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課程改革的基礎教育

才智咖 人氣:1.72W

一、課程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淺談課程改革的基礎教育

課程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課程變革是社會變革的一部分。課程改革的目標是使學校培養的人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

課程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要起到什麼作用呢?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發展中心主任助理、課程處處長劉兼認為:課程改革追求的第一目標應該是,使課程的內容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使學生有一個健康的人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課程不僅是知識的載體,而它作為知識的載體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課程改革特別強調了探求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也許有時一無所獲,但卻是兒童學習、成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這個過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各學科新課程標準與教材的編寫中,都力爭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如:在數學課程標準中的“生活中的資料”一節,突出了在數學學習中滲透對學生保護環境的教育,通過統計家庭每天丟棄垃圾袋的數量,讓學生經歷蒐集處理資料的過程,體會塑料垃圾對人類生活可能產生的危害。又如:在地理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參與地理探索性活動的程度和水平,重點不在於學生記憶的準確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練程度,而是在於學生實地考察與觀測、調查、試驗、討論、解決問題等活動的質量,以及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態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同時,注重評價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所形成的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行為,關心和愛護人類的意識和行為,對社會和自然的責任感,體會地理學習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和地理學的應用價值。

過去,往往把課程本身的價值強調得過高,好象是課程本身的建設比人的發展更重要。對此,中央教科所所長助理田慧生博士曾形象的比喻:我們的教材好比一盤菜,我們的目的只是儘可能地把這盤菜做得非常漂亮、非常精緻、非常完美,至於這盤菜有沒有營養價值,好吃不好吃,是不是適合人去吃,我們都可以不去考慮,就象一個嬰兒面對做的是世界一流的牛排不能吃一樣。

新一輪課程改革就要解決課程在人的發展過程起什麼作用的問題。例如: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的重點:一是把學生的和諧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發展作為數學課程的首選目標;二是試圖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逐漸形成學生主動探索、自主思考、合作學習的新型學習方式;三是把數學引向生活,強調數學跟人類現實生活廣泛而密切的聯絡,使數學學習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數學基礎;四是突出數學的本質,講究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什麼知識最有價值?專家達成共識:

義務教育是為每個學生髮展奠定基礎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因此,它的課程內容和要求應當是基礎的、有限的和具有發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拔高,而且義務教育是為每個學生終生學習打基礎的教育,不是終結性教育,因而課程要給學生全面發展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有利於學生自主、多樣、持續的發展。最符合時代要求的、最符合學生髮展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

最有價值的知識,要以“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髮展為根本”的觀念呈現給學生。

長期以來,我們認為課程就是一個知識的載體,我們只要負責把前人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傳承下去,課程的功能和任務就完成了,所以幾代人學的知識大同小異。在設計編寫課程時,只是考慮學科的學科體系和知識結構。如學科體系是否嚴密,知識結構是否完整,每一個知識鏈條之間的環節是否完整,內在邏輯結構是否相連等等,就是把前人積累下來的知識變成壓縮餅乾餵給學生,不管學生是否消化得了,是否負擔過重等。教科書呈現的方式是陳述式的,大量的是簡單地、直接地把知識的結論、規律、原理等告訴學生,讓學生通過記憶來加工掌握,至於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可以忽略不講的。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大多是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而不是主動的探究式學習,創造性的學習。

當前的課程改革就是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對知識內容本身進行進一步的梳理,解決什麼樣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要解決以什麼樣的最有效的方式將最有價值的知識呈現給學生的問題。這就需要轉變課程觀,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髮展為本來考慮課程的設計。以數學為例,就是要把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作為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二、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在改革中要把握好課程改革的繼承性、複雜性、前瞻性。從理想課程逐步轉變為實踐課程。即從理想課程→管理者的課程(國家課程)→課堂實施的課程→學生獲得的課程。在轉化的過程中,會出現幾次落差、幾次衰減,一些好的理念到了現實的課程中可能會衰減的蕩然無存,依然如故。因此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需要全社會的參與,特別是需要課程專家、行政管理者、中國小校長和教師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是:

1、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觀

以學生髮展為本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第一目標,追求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是我們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種人的再生產,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必須是超越現實,為將來的資訊化社會做好一切準備。

傳統的學科本位論的主要表現是:

一是過分的強調本學科的完整性,以致忽視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社會需求;二是隻強調本學科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各學科相互配合的整體效應;三是隻強調學科課程、學科教學,而忽視活動課程、活動教學的作用。

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內涵與素質教育的內容是完全一致的,不僅必須注重全體性、全面性、主動性,而且必須注重發展的差異性、持續性。個性、潛能、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已成為目前課程改革的主流詞彙。如上海的研究性學習的學生,認識到現實的複雜性,體會到知識結構的綜合化趨勢是現代知識增長的主流。譬如資訊科學、生命科學、能源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宇航科學、認知科學、腦科學、心理科學等已成為新的主流科學,認識到數學方法和電腦技術在諸多學科中運用的意義。

2、堅持注重“雙基”,擴充套件和豐富“雙基”

加強“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幾十年來我們在窮國辦大教育的條件下保持相對比較穩定、相對比較高的基礎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經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力。在堅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加強對基本能力和基本觀念、態度的研究和實踐。學會閱讀學習,既是學習社會化社會個人基礎學力的核心,又是資訊時代接受學習的基本要求。我國已經加強了語、數、外等基礎核心課程的教育。

3、加強德育和人文教育

培養學生做什麼樣的人,怎樣做人,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問題,而且是首先要解決問題。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社會的發展,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了一個新的特殊的難題。怎樣解決?只有在課程改革中,改革內容、改進方法,使德育能夠聯絡社會實際,貼近學生生活,不僅重視正式課程的作用,也要重視隱性課程(如校園文化、建築雕塑、服裝、校訓、校風、教風、班風、學生守則等)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形成社會、學校、家庭教育的合力。

科學技術的發明與創造是一把雙刃劍,既能造福於人類,也會給人類帶來難以預料的問題。靠什麼來駕馭和利用科學技術呢?專家學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學科的教育。未來社會不僅充滿了競爭,而且更離不開合作。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人們需要人文精神來指引並確定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國際上已出現了加大人文學科課程份量的趨勢。

4、課程設定趨於個性化和多樣性

基礎教育課程設定的靈活多樣,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學校課程不僅要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而且要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完美結合是21世紀中國小課程發展的主要價值目標。

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各地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客觀現實,都需要中國小課程改革走多樣化的道路。

人的創造性是人的主體性的最高表現,是人的最本質屬性。近年來,上海等地區的一些中國小對研究性課程的開發和實踐是基礎教育課程趨於個性化和多樣性的一個具體體現。研究性課程: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選擇不同的研究課題,獨立自主的開展研究,從中培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種課程。研究性課程的突出特徵是:堅持學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自主選題、自主探索和自由創造”。是一種科學的、先進的、高層次的學習方式。教育部“做中學”科學教育計劃的啟動,將逐步改變我國中國小教育存在地“重結果、輕過程;重間接傳授、輕親身體驗的偏向”。解決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的問題。

怎樣正確認識教材的多樣性呢?

首先,應當堅持統一的基本要求這個前提,明確多種多樣教材的目的。其次,多樣化不等於地方化,也不等於數量化,多樣化教材必須與差異性、層次性結合在一起,亦即多種多樣的教材必須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間在編制風格和適應物件上都具有明顯的區分。第三,還必須和課程教材的可選擇性結合起來,使不同特色的學校甚至不同特點的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獨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擾地對各種課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選擇。只有這樣的教材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完美結合。在對學生評價是,要注重形成性評價而非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深刻內涵就是要動態的考察學生的主動建構和生成的過程。對於習慣以診斷性評價為主要手段的教師來說,實施形成性評價確實困難,一是在教育評價的觀念上難於認同,二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配套的目標體系還不夠具備和完善。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必須堅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以平等的觀念對待每個個性不同的學生,堅信學生是發展的,差異是正常的。其次,應該認識到人的精神成長是不可測量的,評價也只能是一種價值的評估與引導。再次,不能以自己的情感和意志作為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也不能以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和地位來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必須是針對學生個人的內在發展需要進行的。

5、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並重

綜合課程是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一是當代科學的發展已經超越了學科界限,科學的高度分化和綜合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科學技術的發展正在向著協同化、綜合化方面發展。二是人們面臨的問題的解決,要求人們尋求各學科領域的知識及各門學科的共同協作,如環境問題等。三是客觀世界本身就是一個統一的、相互聯絡的有機整體。四是兒童身心發展仍處於未分化階段,其生活現實有綜合性。跨學科開設綜合課程,是當今國際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它是學校課程的一個重要型別,它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客觀世界的整體認識,有利於課程內容的重組和更新,有利於減輕課程門類過多給學生帶來的負擔。

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各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劃分是相對的。根據學生生理髮展狀況和不同階段學校教育的目標,不同階段的綜合課程具有不同的意義。一般來說,年級越低,綜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的綜合化的程度應該高一些,特別是科學教育科目應該適當加以綜合。到了普通高中階段,隨著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分科深化的課程體現出的巨大價值,早已被人們所認識。世界各國在普通高中階段都比較重視分科的教學,普通高中的綜合課程應該是在分科的基礎上的綜合,應該成為分科課程的有效補充。

6、課程管理體制的彈性化

根據第三次全教會精神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在國家保持對中國小課程進行巨集觀調控的前提下,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自主權將進一步加大。校本課程的開發可能會成為21世紀初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熱點。專家和進行課程改革實驗的學校認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應為當地經濟和文化服務,應該體現學校特色、個性和辦學方向,體現社會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學校和教師提供了發揮創造性的廣闊空間。校本課程要追求個性化、弘揚個體個性、培養創造力。

7、課程改革將與現代資訊科技結合發展

現代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及其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給學校教育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也給學校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淄博市去年3月在全國率先實現“校校通”,周村區現代教育資訊中心的建成使用,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搭建了平臺。周村區現代教育技術管理應用年活動的開展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機遇。在資訊時代,教學方式的變革可能是這個時代中要發生的變化中最突出的特徵,將圍繞著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主動學習、終身學習、創新學習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

三、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

1、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定九年一貫制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定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髮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能力。

6、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