客觀的教學內容。從知識的難易程度上看,建議從專業的角度選擇教學內容拓深的水平。對於學生畢業後可能從事的工作角度反過來推導應加深的教學內容,比如,針對於電氣與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在靜電場、導體電學、電介質、穩恆磁場、磁介質、變化的電磁場、電磁波等內容上適當加深,特別是對於將來在工作實踐中可能遇到而教學內容中又未著重指出,很少涉及的,可以適當拓深,類似地,如果授課的物件是建築工程專業的學生,則應就質點運動學、質點運動定律、機械能和功、動量和角動量、剛體力學、機械振動等內容進行適當拓深。

2、在知識延展上堅持寬窄得當的'原則

從知識的寬窄來看,當今社會需要的是涉獵知識廣泛和創新能力強的複合型人才,因此,在大學物理教學內容中完全可以加寬知識的覆蓋面,即使學生多長見識,以便在未來能夠“由此及彼”、“驀然想到”,這也是延展教學內容的主要目的,但與之相矛盾的是相對固定的教學時間等實際問題,因此,就要在延展時有所選擇,做到寬窄得當。既要照顧到教學時間安排,又要盡力教授更多的內容,不能“有感而發,越說越遠”。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有代表性、與未來工作關係密切的延展知識。另外,也可以把這部分延展知識放到網際網路的公開空間中,充分利用網路的開放性,使學生能夠在課後去學習。比如,在教授牛頓定律時,在講授完大綱的內容後,可以大量延伸相關的知識,但由於材料很多,在課堂內不可能全都展示、講解,因此,考慮學生大部分是學“電”的,將來也很有可能從事這個行業,可只選擇像“潮汐產生的原因”一項內容作為重點,聯絡利用潮汐發電的情況詳細分析討論,而對於其它的內容學生可以利用知識延展庫自行學習。

3、在內容選擇上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原則

與基本知識、基本原理的講授不同,拓深和延展的知識以新技術、新產品為代表,能夠更多地反映出當今世界最新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科研成果。因此,在選擇拓深和延展的教學內容時,就要與進俱進,關注涉及先進的知識與成果,並及時地融入到課堂中去。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任課教師具有敏銳的資訊捕獲能力和對相關知識資訊的分析處理能力。比如,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就應該是計算機和網路了,學生們也普遍應用計算機和網路,這已成為他們生活學習的一部分,而這項技術的發展又離不開作為支撐的電子技術。因此,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就要思考如何把最先進的知識以拓深和延展部分引入到教學中來。在拓深上,由於學生們對計算機和網路的基本原理不是很瞭解,可以作為教學的一個重點加以傳授,但考慮到將來有的專業要專門學習(如計算機、通訊專業),而其它專業只要會用就行,故要“重點考慮,點到為止”。在延展上,可以大做文章。眾所周知,計算機、網路的快速發展,已使之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可預見,在未來會與生活結合得越來越緊密,甚至會發展到與穿衣吃飯一樣重要的程度。因此,既可以將3G技術、高清顯示、無線網路、影象識別等當下知識介紹給學生,也有必要開闊學生思路介紹一些未來可能出現的諸如全光網技術、網路學習技術、新型網路安全模式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