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教學法與物流資訊化課程改革策略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1W

摘要:在高校物流專業內,傳統的教學方式多以教師講,學生聽作為主要思路。而專案教學法就是一種有別於傳統教學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法旨在設定一個學習專案,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在課堂中攻克這一專案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這種方式對於物流專業而言,具有精化教學目標,提升學生課堂所學積累量數的重要價值。本文以分析物流資訊化課程教學現狀作為切入點,對基於專案教學法的物流資訊化課程改革路徑以及對應策略進行了簡單分析。望文中內容可為相關教育人員提供一些課程改革的可利用思路。

專案教學法與物流資訊化課程改革策略論文

關鍵詞:專案教學法;物流資訊科技;課程改革

引言

物流實際上指的是一種貨物流動過程,其中的物流配送活動尤為突出,在現代社會中,各個地區和國家都會進行物流交易。同時隨著電商產業的發展,作為最基礎的物流配送服務就必然也會保持一個長遠的發展狀態。為了配合物流行業的發展,國內多家高校已經開展了物流相關課程,同時也為了迎合電商行業的興起趨勢,在物流專業內,以資訊化技術為主的物流課程也正逐漸被開發。而物流資訊化課程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向,如何利用教學結構來保證實際的教學效果,就成為了專業內教學人員需要著重研究的課題。

一、簡要分析物流資訊化課程的教育教學狀態

(一)教學方式過於簡單,難以達到鍛鍊學生的教學目標

物流資訊化課程是建立在現代化教學基礎上的新興科目,同時國內電商產業正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中,學生在物流資訊化課程中學到的知識越多,未來就業時擁有的競爭力量就越強。但觀察國內多數高校所設定的物流資訊化課程可知,幾乎半數的高校在開展課程時,都仍然會使用教授法、滿堂灌作為教學方式。完全不重視資訊化教學所具有的現代化特徵,也不重視對學生進行實際應用方面的教學。在應用的教學用具中,多數教師會選擇直接使用教材進行講解,無論是不是講到資訊操作介面,都會堅持使用課本作為傳遞經驗的主要工具。而僅有少數教師會製作精良的PPT,或為學生播放一些教育視訊。而學生對於這種教學方式的體會就是無法打起精神參與學習,以及課上所學難以支撐課後的自學活動。

(二)教學內容古板老套,沒能依照產業發展程序及時更新

對於學生而言,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可用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擁有專業配套的技術實力。而這兩點若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即需要校方和教學人員及時根據物流行業的發展實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素材,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了物流資訊化課程時,所學內容能夠高效與社會產業完成接軌。但實際上多數高校在編排物流資訊化課程的素材時,都會選擇使用市面上已經應用了一段時間的教材。並且也不會組織物流專業的.教師參與進修,多數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都停留在物流專業的初期層面上,教學實力基本已經下降,多數教材和課上的教學軟體都已經呈現知識落後的狀態。

(三)實踐課程的落實力度較小,學生參與實踐的時長極短

從理論上講,物流資訊化課程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因此在物流資訊化課程中,教師本就應安排一些實踐性的課堂活動,以供學生實踐課堂所學的技能內容。但目前多數院校在編排物流資訊化課程時,都只會重點突出理論課程,要求學生學習和背誦大量的理論基礎知識,而實踐課程的整體數量基本只能達到總課時的30%。對此多數學生都表示,當自己剛剛掌握了理論知識後,能夠參與資訊化操作實踐的時間卻很少,使得自己在參與見習和實習活動時,往往都無法高效的完成指導教師下發的操作任務。從反饋資訊上看,這種輕實踐重理論的教學方式,明顯會降低整個物流專業的資訊化課程教育效果。因此以實踐課程為主進行改革,具有提升物流資訊化課程教學質量的實際價值。

二、基於專案教學法的物流資訊化課程改革策略

(一)以專案教學法為主,更新課程方案和主體框架

專案教學法顧名思義是以固定專案作為課堂的核心部分,由教師和學生在特定的合作狀態下不斷朝著一個目標展開學習的過程。而若要依靠專案來實現行之有效的學習,教師就必須要在課程開始前對整個專案進行立項研究,直至能夠得出圍繞在專業教學範圍內,並且內容細緻不重疊,有質量有層次的專案行進步驟。但教師在設定出完善的專案活動方案前一定要明確,在專案教學法中,學生才是唯一的主要行動人。也就是說在方案中,教師需要將自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徹底拔除,僅擔當教學輔導者和糾錯者。而具體的構思、聯絡、行動等事項,都需要學生個人或行動小組自主展開研究。具體的專案主體框架可以參照不同的物流資訊化課程,教師可以按照不同的物流資訊化職位加以設定,也可以參照物流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前讓學生利用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技術完成一系列的專案聯絡、專案處理、專案成果總結工作。當一個班級內學生群體較多時,教師也可以使用情境教學法加持的方式,直接讓班級成為一個有規律的物流集體,每個學生分別承擔不同的網際網路業務,利用校內的虛擬物流活動軟體展開模擬操作。教師可以在整個過程中監督學生工作開展的近況,並實時跟進教學進度,直至班級內每個活動鏈條都能夠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勻速發展。

(二)更新教學內容,分別鍛鍊不同的物流業務

在教學內容方面,物流專業的教學人員需要徹底更新以往的教育教學內容,除了要堅持使用專案教學法以外,也要及時對教材和教學軟體加以更新。校內的教育管理部門可以在物流資訊化專業界內進行研究,儘可能吸取物流教育界內的先進思想。其次教育管理部門也應該在資訊化方面入手,先更新一批教育軟體,軟體的更新形態要符合當前物流資訊化產業的發展趨勢。而教師也需要統一進行進修學習,務必要保證整個物流資訊化課程開展的狀態是符合產業發展進度的,能夠高度響應市場動態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應該適當聘用一些專業的計算機維護人員,保證物流資訊化課程所用的計算機裝置和軟體鏈條執行狀態都是相對穩定的。當校內教育管理部門有效將教學內容按照行業發展狀態加以更新後,教師就應該根據更新後的專業教學進度,將物流資訊化的課程分化為幾個發展類別,分別對學生進行教學,以鍛鍊學生在不同課程類別中的物流資訊化操作能力。具體的課程結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即物流資訊科技基礎課程、網際網路資源規劃與判定、網路以及使用者資訊採集技術、計算機資料處理技術、大資料儲存與處理技術、物流狀態跟蹤技術、電商物流協調技術、智慧裝置通用技術等。以上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課程內容,具體可以按照不同學校的物流資訊化專業類別加以適當調整。

(三)以專案發展為主,夯實實踐課程的發展力度

當物流資訊化課程的整體框架和教學內容被充分編排認定後,物流資訊化課程教師就應該以實踐的形態充分貫徹專案教學法。首先,校方需要對實踐課程的佔比進行簡單的調整,例如選擇將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以5+5的模式呈現。也可以將其融合在課堂之上,採用30%+70%的融合教學方式展開專案教學。也就是30%的理論積累加上70%的實踐操作。當教師編排的實踐專案整體活動趨勢比較龐大時,推薦使用5+5的課時分配教學模式。而當課堂專案的活動範圍較小時,就可以使用30%+70%的方式,及時且高效的鍛鍊學生的物流資訊化實踐能力。但無論課堂結構選用何種形式,教師都必須要注重專案教學中專案方案的設定質量,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實踐課程的開展是有實際意義的。

三、結語

綜上,文章以專案教學法作為背景思路,首先對物流資訊化專業的課程現狀和教學整體狀態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研究,而後又以當下物流資訊化的發展方向為主,對基於專案教學法的物流資訊化課程改革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文中涉及到的研究內容比較淺顯,僅希望可為專業教學人員做簡單參考用。

參考文獻:

[1]繆顧賢.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物流課程設定與教學方法的研究[J].電子商務,2014(2):78-79.

[2]卞華.基於專案教學法的“物流資訊科技”課程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5(28):98-101.

[3]王青燕.《配送管理實務》課程資訊化教學設計——以《分揀方案編制》為例[J].時代經貿,2017(2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