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企業會計成本控制下的財務方法探討

才智咖 人氣:9.59K

成本控制的過程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科學地組織實施成本控制,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經營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和壯大。下文對涉農企業會計成本控制下的財務方法進行了探討。

涉農企業會計成本控制下的財務方法探討

 摘要:在會計成本控制下來探究財務方法,則需要植根於省域內涉農企業的現狀來逐步展開。針對四川所存在的大量返鄉創業人員的這一事實,本文聚焦“農業合作社+企業”模式的會計成本控制問題。具體的財務方法包括: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理清企業財務內控重點、依照週期合理配置資金。

 關鍵詞:涉農企業;會計成本;財務方法

四川省域內的涉農企業大都以小微企業型別為主要特徵,這就為會計成本控制領域帶來了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這裡的“比較優勢”在於,涉農企業因產品型別單一、經營規模適中,使得資訊不對稱現象對會計成本的控制影響較小。然而,比較劣勢則為,許多涉農企業以生產、銷售為經營任務導向,缺少專業的財會人員來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從而普遍導致了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現狀。因此,在會計成本控制下來探究財務方法,則需要植根於省域內涉農企業的現狀來逐步展開。針對四川所存在的大量返鄉創業人員的這一事實,本文聚焦“農業合作社+企業”模式的會計成本控制問題,並在這一模式下來探究財務方法的應用。

一、涉農企業會計成本控制的特點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依次來認識這一特點:

(一)會計成本的特點

會計成本作為顯性成本型別,其是企業發生真實貨幣支付活動的結果。與支付所形成的費用不同,會計成本是在對已發生費用進行核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事後結果。因此,會計成本核算具有事後性的特點,而這一特點,又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的會計成本控制。

(二)會計成本控制的特點

事實上,會計成本控制的目的在於管控成本發生的虛高部分,而對於常規成本發生額並不做過分探究。但由於會計成本核算的事後性特點使然,導致了在進行會計成本控制時也必然存在著事後性特點。這種事後性固然能為下一階段的工作提供幫助,但在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著資金瓶頸的情形下,則可能會為企業帶來不可逆的經營損失。

(三)涉農企業會計成本控制的特點

將企業具體為涉農企業後發現,企業的生產規模與銷售數量直接取決於農業合作社對初級產品的提供狀況,而初級產品在發生、生成過程中將會受到自然力的絕對影響。如,跑山雞的養殖、特色種植專案等。因此,涉農企業在規模生產上因缺乏工業企業的那種穩定性,這就使得會計成本控制的引數按自然週期處於波動之中。

二、強化會計成本控制的'財務方法職能分析

那麼財務方法在這裡所起到的職能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它的職能應聚焦於彌補涉農企業在會計成本控制中的短板。為此,這裡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做財務方法分析。

(一)解決事後性問題

前面已經提到,涉農企業若是單純重視會計成本控制,將因其事後性特點而出現不可逆的損失。因此,這裡就需要利用財務方法中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在全員參與下、全過程管控下,為會計成本控制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後的輔助職能。結合會計成本控制短板,這裡應突出資金約束在事前和事中輔助職能的優勢發揮。

(二)優化資金配置問題

涉農企業內的員工往往以周邊農村中的勞動力為主,他們一般以兼業的形式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所以涉農企業中的人工成本發生並不穩定。再者,初級農產品存在著特定的生長週期,這也使得涉農企業需要對組織資源進行調節,進而便伴隨著預算資金的投放問題。因此,這裡的職能體現為優化資金配置問題。以上從兩個方面所做的財務方法職能分析,則為下面的策略實施提供了路徑指向。

三、實施策略

根據以上所述,實施策略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構建:

(一)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財務方法的核心便是全面預算管理,所以在涉農企業中需要建立全面預算管理的體系。全面預算要求全員參與下的管理和全過程管理,因此當下的首要工作便是強化員工的成本控制和資金節約使用意識。然而,針對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問題,強化上述意識不能僅僅通過懲戒的方式來進行,還需要在制度設計上對他們進行正向激勵。如,以班組為單位額定預算資金,通過成本控制所結餘資金可作為班組成員的績效獎金髮放。

(二)理清企業財務內控重點

涉農企業儘管經營型別各不相同,但都存在著財務內控的重點,也就是最易造成成本虛高的環節。以農產品加工企業為例,極易造成成本虛高的環節在於倉儲和深加工環節。前者可能導致原料變質,後者可能造成成材率不高。為此,在專項資金投入上應向這兩個環節傾斜,從而提升該兩環節的資本有機構成,在長期中降低成本虛高現象的發生概率。可見,涉農企業的資金約束是相對的,應在彈性和柔性條件下來執行。

(三)依照週期合理配置資金

這裡就與上文所提到了週期性問題相聯絡了,由於初級農產品具有自身的自然生長週期,所以在合理配置資金之前,涉農企業的財務人員應能準確把握其週期規律。筆者建議,應在對財務人員的崗位培訓中,或者在尋求第三方會計機構協助的情況下,向他們講授農產品原料的生成特徵,從而使他們在資金配置上更能與原料的供給規律相一致。

四、結語

本文聚焦“農業合作社+企業”模式的會計成本控制問題。四川省域內的涉農企業大都以小微企業型別為主要特徵,這就為會計成本控制領域帶來了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這裡的“比較優勢”在於,資訊不對稱現象對會計成本的控制影響較小。比較劣勢則為,缺少專業的財會人員來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從而普遍導致了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現狀。財務方法可圍繞著: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理清企業財務內控重點、依照週期合理配置資金等四個方面來構建。

參考文獻:

[1]劉張勇.淺析農墾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J].浙江現代農業,2013(3).

[2]蔣凌宇.淺談農墾企業財務風險與控制[J].經濟技術協作資訊,2013(11).

[3]段景田.對農墾企業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探討[J].農場經濟管理,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