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基礎韓語課程改革

才智咖 人氣:1.19W

《基礎韓語》課程傳統教學內容僅以一本教材為主,存在內容平淡乏味、缺乏實踐和創新民辦高校韓國語專業,那麼,怎麼對基礎韓語課程改革探析?

淺析基礎韓語課程改革

《基礎韓語》課程的傳統課堂往往圍繞一本教材,並以教師講解為主,整個傳統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都環繞課文內容,即以教材為中心。一般而言,認真學習的好學生在課堂中安靜地聽、抄、儲存知識;一些不認真學習的學生則心不在焉,玩手機、上網、低聲交談或睡覺。不容置疑,傳統課程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教學改革的出發點不應再是“如何更好地講述課程內容”,而是“如何讓學生學”。傳統的教學環節基本由教師單獨完成,相對比較容易,而改革後的課程則要求教師課前全面備課,執行時必須根據學生情況隨機應變,因而難度較大。然而,探索、實踐課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通過課程改革不僅能使學生們願意投入學習,而且能使教師感受到教學的樂趣。

一、學情分析

以長春光華學院韓國語專業歷屆一年級學生情況為例,學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入學前就對韓語感興趣而如願選擇了韓語專業的;另一類則是由於某些客觀原因未能如願學習所愛專業或入學前因對專業不瞭解而盲目選擇了韓語專業的。前一類學生通常在學習活動中表現為興致勃勃、孜孜以求,甚至廢寢忘食;而後一類學生則通常會因為對韓語缺乏興趣而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消極懈怠、不求甚解,甚至茫然自失。然而,基於目前民辦獨立院校普遍學情來看,恰恰是後一類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傳統的'教學方法顯然難以改變這一現狀,如何改革固有的課程教學方式,使其既能滿足前一類學生獲得知識的喜悅又能激發後一類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才是課程教學改革的根本。

二、教學內容改革

《基礎韓語》課程傳統教學內容僅以一本教材為主,存在內容平淡乏味、缺乏實踐和創新的缺點。因此,教學內容改革應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目標,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找到激發學生思考的途徑,通過針對性訓練補足能力實踐。以我所嘗試的課程改革為例,本著讓“中毒”於手機和網路的學生迴歸書本閱讀的思想,為鼓勵、督促學生多讀書,在原有教學內容基礎上增加了三本課外書,分別為《面向外國人的韓國語語法》、《韓國語語法精講與訓練》、《我不流,時不流》。這三部書均為學生課下自主閱讀後在課上展示閱讀成果所用,其中,《面向外國人的韓國語語法》一書為韓國人所著,適合作為韓國語等級考試的備考資料,要求學生在課上為大家講解前一天所讀章節的語法及例句;《韓國語語法精講與訓練》是以韓國語等級考試真題為主的實踐訓練,要求學生在課上啟發大家共同完成其中的一組真題實練;《我不流,時不流》則是一部韓國原版散文詩,要求學生拓展思維、發揮想象將書中內容譯成優美動聽且發人深省的中文。

三、教學方法改革

改變傳統課程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將教材中的生詞、語法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教師不直接向學生灌輸理論,而是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通過教師引導而後解決問題,一改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採取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以我任課的班級為例,嘗試進行“翻譯工作坊”模式下的小組研究、討論式引導教學,將30名學生分別組建為不同名稱的五組“翻譯工作坊”,各組成員就某項具體翻譯任務見仁見智地進行討論,通過不斷協商,最終議定出合理方案。作為一種教學方式,“翻譯工作坊”能夠使學生通過翻譯訓練獲得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討論的平臺,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發表對句意的理解並分享別人的觀點,既能調動學習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鍛鍊學生自由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這種模式培養的學生不僅具有較高的韓語水平,而且具有較強的團隊協調能力,這也是社會各行各業人員應具備的素質,符合當今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教學手段改革

大資料時代建立教學手段多元化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現代網路資源與手機APP軟體為教學服務,將學生上網或玩手機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以我任課的班級為例,基礎韓語課程採用手機APP軟體——“韓語魔方秀”、“藍墨雲班課”輔助課堂教學。使用“韓語魔方秀”為學生布置給韓劇配音的作業,利用“藍墨雲班課”為學生髮布課程相關的閱讀及視訊資源。

《基礎韓語》這門課程的改革將摒棄傳統授課模式,改革重點為由“教材”轉為“學習”,即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中心。使改革後的課程既能讓熱衷於韓語學習的學生感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又能使那些茫然無目標的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改革難點在於教師與學生在角色互換過程中心態的轉變。教師長期以來習慣於講授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對老一套駕輕就熟,往往講到哪裡算哪裡,現在要完成從“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多年來習慣於被動聽講的學生要向自主學習、合作討論的模式轉變,部分學生不太適應,其主動意識尚未建立起來。因此,改革仍是一個需要時間打磨與洗禮的過程。