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論文

才智咖 人氣:6.41K

摘要:在地方院校地方性應用型綜合改革的背景下,為了提高生物化學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本文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這三個環節,積極對專業基礎課程生物化學進行了教學改革。教學改革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增強了學生實踐的應用性和創新性,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淺談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論文

關鍵詞: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

1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

以“深化轉型發展,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為指導思想,以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深入貫徹實施“以生為本合作式”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為目標,在地方院校地方性應用型綜合改革的背景下,為了提高生物化學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型,涉及多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生物化學,必須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生物化學是利用化學的理論、方法和觀點,在分子水平上闡述生命體的化學組成、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規律。生物化學課程是各高等學校生物類、農學類、食品類、藥學類等專業的專業必修基礎課,教育部理科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在最新制訂的《理科化學專業和應用化學專業化學教學基本內容》中也列入了生物化學[1]。生物化學課程的知識點多且抽象並密切聯絡,是一門難教難學的課程,如何將這些深奧複雜的代謝機理及反應過程,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且被學生真正接受,能用生物化學的知識點去解決專業領域和生活中的某些難題和例項,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是生物化學教學改革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和達到的目標。

2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

生物化學課程改革主要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全方位進行。以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為突破口,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的改革,三個環節的改革相輔相成。

2.1教學內容的改革

教學內容的改革以“重能力培養”為指導思想,著力改變傳統大學課堂“重知識,輕能力;重記憶,輕創新;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精選教材與參考資料;教學內容的設定要充分重視學生興趣和自學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合理增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教師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使學生真正地學以致用[2]。生物化學教學內容改革的前後對比如表2—1。

2.2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以“重學生主體”為指導思想,著力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等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教學目的的不同,合理運用討論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研究性教學、專案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前後對比如表2—2。

2.3課程考核的改革

課程考核的改革以“重過程評價”為指導思想,實施全過程多樣化“PSF”考核方式。“P(participation)”代表學生課程參與度評價,根據學生課程考勤情況、回答提問情況、課堂筆記等綜合評定。“S(serialprocessevaluation)”代表系列的過程評價,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適時安排多次考核,以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過程評價形式除常見的單元或期中測試、小論文、章節作業等形式外,還積極採用能真實考查出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多樣化考核形式,如提問、小組討論、調查報告、讀書筆記、實驗操作考核、案例分析、課堂討論、團隊作業等。“F(finalexamination)”代表期末(課終)考核(閉卷)。在課程考核實施改革時,把學生作為考核物件的同時,也要使其成為考核的主體[3],如可採取組長監督課下討論、組長與組員之間互相打分等方式,提高全體學生參與課下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4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

2.4.1考勤

不定期點名。如有請假需在點名前先上交請假條才有效。考勤總分100分,缺勤一次扣10分,但在課程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如果缺勤≥4次,則考勤無分。

2.4.2學習筆記

根據生物化學的教學內容,分為靜態生化和動態生化兩部分知識點的歸納作為筆記,兩次筆記得分的平均分作為筆記這個環節的得分。課堂能記錄下來一部分的'筆記,但由於多媒體教學資訊量的充實,當記筆記與聽課相沖突時,以聽課為主,先聽懂知識點,課後在複習的過程中再整理出筆記。通過筆記的記錄和整理為載體來實施複習的過程,包括對期末考試的複習,甚至是對以後的考研,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2.4.3提出或回答問題

這個環節要求學生突出主動性,主動回答問題或向老師提出學習生化時遇到的問題,都會有起步分70分,在此基礎上再視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完整性計分。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的同學,則沒有起步分。問題可以來源於平時講課時以相關知識點為基礎設定的問題,也可以來源同學們課後自己預習複習課程中的疑問或是對某個生活中的例項的原理的設問。

2.4.4章節作業

作業成績得分為每次成績總和除以作業次數,缺作業超過2次則作業無分,遲交作業一律按60分計。

2.4.5團隊合作案例分析

以課堂討論的方式來完成。以3位同學為一小組,包括:選題確定、收集資料、分析討論、製作PPT、課堂講解、提問回答、教師計分。計分主要從資料完整度、PPT精美度、講解清晰度、提問與回答、團隊合作度這五個方面來綜合打分,其中的提問和回答、團隊合作度這兩個環節的打分難度是最大的。開始的提問和回答環節,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即其他同學對小組講解的案例原理提出問題,由小組成員回答,老師再進行補充,後來發現在這個環節出現了“託”,即課後就和某位同學就提什麼問題先說好,怎麼回答先找到答案,這樣就失去了這個環節的意義,所以從第五個小組的課堂討論開始,改由老師提問,隨便抽問3位同學中的任何一位同學,這樣不僅避免了“託”的出現,又可以考察到一個小組3位同學的參與度與合作度。課堂討論題目的選擇要合適,儘可能選擇貼切生活,能用某一個生化知識點就能解釋清楚的例項,這樣既能達到一個小組選講一個題目,達到讓全班同學都能分享到知識點的目的,學生能學會運用知識點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可激發學習生化的興趣,開闊專業視野。如與蛋白質結構密切相關的燙髮染髮的原理、與維生素密切相關的水果蔬菜的保鮮、與蛋白質相關的牛奶中新增三聚氰胺的問題、從物質代謝的角度來闡述肝臟的重要性、從生化的角度來闡述愛情、生化活性成分酶、脂、多糖等在臨床的應用、胰島素與糖尿病、氨基酸與遺傳病、蛋白質摺疊病等,這些案例討論題由一個小組講解給班級學生聽,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學習生化的興趣,因為學生們發現生活中生化無處不在。

2.4.6前沿問題探討

前沿問題為圍繞某一生化知識點而閱讀文獻或書籍的閱讀筆記。還可以寫本課程的學習心得、對生技專業的認識思考和對自己大學學習生涯的規劃。教書育人,在這一環節,可以深入瞭解學生在學習、專業上的一些想法,便於師生的溝通。

2.4.7實驗環節

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措施[4]。以往的傳統生化實驗教學一直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實驗內容較為單一,多以驗證性或訓練性實驗為主,陳舊經典實驗多,綜合性實驗少,反映生物化學學科新技術進展的實驗少。針對這個問題,對生物技術專業生化實驗中的四個專案———“資源植物DNA提取、植物DNA的凝膠電泳檢測、植物水溶性蛋白的提取和PAGE或SDS—PAGE分析、小麥種子萌發前後澱粉酶的活性比較”的內容和實驗過程進行了改革,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1)增加實驗材料的種類:以往這幾個實驗中都是以一種材料展開實驗,實驗資料單一。在本次課改中學生可自己選擇不同的實驗材料,如在植物DNA提取和植物水溶性蛋白提取的實驗中,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資源植物作為實驗材料,教師也把自己科研專案中的實驗材料如玉葉金花、黃山貢菊、野生白花敗醬、柳葉蠟梅等資源植物推薦給學生選擇,學生在尋找實驗材料的同時也瞭解了黃山豐富的資源植物及其利用價值;在小麥萌發前後澱粉酶活性的比較的實驗中,以往都是以小麥為唯一的實驗物件,而且現已出版的生化實驗書中基本都是以小麥為實驗材料的,但在這次課改中,除了繼續選用小麥為實驗材料,我們還大膽地讓學生選擇了玉米和水稻作為實驗材料,實驗的效果也很好。這樣不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機會,同時也豐富了實驗資料的對比性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動手和資料分析的能力。

(2)增加實驗的維度:增加實驗維度,把原來的驗證性的實驗轉變成設計性或綜合性的實驗。在小麥萌發前後澱粉酶活性的比較的實驗中,原來的實驗只有未萌發乾燥種子和萌發種子的兩個單調的對比維度。在這次課改中,我們設計了萌發的不同多個維度,即未萌發乾燥的、萌發出芽3天、萌發出芽5天和萌發出芽7天。我們還設計了實驗材料的維度(小麥、玉米或水稻),每一大組選一種實驗材料(小麥、玉米或水稻),再由每一大組中的每2位同學負責一種實驗材料的一個維度,最後由所有維度的資料彙總做成此大組的實驗結果圖,這就要求每2位同學負責的一個維度必須嚴肅認真的完成,要不然會影響每一大組的實驗結果的,這樣的實驗設計讓每一位同學對待實驗都不敢掉以輕心。在水溶性蛋白的凝膠電泳分析中,我們讓學生設計了不同的分離膠和濃縮膠的濃度,觀察和分析對電泳結果的影響。這樣的設計性或綜合性實驗的實施,內容多,任務重,就需要小組成員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同時也能儘量杜絕部分學生偷懶。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增加,會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整個實驗過程中。從相關資料的查閱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從藥品配製到實驗操作,從實驗資料分析整理到完成實驗報告都將由學生各自獨立但又需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協作的團隊精神、嚴謹的科學思維及實驗動手能力。生物化學課程實驗教學的改革使得實驗內容更豐富,提高了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增強了學生主動性、創新性,以及收集整理資料、總結實驗結果的能力,能更好的運用課堂理論知識解決實驗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3結束語

教學改革是一門藝術,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精神[5]。圍繞這個指導思想,通過對生物化學課程進行全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強了師生的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質量明顯提高。總之,只有探索與實踐相結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好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紮實地掌握所學知識,提升教學質量。教學永遠是傳授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學質量的高低決定了人才培養的成功與失敗[6]。只有通過不斷地開展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才能使這門課程的教學真正符合地方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葉敏,徐耀。地方高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學園,2013(18):62。

〔2〕謝海偉,文冰,張斌,等。本科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初探[J]。廣東化工,2010,37(9):184—189。

〔3〕曾妍,黃瑾,顧永清,等。生物化學課程考試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農墾醫學,2010,32(3):285—286。

〔4〕于軍香,劉兆潔。生物化學課程群的建設與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3。(5):202—203。

〔5〕王紀忠,任旭琴,範鬆。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措施及效果[J]。現代農業科技,2011(15):48—49。

〔6〕劉國花,楊帆,王大平,等。加強生物化學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7(5):104—105。

〔7〕孫耀中,謝新宇。“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法”重點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14(1):76—80。

〔8〕曹麗君,王海明。翻轉課堂的特性及對專業教學改革的啟示[J]。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14(1):94—99。

〔9〕王鶴,李政,王金平。READ教學法在建築評析類課程改革中的應用[J]。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13(4):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