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安全心理因素對安全行為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1.11W

論文關鍵詞:事故 安全心理 安全行為

淺談安全心理因素對安全行為的影響

論文摘要:本文應用安全心理學對導致不安全行為的心理因素進行了分析,並對造成這些因素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各類生產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大量事故統計資料表明,擁有先進的安全技術、設施、裝備並不是開啟安全之門的“萬能的鑰匙”,絕大多數事故的發生與人有關。

人既是各類事故中的受害者,往往又是肇事者,同時也是預防事故、搞好安全生產的生力軍[1]。因此,除了繼續加強對安全技術的公關和投入外,還必須研究人的安全行為。而人的安全行為除了取決於擁有過硬的安全技術素質之外,安全心理狀態也直接左右了人的安全行為。鑑於此,筆者從安全心理學角度探討安全心理對人的安全行為的影響,以期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2 安全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性,研究個性心理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研究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相互關係的規律性科學。心理學在安全領域中的應用,就形成了安全心理學[2]。

安全心理學是研究勞動者在對待和克服生產過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心理活動規律。它包括安全心理過程和安全個性心理。人必須通過感覺、知覺和記憶等來認識生產過程中不安全因素。在這一過程中,也伴隨著人的意志過程和情緒過程,以便最終對不安全因素做出判斷和評價。安全心理過程是在生產活動中進行的,而安全心理過程又不能離開具有個性的人的生產活動[2]。

3 人不安全行為的心理因素分析

3.1態度

態度是指對人和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現。態度可定義為在某種情況以一種特定方式表現的傾向[2]。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好壞,直接影響著人的行為。例如,工人甲在工作中,對班組長的嚴厲批評感到不服,於是,他對其有很大意見,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態度發生極大變化,故意不按規章制度辦事,違章操作,導致事故發生;工人乙長期從事一樣工作,他感到單調、乏味,心裡產生厭倦、疲勞,工作態度不像以前那樣積極,而是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態度,工作警惕性降低,掉以輕心,敷衍了事,為事故發生埋下隱患。

因此,要克服安全生產中由各種不良態度造成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人員儘儘量克服“以責代教、以罰代管”的現象和作風,同時,注重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從思想上和具體的工作上緩解工人的精神力和矛盾,從而有效地消除員工對安全工作產生的不良態度。

3.2情緒

產生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心理因素包括人的情緒水平失調[2]。由於人是社會中的人,受周圍環境包括家庭、社會、單位等客觀條件影響,容易產生煩躁、神志不安、思想溜號、顧此失彼、手忙腳亂;或是高度喜悅、興奮、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就會產生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事故的發生。例如,節假日前夕,大多數人能產生興奮激動情緒;新婚、戀愛、吵架、失戀等原因都能導致情緒產生巨大波動,使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出現操作失誤等不安全行為,導致事故發生。

情緒激動水平的高低是外界刺激引起的。因此,改變外界刺激可以改變情緒的傾向和水平。只有從組織管理上和個體主觀上注重創造健康穩定的心理環境並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緒,那麼,由情緒水平失調導致的不安全行為就可以大幅度降低[2]。

3.3動機

動機是用來說明人們要努力達到的目的,以及用來追求這些目的的動力。心理學家已指出了不同的動機理論,特別是勞動中的動機,由於動機不同可能對安全產生不同的效果[2]。動機包括經濟動力、社會動力、自我實現動力等。例如,為了提高產量、多得報酬而忽略安全,導致事故發生的案例比比皆是;再如,倘若一個人認為人在工作中有自我成長的要求,那麼他工作的最終目的'是要使自己在事業上獲得成就,為了實現這一動機,他就會考慮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安全,離開了安全,就不可能有事業的成就,那麼,這種人在工作中就會時刻注意自己的安全行為,導致事故發生的機率就會極少。

3.4 其他異常心理

人的安全行為除了受態度、情緒、動機等心理因素影響外,以下幾種異常心理狀態也直接影響著人的安全行為。

3.4.1 盲目從眾

盲目從眾心理是自身行為受到他人行為的影響,從而無法用自己理性和識別能力作出判斷的一種心理。人云亦云,是人們在適應群體生活中產生的必然反應。但是由於盲目從眾,一些不安全的思想行為和動作很容易氾濫,從而嚴重威脅著安全生產[3]。因此,在安全生產中,通過必須徹底將“違章、違紀、違標”的從眾心理變為“遵章、遵紀、遵標”的從眾心理。

3.4.2 心存僥倖

僥倖心理是指妄圖通過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者免去災害。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存在僥倖心理。但是,如果在關係到安全的問題上心存僥倖,事故就會發生。總的看,產生僥倖心理的原因主要是錯誤的經驗主義和小概率事件誤導。僥倖心理其實也是一種投機心理[3]。以最大的冒險保住了最小的安全係數,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利益回報,那當然是僥倖。但是這樣的“神奇”無法經住時間的考驗,大多數換來的是血淋淋的慘痛教訓。有僥倖就會有教訓,有的是前人的僥倖變成後人的教訓、有的是昨天的僥倖就是今天的教訓,更有甚者,剛才的僥倖就是眼前的教訓。因此,我們時刻要保持對僥倖心理的警惕,嚴格遵守規章制度,要有對企業、對他人負責的責任心。只有這樣,僥倖心理才無法威脅安全生產。

3.4.3 冒險心理

對於不同的人,冒險心理體現在不同的方面。在有些企業領導的心目中,總是經濟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生產、為了利潤、為了任務,安全往往就只能靠邊站;對於老員工而言,他們對裝置安全操作規程瞭如指掌,甚至對可能發生的問能也會說得頭頭是道,但正因為如此,他們也憑空產生一種自負心理認為自己老資格了,做了幾十年不出問題,聽不進別人的勸告,甚至覺得那些規程和措施太過麻煩,違章操作成為習慣性行為,最終釀成大禍;新員工則跟老員工相反,對自身工作環境的安全狀況、對崗位的操作規程缺乏必要的瞭解,但卻逞強好勝,想要表現自己,根本就想不到自己的誤操作可能會造成的嚴重後果,自然就存在一種冒險心理[4]。有冒險心理的人,往往是隻顧及眼前的得失,而不顧客觀效果。針對這型別的人,只有耐心教育,讓他們從思想上重視安全,才能避免冒險心理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