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基於協同教學理念的MIS課程教學改革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W

一、高校管理類專業MIS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淺談基於協同教學理念的MIS課程教學改革的論文

我國各類企事業組織幾乎都在使用綜合性的管理資訊系統,如ERP系統或某一方面的專業資訊系統等,但往往運用的效果有限,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缺乏複合型資訊管理人才。我國高校管理類專業開設管理資訊系統(MIS)課程的目的,就是為培養這類複合型人才打下基礎,但是,多年來我國高校管理類專業該課程的教學效果較差。

管理類本科、專科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教材的內容抽象、空洞、深奧、龐雜,不知道學了有什麼用,很多學生在課程結束時不知道有什麼收穫。

MIS課程授課教師普遍認為,該課程涉及面寬,備課難,找恰當的案理更難,學生缺乏企業管理資訊系統運用的感性認識,在討論課上難以與教師互動交流。有的教師講授其他課程很受學生歡迎,但是在 MIS 課程教學上卻有失敗感。

二、原因分析

1.課程本身的綜合性、實踐性較強。MIS 課程以管理學科、經濟學科、應用數學、電腦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為基礎,是一門融管理實務與資訊科技運用於一體的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知識跨多個學科,而且實踐教學內容綜合性很強,實驗過程較複雜、較專業。由於該課程較強的實踐性、動態發展性、課程知識的交叉性、前沿性以及結合管理工作實際的應用性,導致缺乏社會生活與工作感受的學生理解困難,感覺抽象而空泛。

2.教師方面的原因。高校普遍缺乏既有管理學、經濟學、應用數學、決策科學等基礎,又熟悉電腦科學基礎知識和系統開發經驗的複合型教師。計算機專業背景的教師,擅長講授技術方面的內容,對管理學科知識的理解深度不夠;管理專業背景的師資由於普遍缺乏計算機知識,講述內容有較大的侷限;此外,教師大都缺乏企業資訊化建設的實踐經歷,對企業 MIS 規劃、開發、運用和管理等工作缺乏實踐經驗。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往往就是授課教師一個人決定MIS 課程的教學方案並實施教學,以致於未能結合專業特點和實際需要進行教學目標定位、對授課內容未能合理取捨、教學內容與實踐需要脫節、教學方法單一、偏重理論講授而缺乏案例,課堂教學要麼不夠生動,要麼抽象空泛等現象屢見不鮮。任何一個講授MIS 課程的`教師,其知識結構水平都是有限的,而且大多數教師缺乏MIS專案規劃、開發、管理的經驗,由一個教師全程負責MIS 課程的教學,筆者認為這是該課程教學效果不好的最主要的原因。

3.學生方面的原因。一是學習方法還停留在高中階段,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二是管理類專業學生對計算機應用、數學等課程知識的學習有待加強,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課程知識的能力較差;三是學生普遍對這門課程不感興趣,原因多樣,比如部分學生覺得這門課太難,不好學,或缺乏實踐環節,無法感受 MIS及其運用的真實性,或學生不打算將來從事資訊系統的技術開發與管理工作等。

三、引入協同教學方式,改革 MIS 課程教學

以上多種原因導致MIS課程教學目標與專業培養目標分離、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離、課程教學內容與 MIS實際應用分離、教學方法與教學資源缺乏整合,最終導致教學效果差。總之,缺乏具有協同效應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和可行的協同教學實施模式。筆者認為,協同教學方式可以有效解決MIS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所謂協同教學,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師及教學助理人員,或其他人員,組成教學團隊,彼此分工合作,共同策劃和執行某一課程、某一單元、某一領域或主題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形式,其基本框架一般是共同設定學生認可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學習評價和總結提高。協同的規模可大可小,協同的人員組成也是多樣的,不僅包括校內教學、實驗人員,也應包括企業、事業單位的資訊管理人員和系統開發專業人員,以及外校同行,共同組成一個教學團隊,改變班級授課制下由一位教師全面負責的狀況,可以有效發揮教學團隊各個教師的教學專長,也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拓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 語

國內高校MIS授課教師普遍意識到基於協同教學理念的 MIS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個別教師進行了相關研究,但是幾乎都停留在MIS教學改革建議、設想和嘗試階段。在協同教學理念指引下如何實施 MIS課程教學改革、構建具有協同效應的可操作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目前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只有建立具有協同效應的具體可操作的教學模式,提高MIS課程授課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才能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